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在深圳,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2025-02-1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阅读提示:去年这个时候,当我第一次来到深圳这个地方,一方面为深圳的高楼大厦和城市规划惊叹,一方面也为这个完全靠外来工厂外来人口拉动经济的城市感到隐忧.当时我站在深圳和东莞交界的某村的街道上时,就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目前东莞和深圳的一个小村竟然如此繁荣发达,甚至比内地一个县城的工业化规模和消费水平高出许多.当地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幢34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村民一般自己住一层,其余的几层全部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虽然那时候金融危机在内地看来仿佛还遥遥无期,但是我想如果什么时候出现经济大衰退,这样一个看似繁荣的小村,将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工厂倒闭,成片成片的工业园将门可罗雀,更要命的是那些几乎完全靠房租收入的当地农民,那些到今天还依然沉醉在麻将桌上丝毫没有忧患意识的农民,人去楼空以后,他们靠什么生活?即使有个十几万几十万储蓄,但是守着空房,守着曾经数倍于当地居民人数返乡后留下的空壳,不再能享受繁荣时期外来工所提供的种种消费服务的时候,那是不是意味着这里将是一座空城?甚而会是一座死城?

今天偶然在猫眼上看到一个网友从深圳发出来的消息,很惊奇一年前的担忧竟然马上要变成现实.心中的担忧实在难于言表.

在深圳,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文章提交者:江湖已远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579014

初冬时节,我所在的公司搬到了沙井。几百人呼呼啦啦的从科技园说走就走说来就来了,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公司还没有完善的食堂,宿舍也是极为简陋,除了自来水和照明电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没有。根据规定:公司员工八个人住一间,文员四人住一间,经理级的两人住一间。每间房收房租320元,由室友均摊。这样的环境,就不要说睡觉了,哪怕是请人多看一眼估计都还要跟人说半天的好话。由于在科技园工作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文职和管理人员都在市内或买或租地安了家,再加上沙井工厂的条件艰苦,所以并没有多少人申请住公司的宿舍。这样一来,每到吃饭的时候,公司的同事们都要走到很远的地方,象民工一样挤在那些临时用彩条篷布搭成的面摊和饭馆里,用那些“潲水油”做成的饭食将自己填饱。每到上下班的时候,我的绝大多数的同事都要步行几公里到离公司最近的107国道上搭乘公共交通往返公司与市内了。

按照我的行车记录,从科技园到沙井新工厂的距离约为30公里。不过假如住在福田或者罗湖,那怎么说也不会少于50公里了。而象我这样住在龙华的布吉的,就更不只这个里程数了。公司在科技园的时候,规定是每天早上9点钟打卡的,可是到了沙井之后呢,公司立马就更改制定了新的作息时间:8点钟准时上班,并且迟到三次就走人。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以深圳目前的公交现状,我的绝大多数的同事们要在几点钟起身才能立保饭碗不失?假如你也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那我就告诉你,同样也是因为订单少了,我们公司要控制成本,已经定下了裁员150人的硬性指标,并且已经裁员的名额已经分配到了各个部门了。可在这年头岁尾的时节,那些职场的经理们能向谁开刀呢?所以就只好出此下策,就看谁能熬得过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天了!

上周三,我到一个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X科公司”作常规的回访。走进工厂的大门,车间里的安静和冷清把我吓了一跳——长长的生产线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几台还没有完工的样机,曾经热火朝天的车间里,竟然没有一个工人。推开总经理的办公室,一向都是风风火火的潘总正竟个孩子似的如醉如痴地玩着电脑游戏,这样的场景让我以为自己摸错了门路。看到我的出现,习惯于高谈阔论的潘总表现出了极度的低调:“都两个月没有订单了,撑不下去了。工人们都给他们放了长假,让他们早点回家过年。”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给员工放长假的消息了,我身边已有好几个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接到了放假的通知,不同的是,对于放假的员工,富士康每个月还会安排差不多300元左右的生活费。而在另一个同样有名的“大族激光”公司,朋友说他们已有60%的员工被公司通知放了三个月的长假,一直要等到明年3月份再到公司上班。

星期天的时候,楼下“呱呱叫”湘菜馆的小老板与他的房东又大干了一场。原因现在到湘菜馆吃饭的人太少了,生意不好做。那个年轻的小老板已经是连着几个月的亏损,就向房东提出减房租的请求。可是面对小老板的救命请求,那个土著的房东根本就没有当作一回事。小老板于是就一直拖着房东的房租不交,房东于是就带人上门收租了。结果,那个倒霉的小老板只好一分不少地交了拖欠的房租。不过,自此以后的这几天里,我看到“呱呱叫”的小老板已经开始象我一样早起了——为了增加收入,他又开始卖起早餐来了!只是不知他的这副小身板能不能经受得起这个冬天里持久的晚睡和早起!

小区门口每天聚集的的士司机也越来越多了,每天下班回家都可以看到他们围在那里“斗地主”,要是以往,这个钟点应是他们跑车的“黄金时档”了。面对我的不解,一个河南的的哥告诉我说:现在坐的士的人比以前差不多少了四成,以前每天还可以赚个百八十块的,现在累死累活也只能赚个饭钱了。我说:政府不是说减了你们的份子钱了吗?谁知我话音未落那个的哥就跳了起来:“噫,可别提那个份子钱了,日它姐的,一个月减600元,差不多是每天减20元,我们一台车两个班,等于一个人减了10元钱,够吃一个盒饭吗?它奶奶个熊,现在俺们一个月上交1万5,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欠了政府的500多元,加上油钱,你说这车还咋跑?”

这段时间,手机里收到东莞方面传来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了,都是一些桑拿会所的促销广告。昨天收到了一个号称是广东省最豪华的“XX海岸”发过来的信息内容如下:经典“93”前后双道出击,蜘蛛飞人大战,水上香蕉剥皮,卖一送一,互动互换,特价300元,免房费。相信这样的信息有很多朋友也曾收到过,只是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她们的促销价格。买一送一,可总的费用却只有300元。我相信我收到的信息不会有假,问题是总共就300元的收费,除掉老板拿去的大头,妈咪的抽佣,辛辛苦苦两个钟的两个小妹每个人能够分得了肉金几何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107国道的边上,随处可见的都是失业之后等待返反乡的同胞.
(这是今天早上,我在上班的途中拍摄的照片)

标签:公司   一个   深圳   这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