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驳国家地震局官员们的狡辩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驳国家地震局官员们的狡辩  

——汶川地震话题(二)  

  

此次四川汶川地震,由于震前没有得到任何的预报信息,震后又没有及时准确地测定震级,因而极大地加剧了地震造成的损害。对此,国人普遍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可是,国家地震局的官员却处变不惊,且毫无反省之意。不但如此,他们抛出了一连串的狡辩。  

对于震前没有任何的预报,他们狡辩说,预报地震是“世界级的难题”。既然是“世界级的难题”,汶川地震没有预报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此狡辩,许多网友气愤地说,国家和人民花巨资养着地震局及其所属系统的一大帮人马,其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给地震作出预报,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害。既然地震预报是“世界级的难题”,是不可能的,那何必要花钱养着这帮人呢?留着这笔钱用于抗震救灾不是更好么?  

说地震不可预报,显然不能服众。因为1975年,就曾成功地预报了辽宁海城地震,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也成功地进行了某些局部的预报,从而减轻了那里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此,地震局官员狡辩说,每次地震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地震震前有征兆,可以预报,有的震前没有征兆,是不可预报的。这就是说,曾经预报了的,那都是可以预报的,凡是没有预报的,那都是不可能预报的。看来,无论成功预报了的还是完全没有预报的,真理都掌握在国家地震局官员们的手里,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对的。这是什么逻辑?只能说是强词夺理的逻辑吧!  

人们也不排除这样的情况,一旦某次地震得到了某种预报(国人热切希望能够如此),地震局的官员们定会大吹大擂,他们如何如何地经过艰苦细致的探索,终于克服了“世界级的难题”,掌握了地震预报的规律,准确地预报了某次地震。这时,他们就成为了“世界级”的功臣。如果某次地震没有给予预报,因为是“世界级的难题”,他们因而就没有任何责任。于是,他们的饭可以照样吃,人民的血汗钱可以照样拿,官可以照样做,玩忽职守也可以照样进行。这也是中国地震局的官员(也许还有其他某些部门的官员)们惯有的心态。  

事先没有预报也就罢了,震后总应该及时准确地测定震中和震级,以为救灾提供准确的依据吧?可是,就是这个完全应该做到,也完全可能做到的要求,中国国家地震局在这次汶川地震中也没有做到。地震发生两小时,他们给出的震级是7.6级,地震发生近10个小时后,他们又将震级修正为7.8级,又过了6天,到 5月18日 ,他们再次将震级修正为8.0级。这样改来改去,简直如同儿戏!许多国人怀疑这其中有什么猫腻,或者有什么企图,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对此,国家地震局的官员狡辩说,这是“根据国际惯例”。好一个国际惯例!难道“国际惯例”就真的是地震震级如同一团泥巴,可以在各国地震部门官员的手中捏来捏去么?其实,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地震的震级都是一次性测定的,像中国这次汶川地震这样改来改去的只是个别现象,绝对不是什么普遍的“国际惯例”。所谓“国际惯例”,不过是中国地震局局官员们的一块摭羞布罢了。  

古人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一个部门的领导人,如果没有了羞耻之心,那将是不可救药的。为了中国的地震预报和测定事业,人们亟不希望中国国家地震局的官员们是一些不可救药的人。请救救国家地震局吧!  

 2008年5月22日   

标签:地震   预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