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民网:汶川地震有没有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汶川地震有没有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 田夜 ] 于2008-05-14 强国论坛

  汶川地震有没有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这一场灾难突如其来,确实懵了,直到昨天先头部队已经带着全国人民的牵挂,进入灾区,脑子才运转起来,想出点东西来。
  
  一、从新华网提供的灾区照片中可以看到,垮塌的建筑旁就有一些幸运的楼房,看上去安然无恙,里边的居民是否安全?如果伤亡很小,那么这些建筑的结构、材料,是否有借鉴价值?
  
  二、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垮塌,导致学生伤亡严重,从照片里看,紧邻的那座建筑十分结实,两楼有无可比性?能否从中获得一点建筑抗震的经验?
  
  三、民政部介绍此次汶川地震灾害的特点时,提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人员伤亡情况严重。由于地震发生在下午,学校、医院等单位人员较为集中,学生、教职工和医护人员伤亡严重”。
  
  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是否应当提高抗震等级?
  
  尤其民政部还提到,“震中位于地震高发区。有地震记载以来,此次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象这种地震高发区,学校、医院等特殊建筑有没有相应的抗震标准?已倒塌的建筑是否达标?以后的重建中应注意什么?吸取什么教训?
  
  民政部还提到,“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羌族房屋结构为石砌墙体或夯土板筑墙体,防震性能差” 。
  
  既然是很明确的地震高发区,为什么“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是习俗原因,还是建筑工程验收部门缺乏重视?抑或仅仅是没有钱?
  
  如果仅仅是缺钱,那么在我国,环保缺钱、生产安全缺钱、建筑抗震还缺钱,钱这狗娘养的究竟还要祸害多少生命?
  
  金融系统、国务院,你们应不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我国为什么这么缺钱?经济发展靠外资、资源开发靠外资,连TMD金矿开采都靠外资!咱们自己的人民币都哪儿去了?
  
  提倡以人为本,生命应该是最重要的,那点破钱它到底算什么?怎么就不能多花点钱,把孩子们集中的教学楼盖得结实点?把行动不便的病人集中的医院盖得结实点!
  
  四、最感激的,当然是我们的武警官兵、我们的救援人员,注意到他们抬伤员,连个像样的担架都没有,还有一些救援者两个一组,在雨里淋着、擎着油布给伤员遮雨,很感动!
  
  他们是最可敬的人!灾区人民重要,这些最可敬的人同样重要,能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一点的救援条件?咱们的全天候空投能力是不是应该稍微提高一些?
  
  我们国家终于开始研制开发自己的大飞机项目了,这让人很受鼓舞,毕竟人家美国的飞机飞得那么帅,当然很羡慕!更意淫着那是咱们自己的飞机!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个自由翱翔的国家?
  
  那么,能不能顺便也把全天候的物资空投能力提高一下?地震灾害伴随的必然是交通瘫痪,这种不受气候影响的空投能力,太需要了!即使保家卫国,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的,毕竟,你不能非得等天空清朗的时候再开始战斗。
  
  五、《华西都市报》5月10日报道,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绵竹离汶川只有几十公里。不少网友把它跟地震预报联系起来,质疑大自然的种种预兆为何被忽视,地震专家解释,动物的反常行为不能直接认定是否地震,也不能据此发布预报。
  
  上万的同胞失去性命、还会有上万的同胞伤残!网友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地震部门本着科学的态度,不轻易发布预报,专家的谨慎也可以理解。
  
  不过,古老的经验告诉我们,地震前会发生一些前兆,譬如动物反常、地下水异常、天气变化异常等,此类经验已被广泛认可并写入了教科书。
  
  正如专家所言:“三大因素决定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就是说,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能力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那么地震预防方面,是不是也应该借鉴一下“古老的经验”?
  
  在有前兆出现的时候,地震部门至少应该是最警醒的,你可以不向公众发布预报,但是偷偷地提醒一下有关部门,未雨绸缪一下总可以吧?稍微提前准备点救援物质,救援人员的困难就能减少很多,灾区人民生存的希望就能提高很多!
  
  衷心祈愿灾区人民早日脱险!向战斗在救援一线的战士们致敬!
  
  新闻来源:
  《地震后的北川县城[组图]》(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5/13/content_8158825.htm)
  《汶川地震: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垮塌 众多学生被埋》(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5/12/content_8153443.htm)
  《民政部: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有五个特点》(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3/content_8163402.htm)
  《中国地震局: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3/content_8161592.htm)
  《大自然的种种预兆为何被忽视》(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5/13/content_8156255.htm)

标签:地震   建筑   new   能力   灾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