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警惕美国次贷危机在中国翻版

2025-02-22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警惕美国次贷危机在中国翻版

中国网 侯书议

  中国当前的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环境,都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以及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泡沫相类似,之于资产价格上涨、币值面临外部压力提升、国际热钱流入等,经济一时突飞猛进,似有大破败前的回光返照痕迹。这一点对关注整体经济运行的朋友,可以适当查些相关资料,自己辨别,这里不作赘述。

  这一次美国次贷危机果然只是欧盟诸国以及日本等地区的经济受到损害吗?事实是,根据我的理解,当前各国经济体之间都存在密密麻麻的牵连,显然并不像媒体所坦言的那样对于中国经济没有太大影响或根基上波及,而是在经济自然运行过程中,必然带有自身周期性的兴衰问题。我想当前中国经济前景受到这一轮基本全球性的影响势在难免。

  话题从哪里说起,自然涉及到资产价格上涨,而资产价格上涨在当前的国内经济走势中,处于与通货膨胀相并同涨的可能性比较大。就资产价格上涨而言,据今年的《福布斯》地产富豪榜单大抵可以推导出,与房地产上市公司拿地之后圈钱,圈钱之后再拿地,助推资产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上涨亦是造成地产富豪剧增的主要原因。这一剧增将危及资本市场的股市。如果资本市场股市泡沫陡然破裂,后果不复赘言。

  那么,话题就可以从楼市打开,或许这也是解析当前国内经济走势的最好突入点。而对于楼市出现拐点或持续上涨这两种可能,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如果处理不当,都会最终致使中国经济陷入危机。这一段时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楼市回落的新闻。据经济学者预言,这是中国楼市进入拐点的前兆,也就是要降不是升。而央行、银监会也明显作出举动,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及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行和深发展等四家商业银行,在四季度不但不能增加新的贷款,还必须压缩贷款总量。商业房地产开发贷款成为压缩重点对象。(11月26日《财经》)如果不出所料,这与当前金融系统面临风险有关,这与金融系统发生坏账面积预期风险加大有关。那么这与楼市乃至整体经济运行有关吗?当然有关,事实上,年内五次加息政策将让正经购房者负债累累,对于投机者或投资者而言,将会苦不堪言。总而言之,这些已经预示银行信贷业务出现危机的可能。

  在1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四在由中国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和欧洲货币杂志共同主办的中国论坛上表示,部分金融机构对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过分乐观,要考虑到经济会有起有落,能否经受得住经济周期下行的影响才是考验金融业竞争力的关键。我猜想周小川所言:“部分金融机构对经济周期带来的风险过分乐观”,一定程度上,更是意指房地产业信贷业务有关。事实为据:据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0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呈现再度升温之势。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比1—9月又上涨0.5个百分点。而央行同期金融运行报告则表明,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亦同比大幅增多,同比多增1192亿元,且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是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及住房消费贷款。

  如果照此推断下去,楼市拐点出现下滑现象的几率很小,而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出现雪崩怕是必然。据媒体报道,深圳一房产中介商的携巨款外逃,不出所料,这差不多就是中国整个房地产业的类似现象。最终危及整个资本市场以及金融系统。

  而根据上述银监会和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主要流向房地产业,那么因为加息可能促使房贷违约出现井喷现象,银行风险加大。如果对照美国这次次贷危机,或可从中看出当前中国经济所处于的状态。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各大商业银行可谓负债累累。据最消息,美国市长会议11月27日发表报告说,波及美国多个领域的次贷危机不仅会严重打击美国房地产市场,而且将拖累美国大都市的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受次贷危机冲击最大的是美国的大都市,其中纽约的损失最大,其次是洛杉矶。预计明年前者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00亿美元,后者的损失也将达到83亿美元。报告说,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建筑业的投资和收入将大大下降,人们的购房行为也将明显减少,这将给美国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报告还预计,明年美国全国房价将平均下跌7%,而在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房价将下跌16%。尽管如此,普通民众到时候或者仍无力购房,或者会持币观望,这将造成房地产市场持续萧条。(11月29日《新京报》)

  实质上,导致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仍缘于19次加息的货币政策调控,看来依靠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美国没有从自身(如上世纪20年代末的泡沫危机)吸取经验教训,这一次算是重蹈覆辙。也可以这样说,货币政策不是应对泡沫或危机最好的工具。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似与美国如出一辙。这确实出乎预料。货币政策对于当前资产资格膨胀以及低估全面通货膨胀,可能使得当前政府调控政策已经处于被动局面。经济运行陷入泥潭的可能性较大。

  而美国这次应对次贷危机的能力整体上比我国强,包括实经济实力对比、以及美国相对完善的托底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等),他们或许会躲过一切,即使受伤也不会严重。而我国便不一样,本来民营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就面临资金困境、发展困境,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银根紧缩政策下,对于很多企业特别中小企业无疑雪上加霜,促使其倒闭也不是不可能,这就意味着,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步入困境。此外,诸如国内内需持续低迷,也成为经济扭转羁绊。中国实体经济受到货币政策调控的负面影响将大幅飙升。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脚步已晚。一个不大愿意面对的事实:寄期望于楼市狂降或狂升,都是太过低估了它与中国整体经济运营之间的关系了。

标签:经济   美国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