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沈浩之死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沈浩是小岗村的村党委书记,小岗村就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开放的圣地。沈浩因为小岗村而赫赫有名,小岗村因为沈浩而笼罩着深深地丑陋色彩。目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其主流媒体都对沈浩是肯定的,赞赏的。而左派人士也觉得沈浩是个好人,通过沈浩事件批判了小岗村的自私。每当我们也唏嘘之余的时候,总是思考着一个问题——是谁杀死了沈浩。  

  

  首先看沈浩是怎么死的呢?他是死于酒醉之后。从现象看,他没有死于敌人的枪炮之下,没有死于黑恶势力的棍棒之下,也没有死于工作中的车祸,没有死于工作中的机器事故,也没有死于抗洪救灾,没有死于地震救灾,也没有死于保护人民的生命时期,而是死于不明不白的醉酒。评烈士也不妥,评英雄也不妥,评劳模也不妥,总之都不妥。那么对于他的死,不知道是重于泰山吗?还是轻于鸿毛。因为他是为一群私有的人而死,感觉他的死没有什么意义,但他是为别人而死,所以他的死就充满着矛盾色彩。  

  

  而中央只是叫大家向他学习的,学习他任劳任怨,但不知道他是为社会主义任劳任怨吗?还是为私有制任劳任怨,所以我们非常犹豫。但通过纸介绍,他是个善良的人,是个为公的人,是一个为一群愚蠢的人服务的人,而不是为沈浩自己。为此他是一个为公而死的人,所以他的死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看到了善良,看到了牺牲,看到了为别人而活的人,因此我们说他是个有意义的人。一个主观为别人,客观也为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值得学习的人,他就好像一颗耀眼的星星,在黑暗的市场经济的天空孤独地照亮别人。  

  

  小岗村那些愚蠢的人,就好像是一团黑暗,而沈浩他像一根蜡烛,想通过燃烧自己而驱赶黑暗。那些愚蠢的人,也好像冬天的寒冷,他像一根火柴,想通过燃烧自己而驱赶寒冷。然而当他把自己燃烧完了后,黑暗依然存在,寒冷也依然存在,这就是他的悲剧。当然通过他的照亮,我们看到了黑暗的丑陋,看到了冬天的寒冷,那就是小岗村的丑陋和寒冷被我们看见了,被我们感觉到了。  

  

  按照偶然性和必然的规律,沈浩的死是必然的,他死在醉酒或者是死在那一天是偶然的。因为沈浩代表的是公,而小岗村代表的是私,这就是矛盾所在。为此我们就看清楚了是谁杀死了沈浩,我们认为是小岗村的人杀死的,准确的说是小岗村的私杀死了沈浩的公。他们的自私,只顾自己的,只顾眼前利益的人,用愚蠢自私的毒药慢慢戕杀了沈浩,而且是用凌迟处死的方式。  

  

  而且小岗村人先是用毫无理性的血手印折磨着为公的全国人民,后来又用血手印作为绳子套住沈浩的脖子,然后慢慢折磨沈浩同志。我们认为按血手印的行为,表明了个人是彼此是不相信的,它彰显着个体还不够理性。  

  

  广而告之,是主流的私杀死了沈浩个人的公,即真正的幕后凶手是主流的私,是他们指使小岗村人杀死了沈浩。而主流确在他的追悼会上流下了干嚎的悄然涂在眼睛里面的泪水。因为我们的主流总是不停地用自私的鸦片宣传小岗村,让小岗村处于中毒的亢奋状态之中。他们分不清孰是孰非,于是就在鸦片的烟雾之中,把沈浩杀死了。  

  

  沈浩就是通过喝酒联络村民的感情,消解干部之间的隔阂。他就像个乞丐样,通过喝酒这个棍子,到县里面,省里面乞讨来资金。而他要来的资金一点也没有用来增加生产力,只是分发给大家,满足一顿两顿的温饱。所有的委屈、痛苦和伤害让沈浩一人承担。而村民们总是不愿意吃一点眼前的亏,去换来长久的安康。他们就是一团散沙,又怎么能在沙里面留住一滴幸福呢。他们全体村民,总希望沈浩被私的海洋所淹死,然后小岗村的村民们,就可以满口沾上沈浩的鲜血,咀嚼着他的骨头,流出沙哑的满足声。是的,上天满足了他们的心思,沈浩死了,人们在他的躯体面前唱着赞美诗:我们虽然吃掉你,可你得到了永生,你得到了幸福,我们依然再痛苦,主啊,你怎么不惩罚沈浩,让他再次降临在我们的身旁。小岗村的对主的祷告又成功了,据说还有许多无私的干部要学习沈浩,到小岗村去当党委书记,去践行沈浩未完成的遗志。如果黑暗依然笼罩在大地,寒冷依然侵蚀着山川,那么去多少无私的人,都将死于私的海洋。  

  

  沈浩的死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自私的冷漠。它也让我们看到公和私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的,我们认为沈浩是个英雄,他总想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去阻挡人们自私的寒风,他总想用无力的双手去拯救跌落深渊而不自知的人们,他总想用自己的智慧去洗涤人们心灵中的黑暗。但他失败了,因为他面对的敌人啊太强大,他总能把恶种在人们的灵魂之中。  

  

  

  2010年元月20日四川达县石桥镇元山乡  

标签:死于   我们   他的   黑暗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