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还能持续执政下去吗?--评《炎黄春秋》第五期“改革的可持续性决定执政的可持续性”一文
执政党还能持续执政下去吗?——评《炎黄春秋》第五期“改革的可持续性决定执政的可持续性”一文
聚龙
《炎黄春秋》今年第五期刊登章立凡写的“改革的可持续性决定执政的可持续性”一文,是一篇对当今政权叫板的文章。望题生义,那就是:改革如可持续,则中共的执政即可得以持续,如改革不能持续,则中共执政也就难以持续,中共就该完蛋了。
文章正是这么做的。首先是提出今年人大代表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但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的普选方式,即一人一票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并未在这次修改中有什么体现。这说明中国的这次修改并未与国际接轨,也未实现当初的民主承诺。显然,作者是十分醉心于西方那种按全国人头,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了。
世界各国各有自己的选举制度,因各国国情而异。美国是一些人心目中实行一人一票普选制度的最民主的国家了吧。但实际实行是“选举人”制和非法律的“胜利者得全票”制,一个候选人只要得票占多数,即“通吃包圆”全部选票。许多发展中国家,非洲也好,亚洲也好,不顾本国国情,机械搬用西方的一人一票制度,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政权一产生,即乱象迭起,险情环生,国力并未增强,社会陷于动乱。这种例证,并非鲜见。作者一定要用西方的普选制度压中国,以至责难由于迄今未实行这种普选制,“则中国六十年来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又何在?”作者眼里,普选则是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连结在一起的,中国既然没有这种优越性,何来继续执政之有?
接下来,作者在两会中提案、代表产生和国进民退等等问题上尽情阴损揶揄今年两会。其目的是在于阴损、羞辱改革和党的执政能力。作者认为,从提案看,除关注民生的以外,有秀各种各样“无聊变态”的,什么“‘从来不投反对票’的明显政治秀,‘封闭社会网吧’的商人圈钱秀,‘获奖先感谢国家’的官员爱国秀,‘老公给老婆发家务工资’及‘改扫黄为扫色’”等等以“雷人提案”、“弱智方式娱乐大众”,以至“两会越来越像春晚”。从执政党成员占代表数量比重看,说,由于执政党成员约占2/3,是“既执政又‘参政议政’,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折射出执政能力下降”;还说,代表不是人民选出来的,但人代会“年年以人民名义开会,年年讨论几乎相同的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开会意义何在?”从政府公务员素质看,公务员的公信力已下降到不如神父、法师、道长和操皮肉生涯的娼妓等(作者在文章里分别尊称为“宗教职业者”和“性工作者”),说他(她)们“最讲诚信”。文章从而向全国各级政府官员提出了一个赶超目标:“政府官员的信用,亟需赶超小姐”,从所谓“国进民退”的经济现象成为两会的“聚焦点”看,作者大肆张扬,做了一番文章。其实这已经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反复掀起的老调了。明明经过30年改革开放,私有制得到急剧发展,在国民经济整个所有制结构中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公有制经济则发展滞后,比重下降(一说国有经济产值在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不足1/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严重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还频频攻击“国进民退”,为“国退民进”张目,其目的是进一步削弱国有经济比重,为在国民经济中逐步由私有经济来取代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为推翻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方针造舆论势头。这一点是凡尊重事实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到。
以上种种,都涉及到改革内容和改革的深度、力度诸多方面的问题。一年一度的两会离作者心目中的改革越来越远了,越来越开成像“春晚”了,提案都成了雷人们提案秀了,人大代表非人民选举产生,各级官员们最不讲诚信,洪洞县里已经找不到好人了。所有这些,还谈得上持续地坚持执政地位,持续地体现并增强执政能力吗?而按照作者在文章的结语中所说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结局堪叹,改革开放以来,两任执政党领袖先后悲壮牺牲”。改革家、执政党领袖都牺牲了,何谈政权的延续?改革都成了改革者的墓志铭了,改革也就落到了同改革者共同进入坟墓的堪叹命运。改革家也就是执政党的领袖,依然“保持了历史尊严”,而现在这个党已经落入手持腐败通行证的腐败者手里(他们当然不保持“历史尊严”),还能指望这个党再持续地执政下去吗?这就是作者的逻辑。(2010年5月18日)
(《环球视野》2010年6月7日第295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