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水系处于崩溃边缘
苏中水系处于崩溃边缘
苏中水系,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发达最庞大的水利系统工程。回乡几日,发现水系自然退化与人力破坏极其严重,基本功能全面丧失,几乎处于崩溃边缘,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苏中水系十分复杂,如果不去考虑长江大海等自然终端,那么水系人工干流就是各大运河。笔者在回乡途中即已发现,在现代交通方式挤压下,运河干流基本失去竞争能力,呈现相当萧条态势,运输驳船(包括船队)不见踪影,照理也是市场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但运河作为苏中地区重要的排灌枢纽,在岸堤坍塌严重的同时,水面日益见窄,加上若干年来没有修缮,笔者深信河道淤积同样严重。而运河干流则是整个苏中人工水系中遭受破坏最轻的一个部分。
运河干流如同树干,由运河主干直接分叉的无数枝桠,便是苏中水系的一级分流。而一级分流的情形实在不堪入目。由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自由通行各种农用船舶的一级分流,早已经废弃多年了。之后出现私自分段养鱼、长年横断拦网等现象,整体连续水面实际是被全面肢解,也自然而然地各有归属。结果是河道内普遍芦苇丛生,水草茂密,水面绿被,寸步难行,存水与过流状况变得糟糕透顶,大概只剩一点受涝时的排水功能,其它方面有心利用怕也无能为力了。
从一级分流派生的更多二级网状支流,情况则是更其严重。河道淤积、水草覆盖等现象远甚于前端一级分流,有的二级网状支流的河段上,赫然出现可供穿行的拦河堰,以便人们就近出行不再绕道。事实上,极其重要的二级网状支流,正在成为全面退化的死水河,几乎到达运输排灌等各种基本功能全面丧失的严重地步。
之后的毛细水系,有的已被房前屋后的土坝分割成无数水坑,有的已经全面干涸,有的已在农村宅基建设中基本填平。而原先集体大田里的垄沟等,全都不见踪影了。毛细水系的全部丧失,意味着原有的庞大水利工程系统,实际已经主功能完全瘫痪,基本农业回归了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今后或许只能依靠功能单一、成本巨大的现代管系了。
想要恢复苏中农村的原有水系,也许很难指望以往长年累月的义务劳动,就市场意义上的工程总量与投资需求而言,恐将成为当今又一项世界性的超级工程,但也有可能成为长期直接惠及当地农民的重要工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