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贾利勒和赛义夫是利比亚战乱的罪魁祸首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全国过渡委员会”会长贾利勒说,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利比亚因内战死亡的人数是2.5万,相当于240个利比亚人中就有1人死于战乱,如果用13.4亿除以240,那就是558万人,如此换算就很容易明白,利比亚战乱死亡人数之大十分恐怖。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时间跨度和利比亚内战大致相当,141天总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这里的“歼灭”不仅仅是指“死亡”,还包括逃跑、起义、投降等等,且经常是成建制的倒戈,故交战双方加起来的死亡人数肯定少于154万,那时候中国的人口总数大约为6亿,是利比亚现在的100倍。另外,利比亚战争是低烈度战争,叛军经常是有事没事朝天打一梭子弹,可能是因为高兴,也可能是因为生气,还可能纯粹是因为心血来潮,与解放军和“国军”大规模的激烈交战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可见很多利比亚人死得很冤,比如逃难至海上饿死、渴死的,被北约战机“附带损伤”的,被枪法太差者流弹打死的。2.5万是8月17日发布的,那时候还没有进攻的黎波里,故该死亡数字不包括首都之战中的大量死亡人数。也许是觉得死亡人数太大太难看,有必要做些修饰,所以贾会长在叛军攻入的黎波里后,反而将死亡人数由以前的“2万5千人”说成“2万多人”——2万9千人也勉强算“2万多人”。
  将卡扎菲界定为“好人”或“坏人”过于简单,他一方面搞独裁,但也将利比亚打造成了非洲强国,用“强人”形容刚好合适,而在分配的公平性方面,这世界上要找出超过他的很难。现在媒体铺天盖地张贴其官邸的豪华图片,实际上是一种抹黑战术,总统官邸都是豪华的,那旮旯有的是比他的官邸更豪华的王宫。贾利勒似乎人品不坏,但他带给利比亚的是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暂时看不到尽头的国家灾难。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陈独秀信仰共产主义,有知识有骨气,但作为党的领袖,他对中共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新中国的建设则没他什么事。与贾利勒不同的是,陈独秀没有祸害他的国家,仅仅是撂挑子而已。
  经常有人拿萨达姆和卡扎菲作比较,而在我看来,卡扎菲有一样绝对比萨达姆强——子女。萨达姆的子女要么窝囊要么暴虐,卡扎菲倒是有几个很有出息的子女。
  卡扎菲的大儿子穆罕默德是实业家,为人低调,谨言慎行,没怎么涉入政治,所以当叛军围困他家时,警卫打死打伤了冲入家中的叛军后,进攻反而停止了,只维持保卫状态,他本人事后也说叛军对他及其家人不错,足见此人在利比亚形象很好,估计就算是最终落入叛军之手也没啥大不了的,当然,政府军最后救走了他。
  卡扎菲唯一的女儿是利比亚出了名的大美女,似乎挺能干,口才也不错。老四穆塔西姆据传曾经因为与兄长发生冲突而到埃及策划推翻父亲的武装叛乱,应该不算孬种。老六哈米斯从利比亚的军事院校毕业后,在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训。当今年2月利比亚局势动荡时,原本应该在美国参加一个实习项目的哈米斯,选择回到利比亚领导他的精锐之旅“哈米斯旅”,看样子是优秀的军事人才,要不然不会“被死亡”很多次。
  老卡的子女中,综合素质最高的应该算老二赛义夫。在利比亚法塔赫大学取得建筑与工程学学位后,又赴瑞士、奥地利、英国等国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和行政管理等专业,最终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到博士学位。赛义夫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和法语,拥有与西方人相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充分了解西方人的原则,可以游刃有余地同西方打交道。
  将老二单列一段,是因为此人不但被其父器重,而且被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是一个在父亲面前和西方世界都能顺利沟通的人。虽然卡扎菲强调说,设立继承人的做法不符合利比亚的政治体制,但世人还是将赛义夫看做卡扎菲的接班人。这样一个人为何最终被“国际刑事法庭”通缉呢?首先是赛义夫在利比亚政坛的分量很重,其次与贾利勒有关。
