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鸿:历史上的遵义赤色工会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摘要】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遵义老城省立三中操场召开群众大会。赤色工会中的很多成员参与了会场的布置。在这个大会上,宣布成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赤色工会主席邓云山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在分工时还被推举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帮助群众建立的遵义赤色工会,是遵义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工人革命团体。日前,遵义长征学会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有关遵义赤色工会的情况。

  

  遵义赤色工会旧址几十年前已拆除,原址所在的遵义四中内已无相关遗迹,现仅在遵义市红军街有一块纪念碑留存。

  

  地处黔北边远山区的遵义,很早以来就是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为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至解放时,才逐渐有了勉强称得上近代工业的小型工厂,有丝织业、酿酒业、煤矿开采业、火柴业等。

  

  红军总政治部在老城杨柳街天主教堂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时,红军首长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成立各行业自己的组织。尤其是会上发的文件提到改善中国工人的生活,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得到了与会工人代表的拥护。

  

  之后,由吴相臣为代表的泥工、冉海臣为代表的石工、冯树清为代表的缝工、邓云山为代表的木工,还有漆工等其他工人三四百人,决定成立赤色工会,并在遵义鲁班庙(现遵义四中所在地)开会,政治部为此派来红军代表宣布了遵义赤色工会的成立,并颁发了“赤色工会”的印章。

  

  遵义赤色工会除了有“工人之家”的职能,还担负着组织工人游击队的重任。

  

  赤色工会成立后,立即行动起来,将一家工厂的石印机搬来,为红军印刷《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等文件和宣传品,宣传党的政策。

  

  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遵义老城省立三中操场召开群众大会。赤色工会中的很多成员参与了会场的布置。在这个大会上,宣布成立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赤色工会主席邓云山被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在分工时还被推举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在红军进驻遵义期间,赤色工会发动缝工们为红军赶制军服近万套,并组织一些工人碾米运粮送到红军驻地和革委会驻地。

  

  而遵义赤色工会成立后,几天时间便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在高等学堂(今文化小学)进行训练,后来又到东岳庙与其他几支游击队合编为“政治部保卫游击队”。红军离开遵义时,很多工会成员参加红军随军北上。

  

  赤色工会与他组织一样,由于红军的撤离而自行解散,但它的成立,标志着地处边远山区的遵义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对以后遵义工人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标签:遵义   工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