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杨帆新书《改革开放与宏观经济稳定》及其更正

2025-02-1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杨帆新书及其更正

由杨帆主编的《改革开放与宏观经济稳定》,已经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

在前言作者署名处,将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误写为“校学术委员会主席“, 杨帆教授马上通知了出版社。 在杨帆提供的稿件中,是“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经出版社方面检查,责任为排版时编辑的疏忽。双方商定都要发表声明纠正。

《改革开放与宏观经济稳定》

-----兼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涉外经济

《前言》

这本论文集,主要编辑了我2003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以后的学术成果,为了学术完整性,也编入少数以前的学术论文。我是世界经济硕士,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比较宽;也有自己最精通的并且在国内外领先的学术领域----人民币汇率研究。

本论文集第一编《人民币汇率研究》是我的学术论文集的主题和线索。第一篇具有纪念意义,是我最早的且具有长期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两币流通,发表于1988年《历史研究》,这是我与我父亲的共同研究成果,他是中央党校教授,不幸于1997年早逝。

人民币汇率是我25年的长期研究课题,其理论背景涉及多学科,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综合。 我在国家物价局涉外司进出口处做负责人三年,积累了实践和政策经验。 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9年,读在职博士,在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老师指导下做博士论文,同时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终于在理论上达到一定水平。 在范恒山推荐下,进入首都经贸大学“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共10人,出版学术专著《人民币汇率研究》。在此基础上,蒙成思危先生选入2003年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为国家2004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升值,直接提供理论政策依据, 这项成果首创中国政法大学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记录。以后又获得教育部2005---2008年一般项目,继续研究人民币汇率。 论文集发表的学术成果就来自这两个基金。 我的贡献主要在于准确的预测;我在1994年最早提出,人民币进入历史性升值期,1998年坚决反对人民币贬值,2000年以来多次指出,人民币升值不影响出口金额,不扩大贸易逆差,而且会加速升值,并预测到中国大牛市和房地产的高潮。 对于经济学的突破在于:以“市场经济非均衡”为前提,改变了均衡论的基本假设,进一步以历史可持续性为线索,深刻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把爱国主义与大牛市统一起来。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坚持25年的理论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终于在国际金融和汇率方面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保持长期领先水平,必定带动相关研究,这就是本文集的第二编《美国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 第三编《国际贸易与投资》,第四编《金融发展与安全》一系列论文的由来。 2006年以来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上连载了10篇文章,环球时报发行100万份,为各国使馆和政府机关所广泛订阅。

第五编《改革,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涉及对于中国思想理论界的一系列论战,对决策和理论思想都有影响。我是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关注国家安全。我在2003年提出《新改革开放观》,指出“改革要注意公平,开放要注意安全”,力主科技自主创新。 我又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因此有第六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上述一系列选题能够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因此本论文集的出版,适逢其时,可以同时抓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真问题, 必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我来中国政法大学4年,把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开设了《人民币汇率研究》研修课,《中国涉外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热点研究》,《国防经济学》,《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等选修课,并准备在博士硕士专业开设必修课。 结合社会重大问题及时开办讲座,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为落实学校“以科研带教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化”的基本方针和发展战略,我花费大量精力与课题经费,公开吸收教师学生参加课题研究。 许多青年教师有高学历,掌握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但缺乏研究经验和社会直感。 我作为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申请4个课题,带动10名左右教师参加,我的学术思想与他们的数学工具结合,亦取得学术突破,如李景华,杨丽花,李宗怡,张淑静,刘志雄等都有论文纳入,这是学校“以科研带教学”战略的重要成果。

值得高兴的是论文集包括我的几个硕士研究生的文章,他们是郭玉江,余岚,李勇,余蕊,全书最后由张燕整理。 我为他们署名是他们现在的工作单位,但这些文章全部是在他们学习期间写成的,我让他们参加课题,几乎是手把手教他们写文章。 4年来我带了 5个博士10个硕士,深深感到学生可塑性之大,有什么老师就有什么学生;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

最后要强调的是,学校以各种形式对科研的奖励和课题配套资金,数量虽不多,但这是在边际上的支持,可起关键作用。 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科带头人,这样的支持非常重要,使我们能长期可持续地发展自己的科研成果, 保持长期竞争能力。 非常感谢学校方面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在资金,组织,后勤服务方面的全方位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术委员会主席 杨 帆

2007.10.1. 国庆节于北京

(删节)

《目录》

第一编 人民币汇率研究

1.简论边币与法币的同时流通 杨荣申 杨 帆

2.理论与政策:关于人民币走势的讨论 杨 帆

3.人民币升值压力根源探究 杨 帆 陈明生 郭玉江

4.人民币升值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杨丽花

5.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影响研究 李景华

第二编 美国经济与中美经济关系

1.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基本立场与利益 杨 帆
2。 打破资本逻辑

以国家安全逻辑指导战略调整 杨 帆

3.全球经济不平衡与中美经济关系 杨丽花(删节)

4.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及其经济影响 杨丽花(删节)

5。欧盟货物自由流动与消费者保护 张淑静

((删节)

第三编 国际贸易与投资

1.中国对外开放度研究 杨 帆 俞 岚

2.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 杨 帆

3.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研究 李 泳

(删节)

4.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利弊分析 余 蕊

(删节)

5.防止跨国公司整合中国战略产业 杨 帆

6.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地区性自由贸易区的盛行 刘志雄

(删节)

7.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的两岸经济融合

----经济融合制度的缺失和构建 马丽娜 张景顺

第四编 金融发展与安全

1.财富暴增考验中国崛起 杨 帆

2.相信并运用大国崛起的力量

-----兼谈“流动性相对过剩” 杨 帆

3.金融开放与经济安全 杨 帆

4.腐败资本走向与人民币自由兑换 杨 帆

5.泡沫经济理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 杨 帆

6.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房地产泡沫——中日比较分析 李宗怡

(删节)

7.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李 勇

(删节)

8.央行不良再贷款的实证研究 张书芬

(删节)

9. 把大牛市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杨 帆10。2008年以后怎么办?----挖掘大牛市的长期潜力 杨 帆

11.对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作用的“辩护” 杨公齐

12.套期保值基金投机性冲击的模型研究 刘 毅

(删节)

第五编 改革,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稳定

1.论新改革开放观 杨 帆

2.反对权力资本化 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杨 帆

3.以历史的可持续性观点客观评价我国计划经济 杨 帆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 杨 帆

5.关于《工商文明》的经济学非主流视角 杨 帆

标签:研究   中国   人民币   删节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