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抚今追昔,更加怀念毛岸英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抚今追昔,更加怀念毛岸英  

(观看《毛岸英》所引起的随感)  

电视剧《毛岸英》正在热播,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之多是毫无疑问的;英雄犹如美酒,年代越久远就越发显示出其的诱人魅力;如同央视宣传的那样,毛岸英确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他是两百多万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当中的一名翻译,他也是十八万余牺牲的志愿军指战员的其中之一。但不可否认,毛岸英有不同于其他志愿军战士的特殊身份,因为他是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子,这就成了一种垂范行动。“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一语引来万滴泪;领袖深爱他的儿子,更深爱他的人民。而我以为,历史是喜剧大师,前不久有一个叫李启明的青年驾车肇事致人重伤后说“去告吧,我爸是李刚”,李刚者,乃一公安分局副局长是也。如果只看表面现象,我们光是谴责一个22岁的年轻人其实意义甚微,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全面,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进行的应该是全方位的深刻反思。在我们还竖立着社会主义旗杆的前提下,不管是何种样式的社会主义,终归还是共产党执政,所以,无论如何,不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是万万不行的。然而,事实却是什么呢?事实是,从改开以来的三十年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人生的信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换成了“人人为自己,合起来就是为大家”,“爱自己”取代了原来居于首位的“爱祖国”,“干部”因与国际接轨而被主流媒体改称为“官员”,“计生国策”使一个个孩子被其祖辈父母当做“小皇帝,小公主”服伺着,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颠覆性作为,统统与毛岸英精神背道而驰。当然,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有毛岸英那样的人生经历和家庭背景,但这都不打紧,我们照样可以从毛岸英的成长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怎样地做人做事。我们可以抛弃一些太过深奥的大道理,但我们绝不可以表现得太现实,只强调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不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忘了“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浅显道理,这样不就成了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背叛?“官员”们不就比“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县令徐九经都不如了吗?  

某网友说,若要比爸爸的“官“大,谁又能够比得了毛岸英?一个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的儿子,从苏联一回到延安,却没有进驻机关办公,而是在父亲毛泽东的安排下去了“劳动大学”学习和劳动锻炼,若照袁腾飞的说法,陕北的农民能教毛岸英什么呢?而毛岸英用手上厚厚的老茧做了“毕业”的答卷。在影片《开国大典》中,毛岸英回答父亲的问话,说是“进政务院吧”;父亲说,“你不够格啊”,要儿子到基层劳动单位去工作,毛岸英于是进工厂做了工人。对待心爱的儿子以及女儿们,毛泽东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如果以毛岸英的资历,他都有当最起码是中层干部的资格,但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今天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有否向他们的“祖师爷”毛泽东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学习呢?他们的子女们有否向毛岸英好好地学习呢?——大概这是我无须明说的话题吧。  

当“官”没有毛岸英的份,但当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畔,新中国面临严重挑战之时,毛岸英却自觉地感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决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了第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上锤炼过的毛岸英不会不知道投身战争将意味着什么,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辞父别妻奔赴了朝鲜战场,最终以他自身的牺牲谱写了一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伟大爱国主义的壮丽凯歌!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齐光。”当这首电视剧《毛岸英》的片尾曲唱起的时候,我每一次都热泪盈眶,我怎么能不为之而流泪呢?  

只要是心底里深爱着祖国的人,不会不懂得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历史也清楚地告诉中国我们,没有毛泽东的英明决策,没有具有献身精神的毛岸英(们),我们就绝不会有六十年的和平环境,和平时光。鉴此,难道我们不应该深切地缅怀和感恩毛泽东,缅怀不朽的毛岸英和同他一样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战友们,盛赞还健在的志愿军将士们?!  

我想用毛岸英写给其表舅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话作为拙文的结尾:“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最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所以,我抚今追昔,更加怀念毛岸英。  

光荣永远属于伟大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战士毛岸英!  

光荣永远属于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的抗美援朝将士!  

毛岸英和所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标签:毛泽东   我们   儿子   志愿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