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腾堡大公”说几句——《一个高二学生对于毛时代的调查》读后感
对“符腾堡大公”说几句
看了“符腾堡大公”的“感想”说什么好呢?请问你为何对一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如此害怕?真有要一棒子将该学生打趴下去的架势。你的这个“感想”,说明不了别的,只说明了你的立场是极其反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极右派的立场。
该学生能对当前网上的各种各样的、虚虚实实的、真真假假的对毛主席、毛主席时代的情况的了解不想随波逐流,只想通过自己的调查来了解真相。这种态度应该是肯定的。这种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去了解情况也是正确的。当然,作为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各种能力还在增长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对该学生要求太高,要允许他有个学习与提高的过程。这次社会调查不是那么周到,那么完美。但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但你一上来就是以“一孔之见”将其否定了。不仅如此,你还利用造谣、欺骗等手段胡编的材料硬塞给该学生。什么1960年饿死3600万呀,你调查过?或从哪文件中查到的?这种污蔑早就在网上被批得无立足之地了,你还拿它来吓唬人?还胡说什么“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体检身体都很好,绝对的国防身体,所有项目都是健康,良好等等,唯有营养一项,是‘不良’,就是长期没吃饱饭留下的证据。”你“营养不良”还“每次体检身体都很好”,还“国防身体”?这只能说明要么你不是你妈生的而是石头缝里崩出来的,要么你是胡编的。你在这里骗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你还是人吗?
你说学生的姥姥是产业工人(其实是一位护士),是领导阶级,是专别人政的阶级,是阶级斗争时代的资源。可你也说解放后你父亲是军人,你是在饿肚子时也参了军。说明你在1961年时已超过了18岁。因为在1962年后已基本听不到饿肚子的声音了。请问,军人属于什么阶级?难道你与你的父亲就不是“阶级斗争时代的资源”了吗?当时你与你父亲在专谁的政了?从你对毛主席的仇恨来看,你“父亲是军人”,你也“参了军”倒像你是在编故事,或者你父亲像是国民党的军官,你好像是一个国民党反动军官的不可教育的后代。因为在人民军队里有对毛主席怀有刻骨仇恨的军人吗?
你说学生姥爷身上的闪光的品质是旧社会教育形成的,不是毛泽东的作为与政绩。并恶毒地说:毛的破坏性还没有深入到教育领域。你又在此大放厥词污蔑毛主席及欺骗年青人了。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的那种心情当然地主、卖办、官僚资产阶级及他们的代理人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共产党对教育已掌握了主动权,党的领导已进入了教育领域。无论是教材、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与解放前的教育是绝然相反的。当然,资产阶级失去教育的领导权是不甘心的,所以资产阶级右派才在1957年提出了:要求教授治校,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与共产党轮流执政等荒谬的主张,妄图排挤党对教育的领导和篡夺党对国家的领导权。所以“右派”不是什么共产党“整人”“整”出来的,而是自己跳出来的。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右派绝对是客观存在。当然共产党也早已承认有扩大化现象并早已作了纠正,相信那个学生老爷的同学由“日记”事件而“被整”成右派的肯定是被平反了。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你拿他做文章能达到什么目的呢。你作为一个“过来”人,你把好的事都说成是解放前的教育结果,把坏的全归到毛主席身上。所以说你代表了国民党反动军官的不可教育的后代是不会有错的。
本来毛主席、共产党从来没有说过共产党没有犯过错误。并不止一次的说过:犯了错误要改正,改了就是好同志。像“饿肚子”问题,反右等问题上,共产党犯过错误,并且早已纠正了。本来已没有什么事了,可一些人非要再拿出来说事,并且还用上了十倍、百倍的放大镜将共产党犯过的错误放大后再拿来说事。这就不得不使一批鸣不平者要起来说话了。你们究竟要干什么?可以明白地给你揭穿,你们起劲地反对毛主席、反对毛主席时代的目的就是要反对社会主义。不用隐瞒,在毛主席时代,社会主义深得人心,广大工、农、兵与革命知识分子是受益者,你们要否定毛主席、否定毛主席时代、否定社会主义请先问问广大工、农、兵与革命知识分子,他们同意吗?
