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对改革开放贡献了什么?

2025-02-1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毛泽东对改革开放贡献了什么?

叶季夏 原载:作者博客

  以人为本的人民的立场,民族的立场和社会主义的立场的统一,构成我的个人立场。这种立场决定了我的观察与思考的角度。如果我的观点和结论显得不合时宜,那很有可能是我们的时代已经背离了这种立场。这时,对于我来说,要么坚守立场沦为愤青,要么跟上时尚人云亦云。

  例如对毛泽东的评价,如果站在以上立场,结论就会与时下的主流观点大相径庭。

  正如老人家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评价毛泽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贡献,第一位的当然是看对于人民的贡献了,贡献于人民就是贡献于历史。而人口是人民的具体化,人民是人口的政治化,显然人丁兴旺是国运昌盛的根本。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我们不难认识到:人口的再生产是否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相协调,并有较大增长,这是所谓盛世的根本表征也是历史人物确立其历史地位的最终依据,国运命运都毕竟取决于人力。这与时下的“少生孩子多养猪”的主流看法是截然不同的,毕竟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主义时代,但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明白,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可能以猪多人少为标志。而中国经济如果出现危机必定是由人口问题引发。目前在《博客网》上看到的人口理论方面唯一有意义的言论,大概就是《大国空巢》的作者易富贤先生的反计呼吁了,易先生的观点我是百分之百赞成,希望他的研究成果早日成为社会共识。汶川地震灾害中出现的较多未成年独生子女遇难的情况也提醒我们,独生子女政策必须取消。

  以上是我的思维逻辑,循着这样一条逻辑评价毛泽东,任何赞美都不会过分。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发表了不少纪念文章,有一种改革观是通过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时代来肯定改革开放的成就的。流行的说法是,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要崩溃了,这时候发生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于是奇迹发生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用这种编造历史的办法来肯定改革开放的成就,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现在的建设者大部分是从毛泽东那个时代过来的,并非不了解情况,说“崩溃”伤害了曾经热火朝天地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的亿万人民,他们正是养育我们的父母啊。曾经听毛主席的话,热情地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人民,是对毛泽东怀有深厚感情的,他们是毛泽东的铁杆粉丝,给老人家抹黑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纪念改革开放不能否定毛泽东。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成就要肯定,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也不能否定,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都要充分肯定!老祖宗不能丢嘛。肯定邓小平不能否定毛泽东,他们都是二十世纪的伟人,一个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一个让中国人民从此富了起来,他们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都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毛泽东和邓小平,如果一定要有所比较的话,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不能不承认,毛泽东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而深远。是毛泽东时代的艰苦奋斗为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打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坚实基础,十七大还说“要永远牢记”呢,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把改革开放说成是白手起家,那就是吹牛。

  从长远的历史来看,真正白手起家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才是中国奇迹的真正创造者,而后来者都是继承者和发展者。

  精英们会说,毛泽东给了我们什么呀?是贫穷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啊!我个人的看法是,改革开放前的贫穷是一种相对贫穷,是人口的巨增长抵消了经济增长造成了人均物资的相对紧缺。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要知道,相对于今天的生活水平,那时的生活虽然算是贫穷,但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人口增长了一倍(从5亿增长到近10亿,共出生人口6亿),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人口增长的最高峰,生活水平在这期间依然大大提高,说人民生活几十年处于停滞状态并不符合实际。仅以吃的粮食为例,1949年粮食产量为2162亿斤,1976年粮食产量增长到5726亿斤,1978年为6095亿斤,难道说生产没有发展吗?粮食的增长虽然被人口的增长所抵消,但我们正是用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的办法,克服了家大口阔的困难。我们贫穷,但我们养育了有志气的亿万优秀儿女,我们就有了希望。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人口增长了不到30%(从10亿增长到13亿,共出生人口6亿),人口负担明显减轻了,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10030亿斤,人均口粮增多了,才可以吃不了就丢。与此同时,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则大大增加了,经济的增长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出生的人口形成的“人口红利”。桃子当然好吃,但树要有人栽,只不过现在有钱人都忙着摘桃子,忙着私分果园,没有人关心栽树的人是谁罢了。

  毛泽东给我们贮备了大量人力资源,这是取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根本动力。

  就一个家庭来说,改革开放前,一般一对夫妇3-5个孩子,多则8-10个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还要上学读书识字,你说穷不穷?改革开放后,1980年代以来,一般一对夫妇1-2个孩子,多则2-3个孩子,你说富不富?可是现在的富孩子的父母不正是原来的穷孩子吗?把现在的富与三十年前的穷进行对比,怎么比?没法比!

  我们现在知道要“以人为本”, 而毛泽东早就是以人为本了。“为人民服务”不是以人为本?计划经济不是以人为本?现在的市场经济只对人计划而对物不计划,计划经济则是对物计划而对人不计划,对物的计划还不是为了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一大家子人,不计划不平均分配怎么养活?可见计划经济以人为本而市场经济却以物为本。中国现在有13亿人,要是早在1950年代就接受北大校长马寅初的建议实行计划生育,那么现在中国的人口也就是7亿,60年来共有6亿人是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幸亏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以人为本,从战略的高度否定了节制生育的主张,这多出来的6亿人的生命哪里来?没有毛泽东哪有我们?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给了我们生命!对于这6亿人来说,毛泽东哪里只是红太阳,哪里只是大救星?他简直就是上帝,就是神!否定毛泽东是背叛。你背叛毛泽东,就是背叛这6亿人民;诬蔑毛泽东,就是诬蔑你自己;否定毛泽东,就应该首先自行了断!

  毛泽东不只给了我们生命,还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和“善”的价值。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与人类历史上一切英雄好汉、帝王将相、文化巨擘不同的是,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等等的每一个领域,都创造了奇迹。他那驾轻就熟的政治才能,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融会中西而别开生面的哲学造诣,都让人叹为观止,他豪迈的诗篇、笔力千均又飘逸萧洒的狂草,以其炉火纯青而成为千古绝唱。而这一切在他的人生中都只是信手拈来,好象都不值一谈。毛泽东晚年说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推翻蒋介石政权建立新中国,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实他的一生无非是在作斗争,他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都在与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斗争,他将这作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自己也从不摸钱。正因为这样,毛泽东是最遭唯利是图的有钱人忌恨和诬蔑的人,而那些忌恨和诬蔑他的精英们,只能蹲在伟人的裤裆下面指点江山,这就是他们的境界。

  巨星陨落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几岁的少年,开始用一双纯净无邪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还不知道毛泽东的逝世意味着那个火红年代的结束。但一位历史伟人人生的谢幕,注定不会悄无声息。那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与世长辞,数十年与他并肩奋斗的两位亲密战友先他而去。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不是亲身经历你无法相信,那一天,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时间与空气一起凝固,初秋时节骤不及防地来了一个极度深寒。所谓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人世间的大悲悯如此感天动地,蔚为奇观。他的逝世,对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直到今天,亿万人民和铁杆粉丝无不对他表示尊敬、崇拜和怀念。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如果要问,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发现,这位巨人生前身后留下的物质和文化遗产不计其数。他给了6亿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以生命,他留下了养活10亿人口的千秋基业,为改造人的灵魂,他创立了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点燃了人性“善”的火把。因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思想的传世,在中国,谁也不敢公然宣布放弃社会主义旗帜,如果谁这样做,人民就不会答应。这一切,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终于使人幡然觉悟并喟然长叹。

  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