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阅读提示:去年这个时候,当我第一次来到深圳这个地方,一方面为深圳的高楼大厦和城市规划惊叹,一方面也为这个完全靠外来工厂外来人口拉动经济的城市感到隐忧.当时我站在深圳和东莞交界的某村的街道上时,就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目前东莞和深圳的一个小村竟然如此繁荣发达,甚至比内地一个县城的工业化规模和消费水平高出许多.当地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幢34层甚至更高的楼房,村民一般自己住一层,其余的几层全部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虽然那时候金融危机在内地看来仿佛还遥遥无期,但是我想如果什么时候出现经济大衰退,这样一个看似繁荣的小村,将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工厂倒闭,成片成片的工业园将门可罗雀,更要命的是那些几乎完全靠房租收入的当地农民,那些到今天还依然沉醉在麻将桌上丝毫没有忧患意识的农民,人去楼空以后,他们靠什么生活?即使有个十几万几十万储蓄,但是守着空房,守着曾经数倍于当地居民人数返乡后留下的空壳,不再能享受繁荣时期外来工所提供的种种消费服务的时候,那是不是意味着这里将是一座空城?甚而会是一座死城?
今天偶然在猫眼上看到一个网友从深圳发出来的消息,很惊奇一年前的担忧竟然马上要变成现实.心中的担忧实在难于言表.
在深圳,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文章提交者:江湖已远
按照我的行车记录,从科技园到沙井新工厂的距离约为30公里。不过假如住在福田或者罗湖,那怎么说也不会少于50公里了。而象我这样住在龙华的布吉的,就更不只这个里程数了。公司在科技园的时候,规定是每天早上9点钟打卡的,可是到了沙井之后呢,公司立马就更改制定了新的作息时间:8点钟准时上班,并且迟到三次就走人。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以深圳目前的公交现状,我的绝大多数的同事们要在几点钟起身才能立保饭碗不失?假如你也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那我就告诉你,同样也是因为订单少了,我们公司要控制成本,已经定下了裁员150人的硬性指标,并且已经裁员的名额已经分配到了各个部门了。可在这年头岁尾的时节,那些职场的经理们能向谁开刀呢?所以就只好出此下策,就看谁能熬得过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天了!
上周三,我到一个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X科公司”作常规的回访。走进工厂的大门,车间里的安静和冷清把我吓了一跳——长长的生产线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几台还没有完工的样机,曾经热火朝天的车间里,竟然没有一个工人。推开总经理的办公室,一向都是风风火火的潘总正竟个孩子似的如醉如痴地玩着电脑游戏,这样的场景让我以为自己摸错了门路。看到我的出现,习惯于高谈阔论的潘总表现出了极度的低调:“都两个月没有订单了,撑不下去了。工人们都给他们放了长假,让他们早点回家过年。”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给员工放长假的消息了,我身边已有好几个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接到了放假的通知,不同的是,对于放假的员工,富士康每个月还会安排差不多300元左右的生活费。而在另一个同样有名的“大族激光”公司,朋友说他们已有60%的员工被公司通知放了三个月的长假,一直要等到明年3月份再到公司上班。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107国道的边上,随处可见的都是失业之后等待返反乡的同胞.
(这是今天早上,我在上班的途中拍摄的照片)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