你自我标榜你的立场与学生的立场是不同的。其实,不用你自我标榜,你的立场谁还看不出来?可耻的是你竟将农民与大部分知识分子拉到你的立场上去为你壮胆。你与广大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立场是一样的吗?他们会污蔑毛主席,会大骂毛主席吗?你只能归到一小撮当中去。告诉你,你还是夹起尾巴老老实实学做人吧。
附原文
中国拿破仑论坛 » 中国古代历史(Antiquité Chinoise) » 《一个高二学生对于毛时代的调查》读后感
符腾堡大公 2009-2-20 19:37
版权声明:转载本站原创作品时请务必标明以下文章作者和原始出处信息。
全文看后有这么几点想说:
第一, 家庭中姥姥和外甥之间的谈话没有什么虚妄应付的必要,所以真实可信,不具宣传性,粉饰性,但其全面性,充分性是远远谈不上的,当作一种社会调查就显得太过单薄,太过狭隘,毕竟只是一个人的看法,是典型的一孔之见。
第二, 文者的姥姥1949年11岁,从小父母双亡,小时候的境遇是不够好,在任何时代,这样的境遇也算是人生中的三大悲哀之一的,但正是这种悲惨的记忆对于他姥姥来说,正好成为了阶级斗争时代的资源,成为党组织培养和发展的重点对象,这样的人成为左派真是顺里成章的事情。她童年是不幸的,但她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可以断定是美好的,谁都知道,毛时代的左派是整人的,不是被整的,而且他姥姥还是产业工人,是“领导阶级”,专别人政的阶级,是毛时代“人民”这个群体中地位最高的。想想看,贾宝玉的丫头袭人每当回想起贾府,能不说好吗?能不感到贾家主人对她的恩宠有加吗?她差一点也就能挣到主子的身份了,那种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少年时代,永远都是心中的美好回忆。至于那些被迫害死的她的丫环姐妹们,她自然会说那是那些姐妹们犯了贾家的家规(这的确也不是瞎话),受到惩罚不是主人家的错,是丫头们自己的错。他姥姥在谈他们家出了个右派时的心态就是袭人的那种心态,不会考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原因的。所以,他姥姥对毛时代充满着怀念的情感是人之常情,很好理解。这因为如此,文者姥姥有很多观念是不真实的。比如她说“解放后总体上说”“吃得饱,吃不好”,这个印象就很成问题。定量供应以后,吃得饱是不可能的,除非成年女性,家里男孩子少可能好一定,我父亲是军人,定量比普通人多三分之一,可以补贴家用,但我的印象还是吃不饱,直到我当兵后,饭随便吃,才真正尝到了吃饱饭是什么滋味。我想普通人家,肯定更吃不饱了。吃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什么吃好了。记得我小时候每次体检身体都很好,绝对的国防身体,所有项目都是健康,良好等等,唯有营养一项,是“不良”,就是长期没吃饱饭的留下的证据。
第三, 文者的姥爷,我计算了一下他的年纪至少比他姥姥大一两岁,1936-1937年以前生的,解放时是个初中以上学生。1966年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企业的领导,如果具有大学学历的话,那出生年份就还要提前至1933年。这样计算年龄,我是想告诉网友们,在文者眼里他姥爷的那些闪光的品质,恰恰是旧社会的教育形成的。57年以前,大中学校的教育规范和内容,基本上还是民国时期形成的传统,毛对教育领域的颠覆性改变是57年以后的事情了,文革时才真正摧毁了教育领域过去传统的传承。所以,在毛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比较高,这不是毛的作为和政绩,恰恰是毛的破坏性还没有进入到那个领域。人们普遍比较单纯,真挚,要不,1957年怎会有那么多人受骗上当,被打成右派,成为阳谋的受害者。从那以后情况就变了,比如仗义执言,嫉恶如仇,这些良好的做人的品质,正好成为了57年给人带来灾难的品质。从此,大人们对小孩子都是传授的是遇事绕着走,千万不要对领导提意见等等的说教。
