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分田到户走向农业合作化组织--记小岗村悲剧的终结者沈浩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人民的好公仆,他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也做到了。

  

  
他是小岗村的“孺子牛”,为小岗村人民的致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官”,而是接受人民的“聘任”,领取纳税人的“工资”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为人民谋福祉、求发展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此的心态,他做起事从不惜力,也从不抱怨,他做得很坦然,也很认真。因为他心系群众,所以受到群众的尊重;因为他坚信权力于人民的授予,所以他从不“拉帮结派”去搞好仕途路上所谓的“上下级关系”;因为他胸怀民富是根本的信念,所以他让小岗村的人民走上了致富发展的道路。
他的离去,大家很惋惜。小岗村的人民不舍得这么赤诚的好公仆就如此匆匆离去,因为有太多感激的话要对他说,虽然他始终讲“我对小岗村的发展和大家的富足所作的努力是我身为人民的公仆应尽的职责”;但纯朴的人民却认为他是小岗的“青天”,只因如此公廉的为政者使人民真正感受到了。小岗之外的人民也为他的离去而叹息,因为如此的好公仆离他们或许还很遥远,也足见“公仆”(公仆,对绝大公民而言只是个传说,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合作关系”都看不到,更不用说“人民是真正的主人”的这种宣传伎俩了。毕竟所领之工资是纳税人的钱,人民应该是雇佣者。公仆,对于当政者来说,恐怕只是愚弄人民的民心向背的一种政治宣传手段而已)精神的缺失。同样,党内能引起对“沈浩精神”的足够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这种精神在党内的流失抑或是缺失。所以,中宣部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告会和悼念会,以期唤起更多的人向沈浩学习,使其精神得以永继。各级政府也相机行动作沈浩事迹告会并各表决心要向沈浩同志学习的“豪言壮语”,但不知成效如何,总觉得形式大于内容。不觉想起孔繁森和焦裕禄等人,当年对他们的告兼学习会也很多,但事后为政者并没有所改观,反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倒让世人真正领略了“无官不贪”。因而吾之所悼沈浩,不仅是为失去这么优秀的“人民好公仆”而深感痛惜,更为那些利用他的事迹进行四处作告而中饱私囊者以及只把学习“沈浩精神”停留在嘴边的伪君子而深感痛恨,更为“沈浩精神”的被亵渎而悲愤。之所以会引起社会的轰动效应,自发的或是有组织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沈浩同志的活动,也恰说明公民对“沈浩式当政者”的企盼与渴求,而不仅仅是尊重与爱戴。虽然他不止一次地强调“我只做了我应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大作为”,可正是他的这种质朴的情怀,才能得到人民永远的怀念和拥护。

  

   抑或是因为我们经常看到的和听到的是关于所谓“在其职却不谋其政”以及贪官甚伥的事太多,所以“沈浩精神”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从他的女儿给他的祝语中我们想象得到贪官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多么的普遍以及遭人诟病。一个小女孩给他父亲的寄语,其中有一句是“不要做贪官”,多么朴实和真挚的童言,而她父亲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做到了不贪(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政者也不在少数,而且也不乏沽名钓誉者的表象清廉,实际却为而虚名不择手段,这比“真小人”的贪官更可怕,危害也更深远)而且还让小岗富了起来。他既是小岗村的“清官”,又是小岗村的“经营设计人”。富裕起来的人民不会忘记他曾经忙碌奔波的身影,发展起来的小岗村也不会忘记曾经在这片热土洒过热血而辛勤耕耘的好领导。我们清楚,对他最大的安慰是“沈浩精神”永续,最好的怀念也是传承他那“孺子牛精神”般为民谋福的任劳任怨。因为我们需要“沈浩精神”,所以我们学习沈浩的无私与公廉;因为他心怀群众冷暖,所以群众怀念他;因为珍惜“沈浩式为政者”,所以才更加害怕我们只把沈浩同志用生命所诠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只流于形式。

  

   悼沈浩之挽

  

  廉政富民及孔焦,万千悲歌挽沈浩。

  

   立党为公承福鼎,孺行身则志品高。

  

   奋得小岗多锦路,荜庭今华放异韶。

  

   英魂断去九州喑,正气冲云普天道。

标签:人民   精神   因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