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豆之后,谁会成为外资下一个目标?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谁会成为外资下一个目标?

  

  余胜良 颜金成

  

  
本文章于2008年09月12日证券时第2版


在国内大豆业遭到控制之后,农业领域里———谁会成为外资下一个目标?
“一旦外资进入,加工环节将特别容易被其控制,加工厂要是被外资控制,行业利润点就被控制住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不无担忧地说。来自外资的威胁让国内农企惶惶不安:在大豆遭到袭击并被控制之后,谁会成为外资下一个目标?
农产品加工易被控制
2001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国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而今,外资控制了中国85%的大豆实际加工总量。
大豆加工被控制之后,粮油加工也再现了外资控制的局面: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外资就控制了64家,占总数的66%。“油脂领域最有可能复制大豆式的局面:即80-90%的加工企业被外资控制。”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不可能满足于大豆,还将会进一步控制农业其他领域。
最近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就是典型,在整个果汁饮料领域,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9月,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前三强就已分别由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占据。更多的外资进军农业加工环节的例子可能会让我们惊叹:蒙牛与摩根士丹利,高盛与双汇,鼎晖与雨润,芬兰斯道拉恩索与华泰集团……
“从保护民族企业的角度,还是应该限制国外粮食加工企业进入。”天相投顾资深分析师严艳说。政府新发布的一些政策也让人看到了这种可能性,9月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虽然政策出来得有点晚,但至少表明政府开始重视了。”
“农业领域里面,流通和加工领域更值得投资,其他的种植、养殖,甚至包括农业研发效益都不明显。”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三农专家党国英坦言。
不过,在农业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储运流通环节,国家控制很严,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副总经理何学功说:“储运流通环节大都在政府手里面。”在这个环节,虽然利润相对丰厚,但外资要想有所作为,难度较大。
在剩下的有利可图的加工环节里,中外企业实力对比悬殊,更加大了外资进入的可能性。
拿四大跨国粮商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来说,它们目前垄断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相比之下,中国粮食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它们大多是一些区域性的企业,很多甚至是一些小作坊,缺技术、资金。
农业上游亦潜在危机
近期嗅觉最为灵敏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却对农业兴趣盎然。而在这些VC、PE的背后不乏大量国外资本。
杨永民是北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他看到,一些擅长投资IT等高科技领域的VC们开始改变态度:这些VC不再对农业公司不屑一顾,伦敦亚洲基金投资了种子公司海南正业中农,红杉基金投资了蔬菜公司福建利农。
“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曹建海不无担忧地表示,“农民弃耕已经出现,这样一来,外资承包土地就变得比较容易,另外一方面,政策对外资投资低产地的鼓励也可能促使外资进入种植业。投资种植业,短期看虽然不赚钱,但业界认为,对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而言,长期效益可观。一个新的趋势是外资开始进军农业的上游,不仅仅是种植业,也包括了养殖业,甚至涵盖了上游的种子、化肥。”
近期关于高盛养猪的传言可谓沸沸扬扬,虽然高盛对此做出了澄清,称这只不过是其参股公司艾格非所为,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艾格非的投资行为背后,很可能体现了高盛的投资意向。
无论是外资涉足养殖还是种植,“这些领域过于分散,外资要想控制很难。”中信建投分析师郑绮的观点代表了此前业界大多数人的看法。不过曹建海认为,虽然农业很分散,但其可以被资本集中,“资本之间是很容易协调的,完全可以对某个区域进行垄断。”
种子行业的现状或许也能让人看到危机的蔓延。
中国种子协会统计,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为125亿公斤左右,潜在市场价值800多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这样的大的一个市场,跨国种业公司绝不会放过。目前,外资企业蔬菜种子经营量已控制了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而种业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当属蔬菜花卉种业;此外,先锋公司等跨国巨头已经通过合作的方式进入我国种子龙头企业登海种业、敦煌种业。
“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在跨国种业公司面前,我国种子企业实在不堪一击。”一位业内人士说,“只有水稻种子还有一定优势。”

  

  
博弈中国农业:内资退 外资进

  

  
本文章于2008年09月12日证券时第2版

  

