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多难兴邦”、“天助自助者”与社会自我建构

2025-02-20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多难兴邦”、 “天助自助者”与社会自我建构

风云啸

-----------------------------------

“多难兴邦”

“天助自助者”

“要帮助,而不是施予”

——中国传统训诫

----------------------------------

原谅我,现在才就汶川大地震发言。

“多难兴邦”,兴就兴在通过“难”考查了前期建构的质量,考验了其中的人民,强化了社会的群体意识,使整个社会的建构更注意全面、协调、可持续。通过使人对于长期、永恒、本质问题的关注,通过人们对社会、对生活重新建构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的层次。

所以,正视灾难的考验结果,重视灾区人民的自我建构,帮助灾区人民自己站起来,就是“多难兴邦”古训对我们的要求。

地震之初,精神支持、方法指点、有序组织、实际施救同样是重要的。我们的领袖、我们的救灾军队,事实上同时在这四个方面起到了作用。

救援电台的信号在不断增强,唐山一线的以往救灾经验被迅速收纳推广,军队、医务人员与当地志愿者紧密结合,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给惊慌中的灾区人民以信心,以他们为核心,当地群众有力的团结组织起来共同救灾。这正是人民战争思想的新版本。

是的,在这个“难”中,我们又一次感受了我们革命先辈所摸索出来的方法和道路的珍贵。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助精神让全世界动容。

地震灾难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无疑是众多的。

如教学楼垮塌问题。在北川中学,60年代的楼没有垮,80年代的楼没有垮,而1997年建的楼却垮了,这种问题在人们心中郁积着,如不解决,将使众多人的心很难走出憋屈的阴影,并严重影响下一步社会重新建构的质量。

“难”来了,是通过对“难”和“难”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走向兴邦还是仅仅选择得过且过,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选择。

所以,建议,对于北川县城这样人们已经撤离的地区,未震倒的楼房千万不要炸,要记功。全趴下的楼房要彻查,要追究。

其他如无顾职责临阵脱逃问题,如趁火打劫发灾难财问题,都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予以有力的打击。

这样,才能在经过“难”时打通“兴”的通路。

很多文章谈到:对灾区人民的精神援助。

其实,精神援助很容易。和他们一道,抗灾救灾,重建家园。让他们工作起来,让他们亲眼看到家园在他们的手中正在一步一步的恢复中。这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安慰。这种心态决不是那种高高站在舞台上作秀的人所能理解的。

对家乡不离不弃,对乡亲依恋信任,对既有生活模式非断裂传继,这些都可以使灾区人民能够相对顺利的走出阴影,树立自信。

周总理伟大啊,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时就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口号。这正是同时进行人力施救、物质帮助和精神援助的最佳方法。我们仍然要认真去领悟。

我觉得,物质援助时,不必发那么多成品,可以更多的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原料。如,多提供一些防雨布(塑料布)、绳索等,让灾区人民自己动手搭建帐篷。提供粮食,带领他们打水井,提供建筑原材料,带领他们建房子,生产多种力所能及的物品,将他们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成互助社区,形成基本的小社会模型。让他们继续震前的职业,在家乡的岗位上重建家园,重建信心。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恢复。

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们,帮助他们站起来,行动起来。而决不是代替他们,矮化他们,也不应助长其中可能出现的过分依赖情绪。

在生产力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医疗社会的创伤方面,我们往往更倾向于用西医的模式,然而,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医的优势。

多难兴邦,是一句古训。然而,是不是真能兴邦,还要看对“难”中问题的处理是否符合社会的根本需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为总结。

二○○八年六月五日

标签:社会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