“公诉辛子陵茅于轼”能发起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公诉辛子陵茅于轼”能发起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这次公诉辛子陵茅于轼,最具意义的是“公诉起诉辛子陵茅于轼”事件本身,这件事能启动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事件,标志着代表大众民主的力量,开始发力了。
如果最后的结果,是辛子陵茅于轼没被法办,也没什么可悲观失望的,反而只会让人们看的更清楚了 --- 茅于轼辛子陵还只是“代言人”,还不是最反动的,背后还有保护伞。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没打到根上,它也不倒。
找到了可以跟辛子陵茅于轼们合理合法较量的平台,是此次“公诉”最大的收获。
之所以说,公诉能发起、能行动起来就是胜利,因为通过公诉辛子陵、茅于轼,催生了一次觉醒,人民群众开始发出政治声音的觉醒。
目前看到的签名,所分布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地域之广,其代表性足够了。
从重庆唱红打黑招来的普遍关注,从药家薪一案的民意沸腾,到公诉茅于轼辛子陵,一连串的事,中国其实正在展示给世界“另一面”:中国人民是有政治素质和觉悟的,高于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是文革和毛泽东留给中国人民最大的遗产和财富 --- 国民能迅速聚集起力量,这种力量令国内外敌人都害怕。 他们联起手来,拼命抹黑毛泽东,拼命丑化文革,其目的,无非是想让政治,只成为少数精英的政治;法律,只成为少数精英的法律;社会,只成为少数人精英做人上人的社会;国家,只成为他们手里剥削压迫的工具。 只可惜,中国人民的觉醒速度,可能要比他们的打算快的多,多来几次类似“公诉辛子陵茅于轼”的“活动”,多让这样的公诉得到传播,害怕“x花革命”的就该是茅于轼们了,因为在中国只要革命,最后必然走向“红色”。
个人倒是认为:适当的时候,可以暂是停止征集签名了,先进行公诉、起诉,等等看,需要的时候再说。人数不再于多寡,而在于“先公诉起来”。就算只一个人去起诉,只要他代表了大多数的意志,也是巨大的力量。
公诉辛子陵茅于轼,也许不是一个回合就解决的战斗。胜,固喜,败,也没什么。 毕竟辛子陵和茅于轼,还只是代言人。
2011.6.2 草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