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2011:两种新世界革命的开端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2011年注定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大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之春”民众抗议示威运动,另一件是以“占领华尔街”为标志的美国和全球发达国家发生的反对金融垄断资本的抗议示威运动。后一个运动还只是开端。这两个运动看似互不相干,但其最终指向,都是在冲击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和资本主义内部秩序。

  

  我们知道,20世纪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世界上也曾发生过两场革命运动,一场是以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另一场是亚非拉的反帝反殖民族解放运动。但是这两场革命运动都不够彻底。由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不发达的国家取得统治地位的,这些国家生产力的不发达,加上社会主义者自身的缺乏经验以及各种错误,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而中国则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使社会主义运动“起死回生”。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后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国家,同样缺乏经验。它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相当数量的独立国家依旧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以大中东地区为例,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大多数仍是美国、西方国家事实上的殖民地,只不过这是一种新殖民主义。西方发达国家用不着占领这些地方,只要培植起自己的代理人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有压迫就有反抗,这是一个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不会永远处在低潮。现在,阿拉伯国家的人民开始表达对听命于美国、西方指挥的本国统治者的不满了。他们的革命运动有两个意义,一是反对独裁统治,争取自己在国家内部的民主权利;二是反对美国、西方的控制和剥削,取得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民主权利,改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而美国和欧洲国家发生的民众抗议示威运动,也极具象征意义。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风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一步走向腐朽以及它们制度的无能。当发展中国家处在不觉醒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可以通过剥削这些国家维持自己国内高水平的生活。但随着这些国家的进一步走向觉醒,并且一个个正在崛起,要和西方国家公平做生意,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过去的办法就不那么灵了。资本家的贪婪导致产业转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出现空心化,就业不足,大量中产阶层下滑为贫困人口,西方国家赖以保持稳定的基础动摇了。这一切都脱离不开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这种社会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显得更加广泛,而私人占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显得更加集中,因而矛盾也更加尖锐。

  

  目前这两种运动还都是开端。“阿拉伯之春”民众运动的结果将使得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大中东地区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使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地位有所升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生的民众运动,暂时还不会动摇垄断资本的统治基础,但会迫使这些国家改变政策,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修补,以适应统治需要。

标签:国家   运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