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就能创平安校园吗?从哪里治本?
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就能创平安校园吗?从哪里治本?
——关于校园频发恶性残害师生事件的冷思考
针对近来频发的持刀恶性伤害无辜学生的犯罪事件,今天中共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各地党政一把手要对校园安全负总责。会议指出:各地党政一把手“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由各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去抓,这是一条最根本的措施。只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来抓,就没有抓不好的事。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除了强化对一把手责任的问责与追究之外,还需与之配套更多的群治协防措施。
1、 在学生上学、放学主要路段安装监控录像、由专人负责全路段、全天候的路情路况实时监控。
2、 动用专门警力在学生上学、放学主要时段、主要路段加强巡逻巡查。
3、 在学生伤害案件多发地段、多发学校定点设立警务室。
4、 在学校各个角落安装录像监控,并设立出警第一责任派出所及报警热线电话。
5、 加强学校安全保护工作、健全安全保卫制度。配齐安全防卫器材,提高师生自我防护能力。进出学校一律登记,来历不明一律拒入。允许学校师生依靠群体力量对恶意行凶者进行集体自卫。
6、 加强对劳教回归社会人员、无业游荡人员、精神偏执人员等高危人群的重点跟踪、监控和防范。
7、 对恶性伤害师生案件实行挂牌侦办、限期破案制度,动用严刑峻法打击此类违法犯罪分子。
8、 强化家长护送、监护责任,构建学校、家长、社区、公安群力协防体系。
上述的这些措施只能治标,要治本,除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之外,也还必须通过对此类案件犯罪心理、犯罪根源的调查分析,以寻求维稳社会更持久的综合对策。如果我们不去消除此类犯罪赖以滋长的经济社会根源,单单依靠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是很难持久性地创建出平安和谐的校园的。
一些人总是抱怨说,这些犯罪分子如有憋屈、仇怨,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黑手伸向学校里无辜的学生呢?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把自己的憋屈、仇怨施暴于防护力极弱的学生很容易得手。他们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犯罪呢?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体面有尊严地活着?有憋屈、有宿怨为什么不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理性的诉求呢?他们的犯罪根源又是什么呢?
所有这些疑问,都可以从周永康的维稳告诫中找到其中的谜团。周永康指出:“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和单位之中,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关心困难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加强教育疏导,防止因矛盾积累激化酝酿成极端事件。”
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民生艰难、干群紧张、收入差距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官僚特权横行导致社会公平正义难伸等层面。
如果此类案件的犯罪根源不在这些层面,周永康肯定不会做出上述的告诫。
从人道的角度上看,一个人的憋屈、积怨如果不到无从排解的窘境,是不会拿这些无辜的孩子们出气的。如果能够体面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如果能够有合法的途径申诉自己的憋屈、积怨,又有谁作践自己的生命呢?人的反社会与不合理的制度,与难以存活的窘境,往往就是一对孪生儿。如果不设法解决他们的生计以及合理诉求的伸张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这种不合理的社会,让其难以体面有尊严地存活,那么他们积聚的憋屈与报复的冲动,就会催生出他们的反社会恶念。我不能好好活下去,也不让你整个社会安生。所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治本的办法也还是首推其犯罪根源的消除,把官僚特权的横行、政府官员的贪腐、收入分配的扭曲、贫富的两极分化、困难群众的生计等根本性问题解决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可能持久地创建出平安和谐的校园。总之,治本就必须抓住民生、反腐、共富这些东西。
2010年5月3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