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警惕中国官场的结构性腐败

2025-02-1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警惕中国官场的结构性腐败

  深圳市长许宗衡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调查,又一个贪官倒下来。

  这类新闻大家已经习惯了,中国贪官遍地皆是。不过,此案涉及买官卖官,可能牵连更高层次的官员,涉案者也许为数不少。

  据媒体报到,早于案发前,作家师东兵曾撰文告发许宗衡是“买官卖官的老行家”,师东兵的文章直指许宗衡是“一个当面说人话,背后行鬼事的两面派”,“他(许宗衡)从湖南衡阳落选窜到深圳后,从当海天出版社的社长到当上市委组织部部长,再当上常务副市长,最后爬上市长的位置,他没有一次是健康地上来的。”师东兵称,○四年十月,许宗衡通过别人认识他后,对他说过:“现在没有关系根本上不去,我到这个地步不知花了多少钱呀。”

  师东兵引述许宗衡说过:“我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当上这个市长,我已经投了不少资了,现在已经豁出去了。好多企业家为了我当市长,都愿意豁出老本。”又说“这些人出钱帮我当官,我得还债呀。”许宗衡“还债”的方法就是利用手中的审批权,为这些企业家谋取利益,为他们开路承包工程、取非法手段上演合法中标等。

  文章又称,许宗衡在深圳十多年来,利用职权把妹夫杨X民安排到某公司专门为他敛财;小舅子安排到深圳市口岸管理中心当主任助理;外甥张X则安排到罗湖区国税局当科长,为他卖官索贿。文章更引述一个深谙内幕的人说,许在外国留学的儿子就是靠这类组织和商人给他提供资金的。


  文章更透露许宗衡“买官卖官”的标价:一名区的正职不低于一千万;大集团正职不低于八百万;一般局长在五百万至六百万之间。

  买官卖官的行为之所以更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买卖官位不像普通的贿赂行为,由于涉及交易双方和各个单位,必然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官场结构性腐败,必然涉及到一批官员。

  问题很清楚,假设一个人要向某官员买官,该官员就有必要跟他的上司和同事疏通疏通,于是乎,有些官员也参与其事了。

  假设一个人巨款买来了高位要职,他怎样才可以收回本呢?当然又是利用自己的职权,把一些官位卖出去。你买我卖,我买你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就构成了一层扣一层的食物链,亦可说是贪官命运共同体。因而,买官卖官不是一般的贪污受贿,而是官场结构性的腐败。

  因此,认真审查许宗衡案,顺藤摸瓜,一定能抓出一串贪官,包括更高层的官。

  扫除了一批买官卖官的贪官之后,结果会如何呢?官场是不是就干净了些呢?不一定会,结果可能只是,例如,扫除了十个贪官吧,亦即是腾出了十张空位,等于又有十个官位可卖呀!我们的官场为什么贪官抓不尽,道理就在这里。

  买卖官位乃官场的结构性腐败现象,对于有实力的贪官来说,一次又一次的高官倒台事件,仅仅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商机。你捉了某甲吧,我就去卖某甲剩下来的官位;你捉了某乙吧,我就把某乙的官位放售;你再捉,我再卖。

  他去把别人留下来的官位放售,怕不怕到头来又被捉去调查呀?只要有实力,他是不怕捉的。如果他的后台老板稳如泰山,他是不会被捉的,只有他的后台老板失势了,他也就会被揭发贪污丑闻,沦为过街老鼠。

  少了一批贪官,并不一定代表多了一点清廉,只不过意味着,又有一批职位空缺可以推出市场拍卖待售。因而,我们观注许宗衡案,看看有多少贪官被带出来,我们更应该观注贪官的空位是谁来占,千万别出现贪官抓不尽,自有后来人。

标签:官场   官员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