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决战:大跃进,毛泽东心中最深刻的痛(事实篇)

2025-02-21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非常遗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确曾饿死过人。这也不敢承认,休想人民信任你。

少年时代,言论也不怎样自由。批判坏人的话可以讲,批评国家的话不能讲。也听父母讲过三年自然灾害,但称之为自然灾害。他们讲到闯关东,说穿了也就是逃荒。关内生活不下去了,跑去了北方。讲到大范围的浮肿病,手指头按下去,半天弹不起来。问及原因,自然灾害和苏联逼债。

当时小,没有深想细想。后来读了叶永烈的陈词滥调,说大跃进乱搞,最终饿死了人,将信将疑。

一九九九年后,在强国论坛看到数学的种种怪论。除不承认三千万外,即使承认饥饿,也归因于美国封锁、自然灾害、苏联逼债、没有大庆油田、将逃荒的人也统计成死亡。甚至,归因于寿命延长而多活几年者晚死了,更甚者,将妇女绝经不生孩子也考虑了。

数学的道理虽怪,但通俗易懂,讲道理,有亲身经历,尽管把很多人气的半死,也值得思考。

随着自己意识形态的左转,越来越怀疑叶永烈们的数据。是啊,数学的文章也有道理。

叶永烈们说有几千万,也拿出了一些资料,但证明不了几千万。统计年鉴上的人口减少就是饿死吗?逃荒怎么算?未生和晚死怎么算?将原因单一归结于大跃进,政治目的太强。除数学讲的原因,经验不足也是原因,好比孩子学走路,难免摔跟头。人口暴增一亿多,要吃饭,也是原因。

本文不谈原因和责任以及影响,单论客观事实。

请各位左派注意,讲大跃进饿死人是很阴谋的说法。讲大跃进期间饿死过人也不准确,其中有很强的暗示,似乎大跃进与饿死人之间有一一映射的关系。比较公正的说法是将1959年至1961年期间饿死过人。只有这样的判断才不会被右派带到沟里去。

也不要否认大跃进与饥饿事件存在某些联系,一切问题都要实事求是。

因此,叶永烈不对,数学也不准确。叶永烈夸大了,数学则缩小了。数学有推理,有亲历,但他的亲历有局限,数学主要在城市生活,农村的情况不甚了解,数学的推理也不严密,“二十分之一必然亲历”就说不过去。

饥饿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发生在干部比较极端的地方。山东,安徽,湖南,四川。

三千万?不信。据长辈说,就在他们生活的镇子上,两年没生一个小孩儿。生不出小孩儿,也很悲惨,但毕竟不等于饿死。建国以后,中国人的寿命大幅度延长了,老人多了,一旦出现饥荒,这部分老人抵抗力差一些,如果生病死了,能算饿死吗?

一个也没有?不可能。不妨我所了解到的情况。

父母今年七十八了。岳父母,将近七十岁了。我父母就是逃荒者,从长江中下游逃去了东北。岳父当时正当兵,没饿着。但他的战友回家探亲,返回部队时说饿死人了,结果被处分了。岳母呢?也是逃荒者,从沿海逃去了西北,这都是客观事实。

问及当时的情况,都说很悲惨。的确有饿得爬不起来的,村上就有饿死的。

大跃进是我最关心的政治事件之一,可以建国、文革、改革、改制并列。

今年春节回老家,又再次问及父亲大跃进的事情。父亲这次说的很明确。他甚至说,战争不可怕,小时候经常打仗,经常听说前村的某某某昨夜被打死了,但当时不怕。父亲说战争没有饥饿可怕。这个结论我无法接受,与父亲争论起来,但父亲的心理感受就是那个样子。岳父母一方,也问过,问的不细。可以跟父母争执,跟岳父母不能争执。只能问,岳母的说法是“怎么没有?”。父母和岳父母不在一个省份,但都说很惨,自己也被饿得逃去了西北。

左派一点没关系,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承认数量高达三千万,可以。但情况很严重,这你承认不?原因是多方面的,谁负责可以讨论,后果可以继续分析,但事实这一面要搞清楚。有一些城市出身的左派,没有饥饿的经历,不承认历史,能说服谁啊?

哥哥姐姐现在都在城市工作,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父母岳父母农民出身,不是干部也不是落后分子,受孔孟之道影响很深,诚实善良,他们没有说谎,也没必要说谎。他们说有人饿死,他们心有余悸,他们甚至不愿提那段历史。再左派,还能不实事求是?

自打二零零一年脱离右派以来,我对大跃进的关注比右派时期更多了。碰到到年长的人也时常了解一下。

除来自于长辈的说法,还有两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一次大约在二零零二年,买了房子,搞装修,装窗帘,安装窗帘的工人来自于河南,看样子也有五十岁了。提及大跃进,也讲很惨,祖辈有饿死的。还有一次在二零零六年,五一左右,去爬山。在山脚下休息。那里有个老人卖饮料。老人对我感慨到,现在的生活好了,都出来爬山。我说“过去不爬山吗?”,老人说“想想大跃进的时候,人饿的走不动路,哪有力气爬山啊?”,我默然了。

根据我的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饿死过人,数量还不少,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有。

标签:饿死   大跃进   数学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