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道国学:猪八戒为何招人爱

2025-02-1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所谓有无相生虚实相形,每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取决于自己对现实与理想困惑的顿悟和超越。所谓世界观人生观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无形中却始终左右着人们“向钱看”的遭遇和结局。包括当今中国所遭遇的“输入性通胀”经济危机与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实质上也都是“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道德滑坡”的文化危机。因此,如何破解精神信仰危机,应是涉及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命题。

话说日前《大道国学:从《西游记》看“信仰危机”》一文,引起了网友读者的极大关注。其中,在网易新闻论坛“主题原创”栏目,有位“简单的记忆”网友跟帖评论非常有趣,姑且称之为《唐僧致孙悟空的一封信》。现转录如下,与大家共赏,然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悟空徒儿:
那天没有接你电话,是因为正在开会,现在会场都有监控,所以要注意的。有些话电话说不清楚,就给你写了这封信。
你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没有你为师早被妖怪吃掉变成肥料了。但是时代变了,只靠本事是不够的,你该转变观念了,这点要多向八戒学习,他现在混的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但上层路线走得好,在女同志中威信也很高。上次推荐优秀年轻干部,你只得到了2票,1票是我的,估计还有1票是沙和尚的,八戒的票却是遥遥领先,据说嫦娥也给他投了1票,你说说,现在的女同志怎么这样啊,难道忘记八戒醉酒调戏了吗。
悟空,你要好好反省一下,虽然取经路上做出了许多贡献,但那些都属于过去,现在关键要和领导搞好关系,消除大闹天宫的不良影响,你当花果山风景区管委会的临时负责人好多年了,为什么没有转正,原因还用说吗,知道你脾气直,送礼脸红,红就红呗,还能红过你屁股啊。听说那个六耳猕猴一直想取代你的位置,还给王母娘娘送了猴头,你别生气,古训说的好啊,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我们西天取经的五个人,白龙马是标准的“权二代”加“富二代”,取经回来才几天,就任命为东海管委会副主任了,上次邀请我东海10日游,那排场为师都嫉妒了,比我这个西游管委会的主任还NB。八戒和沙僧是派下来挂职锻炼的,现在都官复原职了。就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没爹没娘,没有背景,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你是寡妇命,上面没人。
不管怎样,你都要改变,别老是火眼金睛的,让人不舒服,时代变化太快了,八戒的孩子都10几岁了,沙僧已经和六仙女同居了,就你还是独身一人,都什么年代了,别老是揪住人家过去不放,白骨精就不错,不但是影视歌三栖明星了,还号称白领骨干精英,上次人家还说你是标准的男子汉,你也该考虑一下了。昨天女儿国国王催我结婚的事情,我想尽快把婚事办了,虽然她没有蜘蛛精那么性感,可是家庭背景好,以后对为师的仕途帮助大,如果蜘蛛精愿意了,就做个红颜知己,不说了,说的有点多了。
悟空,好好考虑一下为师的意见,为师给你写的不是信,写的是心啊。
唐三藏于2011年7月4日 】

关于《西游记》的人物演绎,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异彩纷呈。人们根据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感受,都可以不断发掘出这部作品不同的思想内涵。自这部不朽之作诞生后数百年以来,对中国人来讲,从童年到成年,乃至到人生暮年,几乎都是与《西游记》相伴度过的。但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对作品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感悟,也自然是各不相同。《西游记》永恒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也正是在这常看常新中得到升华和体现。

