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魏则西之死”与中国青年群体之殇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97年前的今天引发了中华民族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恩格斯曾说过“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当历史的车轮似乎又回到原点的时候,尤其在今天反思“魏则西之死”更是有其特别的意义,一个青年的死亡能否唤起中国青年的群体警醒,或许是今天这个青年节最特别的话题。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关于青年魏则西之死,我们大多被迥异的舆论弄得晕头转向,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也持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观点,无论是CX网记者面对死亡淡漠炒作的阴谋、或是百度推广商业化背后的利益链条、或是“莆田系”原罪与今非……这些乱象一直存在,而且今后也必将长期存在,这些市场化乱象背后终究掩盖不了一个铁的事实,伪善市场化改革的背后始终奉行一条“人吃人的丛林法则”。
“青年魏则西之死”是一个悲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出悲剧的受害者,而且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魏则西类似的经历,房地产改革让人买不起房,教育改革让人读不起书,医疗改革让人看不起病。住房、教育和医疗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本应该对社会进行均衡分配,但却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囤货居奇、敛财造富的工具。不光是教育、医疗和住房领域,事实上改革开放到今天,几乎所有行业背后都存在着一条或明或暗且利益庞大的寄生链条。甚至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颇具讽刺意味的“中国假证之乡”、“中国假和尚之乡”、“中国假乞丐之乡”等等特色鲜明的灰色地带。这也是我极不赞同主流舆论场的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将“魏则西之死”简单地归咎于“百度”、“武警某医院”或“莆田系”,则明显是避重就轻,它们只不过是整个利益链条上的几个突出的因子,如果不从根源上切掉整个利益链条,那么处理了百度还会有千度或万度,处理了“莆田系”还会有其它温州系或其它什么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维护和巩固既得利益集团的,真正改革从来都是以牺牲既得利益集团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那些打着“市场化”的幌子在公共资源领域对人民群众进行盘剥之能事的改革,历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是闻所未闻。
这场疯狂的“人吃人丛林法则”的市场化改革浪潮,成就了“青年魏则西之死”个人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青年群体的悲剧命运。当“官二代”与“富二代”成为时代的标签的时候,阶层固化淡化了大多数中国青年对于政治的热情和对自身命运的必要反思,对时代勇敢担当、对科学与民主不屈探索和对国家忠贞热爱的“五四精神”在时代信仰中渐行渐远,如何生存却成了中国青年最现实和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许有些人认为青年魏则西之“死”是死于欺骗与犯罪,但中国青年群体之“死”又是死于什么?难道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不应该好好反省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