  
农业类上市公司代表了我国农业的最高产业水平。然而今年上半年,该板块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只贡献了25%左右的净利润,公司盈利主要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就在国内农业上市公司都要“弃农从工”之时,外资却忙着进入中国,它们瞄准的目标正是农业类上市公司正在慢慢疏远的那一部分。
资本逐利
农业公司“不务正业”
靠农业发家的公司,在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往往会实行多元化经营,在这方面,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兄弟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
1982年,刘氏兄弟变卖家产筹集1000元资金,从事养殖业,1995年,希望集团发展成为销售收入2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并成为中国饲料百强第一位。此间 ,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刘永行则组建了“东方希望”。
如今刘氏兄弟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道路,东方希望涉足的分别是饲料为主的农业板块、铝电一体化为主的重化工板块,还参股民生银行、民生保险、光大银行等。新希望集团走的路,和东方希望惊人相似,其四个主业分别为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
如果分析一下新希望集团所属的以运作农业为主的新希望,就会发现兄弟二人的选择是资本逐利的结果。根据新希望今年上半年年,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5.89亿元,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26%和14.18%,公司涉足的行业分别为饲料、乳制品、屠宰及肉制品等,但是公司在以上领域并不赚钱,如果没有参股民生银行获得的3.75亿元收益,新希望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将是亏损的。
由于竞争激烈,新希望饲料行业毛利率只有6.12%,屠宰及肉制品只有0.58%。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表示,饲料等农业类销售额占集团销售总额的90%,但贡献的利润却只有三分之一。
同样,通威股份做起多晶硅,金健米业涉足医药行业,北大荒则从事造纸和生产化肥,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往往距离其主业甚远。
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中,主营业务贡献只占25%左右。该板块200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5.36亿元,而投资收益共获得7.06亿元,营业外收入净额为8.54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长68.02%,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40.2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农林牧渔板块中有16家公司亏损。
“很多上市公司就根本没把精力放在农业上,盯的都是其他行业。”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产业经济部主任张元红表示,“也有农业企业做大后,圈起地搞工业园,干的是其他行业。”
发展困境
农企难以做强做大
“如果有发展潜力,资本还是不愿意流出原来的行业。”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表示,资本进入一个陌生行业,毕竟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为加强企业盈利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很多公司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
新希望就希望打通上下游,完善产业链,为此,公司一直在做相关产业的并购。2006年12月,公司受让北京千喜鹤股权,不过,2008年上半年,千喜鹤经营仍然没有走出困境,经营亏损5580.08万元,影响了公司整体的经营效果。
从饲料行业来看,目前全国饲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以民营性质为主的中小企业。湖南、江西、湖北等大米主产省,大米加工企业数量都在2000家以上。
市场存在这么多中小企业是还没有经过充分竞争的结果,不过其存在也有一定合理性。上述中科院研究人员表示,把企业做大并不是企业家的愿望,他们的目标是为了赚更多钱,如果规模扩张并不经济的话,企业家就没有将企业做大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企业做大规模并不容易,资本积累的速度也不快。“长期以来,农产品的低价格、剪刀差,为我国工业化资本积累做贡献,农业的血都被抽干了。” 信达证券分析师康敬东表示。
张元红表示,未来城市化后,农村土地可能会有一个集合过程,农业现代化程度会提高,城市化对农业的反哺也会加大,到时农业企业才有壮大的机会。
外资务农
是否真的狼来了
“今年以来,外商对中国农业的投资简直是不计成本。”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副总经理何学功感叹,在何学功看来,人民币升值和农产品的涨价是激起外资热情的两大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1-5月份,第一产业投资509亿元,同比增长66.1%;第二产业投资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25.0%。“虽然绝对金额相对较小,但对农业的投资增长最快,这些投资里面很多是外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说。
农业,这个被国内企业认为“很穷”的行业,为何受到外资青睐?
外企和我国农企最大不同在于,他们已经过工业化的充分竞争。而我国农企存在基础还是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联产责任承包制。“它们和我国的企业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张元红表示,资本优势当然是一大项,外资对市场的把握上也有独特之处,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战胜竞争对手。
另外,外资在投资方面的研发能力也很强,比如在去年粮价上涨的行情下,很多粮管所都不敢收购粮食,因为害怕赔钱,但外资因为有投资组合,可以分散风险,所以在这方面就少了很多顾虑,从而增大了盈利概率。
长城证券分析师王萍介绍,外资产业链都很长,原料的成本、管理费用一般并不容易降低。最后消费者愿意给你多少钱,是最有弹性的地方。因此最有可能提高毛利率的因素就是品牌。
康敬东认为,我国农业资本和外资的竞争,也并不公平,因为外资一般都获得国家支持,“他们可以游说政府,制定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另外,国外对农业补贴都很高,“很多国外企业能够做大,绝对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外资进入相关领域,完全可能谋得暴利,”康敬东介绍,比如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后,外资就有可能控制中国果汁市场,挤垮竞争对手,然后将产品价格大幅提高。目前中国的白糖销售价格就低于生产成本,不能说和外资没有关系。
“等它们浮出水面的时候,可能已经掌控定价权了,到时候再干涉就晚了。”在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担忧,希望政府出台限制外资政策。
更主流的声音认为(纯粹是汉奸的声音--转帖者按),外国农业资本的进入,正像工业资本进入我国一样,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收益,带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中科院一研究人员表示,对外资提防要分行业,如果它们没有自然垄断的特性,不会压制国内资本的生存空间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恐惧。

标签:农业   外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