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事小亏本贸易事大
“国际货币”事小 亏本贸易事大
朱大碌
周小川先生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章,被认为是中国试图建立超主权货币,以抑制全球惟美元马首是瞻的情况。
用无法监控的某一国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显然不合适。俄罗斯、中国等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当然有一定道理。
但对国际贸易而言,特别是对中国的外贸而言,用何种货币结算,并不是主要问题(选择结算货币各国有很大的自由度)。
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以物易物,结算方式是次要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拿什么中国货换什么外国货?换得合算不合算?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人为大幅贬值,中国的对外贸易基本上都是亏本买卖。
中国出卖了大量廉价资源,出卖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牺牲了自己的环境,换来了什么呢?换来的多是外国高价奢侈品(中国已成世界奢侈品主战场),以及一堆外国白条。真正中国需要的东西,如石油、矿产、技术什么的,大约只占十之一二。
中国自贬人民币汇率,自贬环境、资源成本、自减工资福利,大搞出口退税等各种优惠,使出计划经济的18般武艺(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不计工本地把中国的资源亏本卖出去,这种傻瓜交易竟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
中国以计划经济的手段向国外亏本倾销中国资源,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麻烦,最终促成了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代表了西方工人阶级理智的声音。
一般的买家只会压价,而不会帮卖家抬价,人民币升值是帮卖家抬价,西方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出于贸易保护。而维护本国劳动者的利益,是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该算的成本不算,该给老百姓的利益不给,亏本向世界倾销中国货,在国际上扮演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角色。
结果到处遭到别人反倾销(白送都不要),象过街老鼠一样被人到处喊打,成了国际贸易中的另类搅局者。
这种里外不讨好的贸易,显然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所应为。
美国外贸占20%,日本外贸占15%,欧盟国家外贸只占12%。正常的国家都是自给自足为主,外部贸易为辅,为什么中国要本末倒置呢(中国外贸占GDP的66%,对外依存度超过70%)?
一些经济学家口口声声要靠出口就业,难不成中国真落到了要靠亏本卖国就业?
中国买波音飞机的钱(上千亿美元,可以买下整个波音公司,当然美国是不会卖的),如果拿来自己研制大飞机,不但可以制造出大飞机,还可以为自己创造几百万高端就业(这类高端项目不搞,大学生怎么就业?)。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自己做呢?怎么这时候就不谈就业了呢?
多么荒唐的逻辑!
中国有13亿人口,本应该有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但发展了几十年,却说自己没有消费力,要靠外国人赏饭吃,中国的消费力被发展到哪儿去了?
中国能不能让人民币价值回归(按购买力平价美元兑人民币在1:3左右),停止用计划经济手段“优惠”外国人,不做亏本生意?
中国能不能让经济学返璞归真,做到外贸进出口平衡,不要外国白条(互换一点货币是可以的)?
中国能不能不买美国国债,把外国白条换成资源实物(或回购外国在中国的资产),用来为本国人民服务?
中国能不能把外贸控制在GDP的20%之内,让内需回归主位,让那些贱卖中国资源的企业安乐死?
中国能不能提高劳动价值,让劳动者光荣起来(总不能以当洋奴为荣),把本国的消费力搞上去?
这些才是中国经济学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与国际货币没多大关系。
否则即使有“超主权货币”,即使人民币能走出国门,又有什么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