  贾利勒希望利比亚成为类似西方那样的国家,这一点被赛义夫器重,有了赛义夫的庇护,贾利勒顶一顶卡扎菲也没啥事,这种情况在利比亚是很稀罕的。但是,当卡扎菲派贾利勒去利比亚东部做部落的协调工作后,贾利勒趁机叛变,并成为反对派首领,此举激怒了赛义夫,从此赛义夫毅然决然地回到父亲身边帮助平息武装叛乱。
  严格地说,利比亚战乱的罪魁祸首不是卡扎菲,因为此公执掌利比亚42年,近些年来反而比以前更“开明”,都成很多西方国家的座上宾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赛义夫和贾利勒这一对价值观亲西方者。首先是赛义夫说服老爹主动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北约开打的必要条件,美国和北约从不入侵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所以当北约战机开始扔炸弹后,朝鲜人嘲笑卡扎菲当年很傻很天真。
  贾利勒希望利比亚成为现代国家的愿望是正确的,但他过分看重个人理念,轻视国家现状,最终将个人价值观放置在国家利益之上,终于酿成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巨大的战乱。利比亚的部落社会和国民受教育程度是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贾利勒受个人价值观驱使,决定弃这些于不顾。
  贾利勒放弃了两个更好的选项。首先,卡扎菲已经是个70来岁的老人,赛义夫执政指日可待,到时候帮助赛义夫慢慢将利比亚打造成现代国家即可。赛义夫的西式价值观是在西方长期熏陶出来的,不是假装的,对贾利勒又信任有加,只要贾利勒稍微耐住性子,协助赛义夫让国家由部落向现代转型将水到渠成。
  另一个选项是利比亚动乱后,卡扎菲同意举行一场全国大选,愿赌服输,但这个建议被贾利勒拒绝了。我不知道是贾利勒主动拒绝还是被西方国家逼着拒绝,美国在卡扎菲许诺大选后说“已经晚了”。真的晚了吗?如果那时候贾利勒同意坐下来与对方协商大选,应该可以避免后来的惨重伤亡。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卡扎菲的缓兵之计,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说服力不是很强。卡扎菲已经69岁,如果能通过大选将权力合法传给儿子,那是一件大喜事,而赛义夫胜选的可能性非常大。
  既然卡扎菲提出大选,怎么也得试一试吧?而贾利勒在8月17日的讲话中十分肯定地说,反对派与卡扎菲政府从未进行过任何直接和间接的谈判。先别管此说法是否属实,贾利勒将谈判的结果——卡扎菲下台——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就是“逼良为娼”,这种策略分明就是不惜将国家拖入一场灾难深重的战火。可资佐证的是,“禁飞区”也是贾利勒首先向西方国家建议的,国际刑事法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出对卡扎菲父子的逮捕令则彻底堵死了政治和解之路。
  在我的印象中,阿拉伯领导人普遍喜欢说大话,卡扎菲和贾利勒也有这个毛病。我决不相信利比亚局势能如贾利勒说的很快好转。政府军的有生力量并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一城一池的丢失不是致命的,政府军真正惧怕的是北约空袭,那北约飞机也不可能永远呆在利比亚上空吧?阿富汗塔利班等了10年,快熬出头了。叛军叛将中有一小部分是为信仰而战的,这些人值得尊敬,那些纯粹为了部落利益或一己私利将国家推向战火的,特定时机会因为同样的理由再倒向。
  承认“过渡委员会”的只有四十几个国家,绝大部分还在观望。中俄目前还没有承认,非盟明确拒绝承认,委内瑞拉不打算承认。帮助“过渡委员会”打仗的国家正在伸手要回,近半年来持中立态度的在等待承诺,解冻资金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还有战争中逃跑的犯人,转入地下的政府军,散落民间的武器弹药,桀骜不驯的部落长老,卡扎菲可能逃出了利比亚……
  现在还不知道战乱何时结束,我估摸着,历史给卡扎菲的最后评价将是毁誉参半,给坚持将利比亚拖入战火的人,评价不会有多高。贾利勒建设现代国家的理念是正确的,但他置文化传统和国家现状于不顾,本质上是将个人价值观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是拔苗助长,是极端自私,我不看好后人对他的评价。

标签:利比亚   国家   死亡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