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喜读吴冷西《十年论战》(附《悼冷西》)
喜读吴冷西《十年论战》
吴冷西同志历时十年,终于完成了一部大书:《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这是他晚年的一大贡献。
我在今年漫长的夏日,读完了他的这部著作,感到收获很大。这部书对那段历史写得翔实生动,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展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而且显示了我党的战斗风格和令人赞叹的斗争艺术。如果我们的党员、党内外干部、知识分子、大学生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开阔他们的眼界,坚定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公平地说,吴冷西同志的《十年论战》是为我党和共运历史写了一部极好的党史的补充教材,我们不妨当做党史来读。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后,由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接任部长会议主席。十天之后,马林科夫中央书记的职务被解除,其权力为赫鲁晓夫所篡夺。他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秘密报告,大肆丑化和全面否定斯大林,引起全世界共产主义队伍的极大混乱。不久就出现了波兰、匈牙利事件,使社会主义阵营处于危险之中。在这重要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先后发表了两篇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重要文章,并帮助苏联共产党正确地解决了波、匈事件,才使局面稳定下来。这当然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中的威望。但是由于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顽固地坚持其大国沙文主义的立场与修正主义路线,不仅企图控制中国,而且要全世界的共产党都跟随他的指挥棒转,中国共产党当然不能屈从,这就展开了为期十年的中苏论战。斗争的性质是世界共运中马列主义路线与现代修正主义路线的严肃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对帝国主义的态度,特别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态度。苏共二十大的核心口号是“和平共处”、“和平过渡”与“和平竞赛”。他们所谓的“和平共处”,实质上是要求与美帝国主义者实行无原则的妥协。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党的错误路线规定为国际共运的总路线,并要全世界的共产党都顺从,如果实行这条总路线,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都要放弃革命,实行和平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也应当放弃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免引起“战争的火星”。从其实质看,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投降帝国主义的路线。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是忠于马列主义的党,是视人民利益和马列主义的原则为生命的党,当然不能屈从这样的路线。因为屈从这条路线,就意味着断送世界革命,就是背叛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挺身而出,与现代修正主义者进行英勇的斗争。但是由于大敌当前,帝国主义还站在我们身边,国际共运内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还是以不破裂为好。我党中央是自始至终高度维护团结这一原则的。所以这一场斗争仍在有理、有节的限度内进行。团结的局面能多拖一天就多拖一天。这一点我们从吴冷西同志的著作中看得很清楚的。
值得称道的是,在为期十年的论战中,我党发表了一系列有高度理论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我党中央领导集体讨论,又经过毛主席亲笔修改的。即使今天读来,依然感到马列主义震撼人心的生命力和夺目的光彩。这些文章,除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不朽的篇章以外,还有著名的“九评”,尤其第九篇“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及“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等著名论著,对国际共运和指导我们的行动,将有长远深刻的意义。出版部门如果能将这些文章辑录重印,用来教育我们的党员,对加强党建工作将是大有裨益的好事。
从赫鲁晓夫篡党夺权上台到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在为期十年的论战中,我党中央的确为此花去了不小的精力,但这场斗争既是不可避免的,意义又是十分重大的,其收获也是不容低估的。
第一,这场斗争不仅教育了我们党,而且教育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可以说在这以前,我们党的大多数人对什么是马列主义路线,什么是修正主义路线,并不是弄得很清楚的,而经过这次对修正主义路线的大揭露,人们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对两条路线的分歧比较清楚了。这就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革命立场,不能说这不是一个重大的收获。
第二,经过对赫鲁晓夫、陶里亚蒂等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揭露,使国际修正主义者的阵地削弱了,处境比较孤立了。从斗争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在国际共运中,修正主义的根子是很深的,尤其在欧洲,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加上赫鲁晓夫大国沙文主义的指挥棒,遂使修正主义的气势相当嚣张。在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一个党的代表会上,赫鲁晓夫的指挥棒竟使几十个党对阿尔巴尼亚及中国共产党群起而攻之,这太不正常了。同时也说明修正主义者仍然占有优势。但随着斗争的展开,某些修正主义头子无论在党内外都逐渐孤立了,他们顶不住了,最后要求停止论战,以至于赫鲁晓夫连个像样的分裂会议也开不成。这自然说明马列主义的伟大胜利。
第三,反过来看,如果我们在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威胁下屈服,不起来斗争,又会出现什么局面呢?那将是世界共运形势的全面逆转,那将是正在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各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偃旗息鼓,那将是帝国主义侵略气焰的进一步高涨,本来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局面会一举变为西风压倒东风了。幸而我们没有走这条道路。而经过这场斗争,尽管没有把修正主义的力量完全压倒,但至少遏止了世界共运的全面逆转,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回顾这场斗争,已过去了三十多年了。它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现在已经显示得更加清晰了。我们当时还不理解的问题,现在可以认识得更加深刻了。在“九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中,我党就发出了对苏共预言性的警告。吴冷西在介绍该文第三部分时,曾扼要地概括说:“由于赫鲁晓夫实行修正主义路线,现在在苏联,新资产阶级分子不仅在数量上空前地增长了,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了根本的变化。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前,他们在苏联社会上并不统治地位,而在赫鲁晓夫上台以后,随着赫鲁晓夫逐步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新资产阶级分子在苏联党、政、经济、文化等部门占据了统治的地位,形成了苏联社会上的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就是苏联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的主要社会基础。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就是这个特权阶层的政治代表。”文章说:“由于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伟大的苏联人民用血汗创立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正面临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看看今天,这种预言不是在苏联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中完完全全地兑现了吗?这不是最充分地说明了那场国际范围内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深远意义了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伟大斗争中,我党显然处于风暴的中心。随着斗争的展开,我党充分显示了高度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纯熟,显示了捍卫马列主义原则的勇敢坚定和对世界革命的热忱,也显示了我党的集体智慧和团结力。如果说当年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旗手是列宁,那么这场伟大斗争最英勇的旗手就是毛泽东。这场斗争是完全可以与当年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相媲美的。
这场斗争的烟云早已化为历史的化石。但是在国际上我们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仍然存在,作为帝国主义的助手的修正主义还是存在,在社会主义国家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是存在。因此,好好读读吴冷西同志的这部著作,重新温习这段历史,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1999年9月21日
悼冷西
冷西同志的突然逝世,实在令我痛惜不止。
冷西,一向是我所敬重的同志。这不仅因为他曾是新闻战线上的重要领导者,而且是我们党闻名的大秀才,一些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章的参与者。如《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及《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等,都是光芒万丈永垂青史的。这些文章大都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集中了党中央领导的集体智慧才形成的,在世界共运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
所以我总以为,冷西同志能够参与那么重要的活动,他比我的年龄一定大很多。后来才知道,他仅比我大一岁,而且到延安时间也差不多,都在那个时代的大熔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过。不过他多上了一期马列学院,毕业以后就留在延安,到中央高级机关里工作了,而我则分到了敌后,去了前方,一直在部队下层接受锻炼。所以我见了冷西同志总说:“吴老,您成熟得早啊!”我指的是,他在三十六七岁上就当了《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并兼任新华社社长,还写出了那么多重要的文章,没有出众的才华怎么能做得到呢?
