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同志民主新路的思想及探索
浅谈毛泽东同志民主新路的思想及探索
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内心最大的困扰可能就是如何避免历史周期率了。所谓周期率,是1945年7月1日至5日,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一段谈话中提出来的。黄炎培先生的记录是这样的:“有一日,毛泽东问我感想怎样?我答:我生60多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于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同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然环境渐渐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对人亡政息和政怠宦成的强烈担忧和防范,成为此后毛泽东同志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后,毛泽东先后领导了对电影《武训传》以及胡适思想的批判后,认为知识界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已经肃清,具备了推行学术自由和发扬民主的思想基础。同时毛泽东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经济基础有了,从建国后的第七年起,就开始思考对上层建筑的完善。完善的重点就是如何避免周期率。主要的办法就是不断地探索如何让走一条民主新路,如何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从《毛泽东文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我们经过仔细的分析,是可以深刻地发现毛泽东同志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是如何发展的。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思考的重点由延安时期的重点反对教条主义(某种意义上还有形式主义如党八股),开始重点反对官僚主义。而且他在不断提醒全党警惕官僚主义的危害的同时。更是注重从发动群众这个角度防范官僚主义的产生。
首先我们看看“双百”方针的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同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报告会,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这个方针一提出,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们感觉到春天来了,整个学术界立刻活跃起来。从这个方针的提出,证明我们党是真心实意鼓励学术自由和发扬民主的。
紧接着,着眼于避免周期率,在1956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实施“大民主”的思想,并提出1957年要整顿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三风,重点是反对官僚主义。毛泽东的主要考虑是:一是建设社会主义不但需要共产党员,还需要党外人士,党外人士的作用除了献言献策外,还要对共产党提出批评,以利于共产党的改进;二是要人民把不满发泄出来,强调人民应当有机会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意见;三是认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者,真理是在我们方面,工农基本群众是在我们方面,认为真理是在同错误的斗争中成长的,即使是错误的批评意见也不可怕,在同它们作斗争的过程中,真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以上考虑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毛泽东同志想通过此次整风消除官僚主义。在他看来,官僚主义是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造成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因。而消除官僚主义仅靠党内整风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党外整风。整风的武器就是“四大自由”: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然而党外整风运动开始后,方向却渐渐地由一些特权思想遗留特别多知识分子误导,逐渐开始变为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攻击共产党的领导上来。甚至出现了取消党的领导、轮流坐庄等思想。一些地方这种思潮进一步转化为反对党的领导的群体性事件。加上1956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否定斯大林,同时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很强的反共浪潮。国内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趁机搅浑水,积极跳出来煽动学生闹事。鉴于这些情况,毛泽东同志敏锐地发现,整风的性质变了,矛盾已经开始由人民内部矛盾部分地向敌我矛盾转化,于是做出了事情正在起变化、把整风变成引蛇出洞的重大决策,使本来方向正确的党内整风运动逐渐演变成反右运动。反右的本意是通过使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参加生产劳动,增强他们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从而改造思想。这个思路实际上非常正确。但是,在反右运动过程中,党内在整风前期受到冲击的干部,趁机发泄怨气,从而使反右运动扩大化、极端化,伤害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也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从这一史实分析,建国前十年,毛泽东同志是极为认真地探索了社会主义民主新路,初步理了一下毛泽东同志创造的以四大民主为主要武器的大民主的民主新路的思想发展轨迹。研究这段史实的目的,一是要正本清源,使大家正确了解反右运动的真相;二是使大家真正认识到毛泽东同志是最大的民主主义者这个事实;三是总结历史上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新路的经验,研究一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这个探索进行下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