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们未必需要民主,但是我们需要幸福感

2025-02-1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现如今很多人鼓吹着西式民主的好。确切的说,民主一物,分狭义与广义之说。现如今大部分支持民主的人都喜欢用广义民主这一融合了人权、共和、宪政的定义。而一部分不支持西化的人往往在说民主的时候用的是狭义民主的定义:多数人对少数人施暴。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我们真的了解西式民主么?西方的民主,几乎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绝非千篇一律。但是他们为什么都叫民主制度,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符合广义民主的定义。不管你的政党如何,政府如何,只要尊重了人权,实现了共和,保障了宪政,那么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国家。  

于是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不一定是中国所需要的呢?  

因为我们和西方不同,我们在历史文化上一直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因此我们的国民只在乎自己的直系血亲,而不在乎其他人。这放到了现代社会来说,就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公民责任意识。  

从小老师教导我们,我们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绝对是一个伪命题。我国公民大部分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一旦有了点积蓄就安于现状,乐于小富即安的生活。这绝对不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该有的表现。  

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我们的国民对于自己公民的义务看的很轻。但是习惯于享受公民权利。一旦享受不到公民权利了,就喜欢揭竿而起。一个没有公民责任意识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民主的。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搬出一个理论:要先改变人民思想,再来变革社会。我认为这显然是错误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靠改变思想来改变社会的,只有社会的变革造就思想的改变,再由于思想的改变,让社会进一步变革。所以我说:不要妄想改变思想来变革社会,而是想办法变革了社会让思想随之改变。  

同样的,很多人也会提到一个社会责任要强制去塑造的问题。比如说将我们为社会奉献的精神重新回归到建国初期那样。首先不说这个可能与否,事实上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等,也都证明了我国的国民在公民义务这一方面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于奉献。用今天的通俗说法就是:无法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变革社会来改变思想呢,又如何调动起国民的生产积极性呢?正如我上面所说,国民的文化思想让国民缺乏公民责任意识,进而可以衍生为追逐公民权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好逸恶劳、贪小便宜。可是我们真的就为了迎合国家、迎合民主就要去改变这一切么?那么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上,是否哪个朝代这样要求过国民提高自己的奉献精神呢?似乎并没有明显这样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还是安稳地渡过了整整2000多年呢?是否我们可以考虑不去过多改变公民思想,就让国家富强呢?  

那么针对我国数千年养成的社会习惯,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一个何样的政府?这个我们先说说古代的理想政府是何样的。我们古人一般认为:政府由贤人来掌握,那么贤人治国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同样的,汉唐盛世正是贤人治国的鼎盛时期。那么我来用现代的理论来形容一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型政府。这个服务型政府由清廉的官员组成,他们能够在有效的监督和自觉之下,很好的为社会发展掌舵。百姓不需要对国家付出过多的义务,只要上缴了足够的赋税和劳役就可以了。整个官僚机构可以说,就是为国民服务的。  

这样一个政府看起来一定很理想。那么这样的政府是否可以称作民主政权呢?我认为,这个完全可以称为民主政权。拿唐制来说,二元君主制有效的限制了皇权,尤其是门下省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命令,而皇帝本身也只有审批中书省的建议的权力和义务。这不正是现代所谓的分权、监督、制衡么?再看看百姓,轻徭薄赋,生活安乐,人们的生存权不仅获得了保障,还有着充分的发展权,这不就体现出了人权么?百姓只要有意愿、理想,就可以选择去读书,进入政府为国民造福,难道比起什么铺张的选举来的差很多么?  

那么中国国民需要的是什么样式的民主,我们就清晰可见了。是一种“让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去掌握权力,为人民带来利益的民主。”或者说:是高度保障了民生的民主。  

或许国民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概括出来,我们国家的平民百姓需要的民主,只是一种手段,而民生才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只要一个政府,真正做到保障好民生,其实西化不西化、民主不民主都无所谓了。  

当然,如果你保证不了民生,那么很多人当然愿意去尝试推翻你,然后使用民主的手段来实现民生。  

那么民生是什么?我认为民生就是人权,就是国民的幸福感。人权包括很多内容,但是我重视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一一道来。  

国民想要幸福感,那么幸福感如何得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让中国国民开开心心的过小日子。那么首先,生存权要保障。这样大家都会觉得挺幸福的。但是幸福感和公平又是挂钩的。人如果发现很多人过的比自己好,那么就会不幸福;相反的发现很多人过得没我好,即使我过的也不怎么样,我都会觉得很幸福。(这个可以解释朝鲜的国民心理)  

那么解决了公平之后是否就很幸福了?不,如果我的生活水平长期停滞,我也会慢慢觉得不幸福,这时候就要靠发展权来实现。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似乎简化一下,民生问题就是公平与人权的问题。那么套用到现代的理论就是人权和法治保障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我们对于民主本身并不要过分苛求。但是对于法治和人权却是一定要苛求的。只有人权和法治获得了保障,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快乐。而一味的追求民主,一不小心变为了暴力,那么后果将是国民真正得不到幸福。  

标签:民主   我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