与以前人们普遍对孙悟空的欣赏和赞美不同,近些年来,人们对猪八戒的兴趣似乎越来越浓。如果现在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一次民意测评和网络投票,猪八戒的人气指数恐怕是遥领风骚的。而且,很大部分的人气,可能会是来自猪八戒的“女人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我们不妨再对这几个人物进行一下分析。从身份上来看,唐僧是领导。领导的社会感观和民意失分,原因是最为复杂的,这里暂且不论。孙悟空的是非判断最敏锐,原则性最强,能力最强,工作绩效最大,是“又红又专”的业务骨干。其最大缺点,就是“火眼金睛”眼里不揉沙子,率真勇猛到有些任性自负。猪八戒能力仅次于孙悟空,但原则立场的坚定性,却是其最致命的软肋。猪八戒贪图现实的物质享受,善于察言观色会说话,但也爱挑拨是非抢功诿过,这些都是其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沙和尚的是非原则性比猪八戒稍强,但能力却是这三个师兄弟中最差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组织纪律性最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比较注重团结。要说沙和尚的缺点,就是似愚似智间有些糊涂和稀泥。

这个“取经团队”的三个主要成员,实际上就是任何一个组织团队里的主要三类人群,也是社会上最基本的“三种人”。而唐僧能够组织领导和管理这样三位个性鲜明的小团队,最终实现了“西天取经”的集体奋斗理想,这本身也已经证明了他的品德和能力。

我们应该从这个团队事业成功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各个人物的形象和表现。

首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团队组织,就不会有这样一个“西天取经”成功的事业壮举,包括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每个人,也不会成为名扬天下家喻户晓的“成功人士”。而这个组织的形成,又首先必须有共同而远大的理想信仰和目标。这个共同理想,就是信仰,就是旗帜,就是方向。于这个团队,就是“西天取经”。于个人,就是“修成正果”。这个团队事业成败的基础,就是理想信仰的神圣性与坚定性。

其次,这个组织团队必须有一个理想信仰的引路人和掌舵者,而这个引路人又首先必须是理想信仰最执着和最坚定者。唐僧的“惟公惟善”,虽然难免会吃亏上当,但却是保证理想实现的必备素质和品德。

接下来,在为实现远大理想的征途中,必须要有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苦行僧”精神。这样的奋斗旅程,多少会有些缺乏“人性”的“神性”色彩。然而,在此期间,任何计较个人私利私怨和贪图眼前生活享受的行为,都可能破坏甚至葬送整个“西天取经”的宏伟大业。但这些集中表现在猪八戒身上的“不检点”和“小毛病”,却往往让人感到很“人性”很“现实”,甚至是很“可爱”。岂不知,这种“人性”和“现实”,正是这个“西天取经”团队集体利益和事业成功的致命“病菌”。

如果以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分析,猪八戒很“人性”的“小聪明”,其实正反映了其心智的“愚蠢”。《西游记》作者之所以把这种“人”的形象描绘为“猪”,也正是其深刻寓意之所在。

在一个组织团队或社会里,人一旦有了“猪性”,或是一旦将“猪性”视为“人性”,那么这个团队或社会理想信仰大厦的崩塌和“道德滑坡”,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君不见,在当今“前腐后继”的贪官身上,不就是闪耀着财色双收“不检点”的“人性”光辉吗?在中国人各自“向钱看”争先富奔忙了几十年后,眼前却被突兀的住房上学看病“三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更匪夷所思的是,“世界工厂”的辛劳血汗竟被“借钱”支援了美国人的奢侈高消费。如果洋人敢骂我们是“中国猪”,我们肯定会跟他们拼命。但在西方世界鼓励和赞扬中国越来越“人性”的时候,我们是否警惕过他们说的到底是“人性”还是“猪性”?否则,中国当今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下的“道德滑坡”,又该作何解释呢?

进而言之,近年来社会上对猪八戒的“重新评价”乃至欣赏赞美,会否有“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呢?可以肯定,在这个全球互联的网络信息时代,“货币战争”背后的“网络战争”和“文化战争”,绝不是《西游记》般浪漫的传说和神话!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大道国学:天上掉下个“郭美美”》、《前苏联覆亡的传说与真相》及《“人民主体”观照出“精英”的幼稚》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自汉唐到明清直到今天,文化危机,信仰危机,一直是中国人未能完全破解的精神困局。而现在的戏眼,似乎恰恰就在这“猪性”与“人性”之间!

标签:就是   这个   人性   取经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