但是因为彼此业务不同,我们的接触却很少,只是近年来才稍为多一些。1995年发生了一件事,自称毛泽东私人医生的李志绥,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制造了许多所谓毛泽东私生活的丑闻。这本书矛盾百出,而且是同一个形迹可疑的美国人共同构撰的。此书在美国和台湾同时出版,引起了海外华人的莫大愤慨。在美国的进步华人学者,除公开集会揭露批判外,并郑重发出了四十一人的公开信,对李志绥的丑恶行径进行痛斥和批驳。公开信发出不久,他们还通过《中流》编辑部找到我说,大陆各界对此事也应当有所反应才好,因为李志绥的回忆录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坏了,不仅对中国共产党不利,而且使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都感到被动。我当即找到一向富有正义感的老将军魏传统商议,老人家认为,此事责无旁贷,而且真正的知情人,毛泽东身边的人都在大陆,理应澄清此事。于是由魏老将军和我共同发起,由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提供情况起草了一封公开信,征求各界签名。麦辛同志也参加了具体的组织联络工作。一开始我就想到了吴冷西同志,他长期接近毛主席,对毛主席是应当有所了解的。因此也发给他一封征求签名的信,果然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件,在回件上除了“吴冷西”三个大字外,还注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身份。不久又接到了文联主席曹禺同志的签名。他们两人的签名是特别令我高兴的。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一百三十五位各界著名人士的签名活动告一段落。除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如汪东兴、叶子龙以及毛主席的卫士、护士、医生外,各界著名人士还有臧克家、欧阳山、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王震的夫人王季青等等。随后,一封题名《辱华反共的丑恶表演》的痛斥李志绥的公开信就在美国发表了。此事我当时就向中央负责同志作了汇报。
在这件事情上,吴冷西自然给了我极好的印象。
1999年5月,我收到冷西同志新出版的著作《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这是吴冷西同志晚年的重要著作,是他历时十年写成的。我用了一个夏季的时间把这本五十万言的大书认真拜读了。十年论战的斗争过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毛主席多次召开的高层领导会议他都列席参加了。因此他对这段历史写得十分翔实生动,尤其具有极高的思想理论价值。它不仅展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而且显示了我们党的战斗风格和令人赞叹的斗争艺术。我认为本书的出现,是冷西同志晚年的一大贡献,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因为自斯大林逝世后,我们党同赫鲁晓夫集团的斗争,除了反对其大国沙文主义之外,主要是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以毛泽东为旗手的中国共产党,敢于高举马列主义的大旗,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对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化,是有重大意义的。按其重要性说,完全可以与当年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伯恩斯坦、考茨基修正主义的斗争相媲美。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那就更明显了。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质和资本主义的复辟不是完全彻底地证实了毛泽东当年领导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是完全正确的吗?遗憾的是,这段重要的历史已经很少提及了,连“反对修正主义”这个词也很少讲了。因此我认为吴冷西同志这本书的出现,是很重大的令人高兴的事。对此我们不应该无动于衷。于是我就同《中流》编辑部的几位同志商量,准备开一个关于本书出版的座谈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不久座谈会举行了,不出所料,本书在座谈会上得到各界人士很高的评价,也对十年论战那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作了正确的评价。会后,许多读者来信要买此书,《中流》为此办理了代销业务,卖出了不少。那年冷西同志正好八十岁了,读者的热情也算是对他的一点安慰吧!
从内心情感上说,有许多问题我是很愿找冷西同志请教的,但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还是接触得太少了。听到冷西同志猝然去世,我心中留下的遗憾,怕是永远也无法弥补了。
冷西同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你奋笔耕耘了一生,有许多文章都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赶出来的,你太辛苦了,你好好地安息吧!
2002年8月14日
魏巍部分相关文章: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二周年会上的
纪念《讲话》,学习鲁迅
老红军说话了
评《网络游戏忧思录》
致大江健三郎先生信
阳春白雪的故事
谁是最可恨的人——老百姓心中解不开的疙瘩
教育应向弱势群体倾斜
惊闻山西“黑砖窑”事件
不要杀他!!!——我也为退伍兵崔英杰说情
以上文章均已收入魏巍文集续一《新语丝》;(续二为《四行日记》)。书店有售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