文者的姥爷也是个毛时代节节升迁的乘龙快婿,短短11年,就从参加工作开始,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当上了厂领导,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级甚至副师级干部了。自然对毛时代时留下了过五关斩六将般美好印象。他们口中的毛时代自然和右派、农民、知识分子等人是不同的,和一般人也是不同的,至于四类分子当然就不必提了。谈话中可以看出,尽管姥爷是毛时代的红人,但对文革的看法还是不好,这和文革时的红人,如今还活跃在左派队伍中的“三种人”(指“文革”中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真是应了那句话“存在决定意识”啊。文者的姥姥和姥爷能代表他们那样的群体意识。文中的反映从这个方面来看是真实可信的。
第四, 关于大饥荒的叙述,也是可信的,网友不要以为他姥姥说的大饥荒比较轻描淡写就认为不真实,应该说还是很真实的。真实在他姥姥说的情况是东北的情况,东北的情况算全国最好的,本地人基本上没有饿死的。东北虽然也受到了浮夸风、共产风的波及,但苏联的赫鲁晓夫听说中国发生了饥荒,立刻通过外交渠道表示愿意给中国提供粮食援助,但被毛泽东拒绝了,到后来饥荒发展得很严重了,毛这才不再反对接受苏联的援助了,当中国向苏联表示同意接受援助的时候,时间已经耽误了,苏联就紧急从远东调拨粮食,运进东北,这批粮食在东北就地消化了,所以,东北基本上没什么本地人饿死的。山东河北大量饥民逃荒到东北,也受到了惠顾,很多人就那么活了出来。饥荒最严重的是南方的四川、安徽及其周围的省份和地区。去看看研究大饥荒的专著《墓碑》吧,里面有个地图,显示得很清楚。由于毛时代奉行着严厉的新闻管制的政策,文者的姥姥只能局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她身处城市的工厂里,不可能听到饥荒的真实的新闻,也不可能看见倒毙在路边的饿殍,她很可能连饿死了3600多万人这样的消息都没听说过,所以她不相信,和外甥那样说,这一点也不奇怪,非常正常。
第五, 这个篇文章尽管只是文者的姥姥一个人的看法,不过我想也能真实地反映出毛时代的一些情况,这毕竟出自一个毛时代的老左派之口,她头脑里的那些毛时代的阴暗面,尽管是那个时代就被粉饰了的,也总能说明是存在的,程度的不同那是言者的局限性问题。现在的左派想否认,想极力淡化,显然是徒劳的,很可笑的。连他们左派的老前辈们都不讳言的事情,他们却极力去掩盖,去粉饰。要是文者的姥姥能多读点书,尤其能利用现在的网络看到很多她过去所不可能看到的信息,我想她也会对她头脑中过去的印象进行重新整理和去粉饰化,去扭曲化过程的,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最后,我还想再谈谈的是文者的资料尽管我是相信的,但是文者的立场我是不赞同的。文者并不是那种不带有色眼镜去搞调查研究的,而是想为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去寻找支撑的材料。比如,关于他家的右派的罪证是自己的日记,对此,他姥姥的解释是“人家要整他”,
难道要整他就可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吗?过去人们受到旧社会民主意识的影响是有隐私权概念的,是毛泽东搞的“群众运动”破坏了这个法律观念,对此文者没有深入下去,给人们一个误导,好像为了整人就可以那样做,好像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法治的意识,文者没有去触及毛泽东破坏法治的做法他的姥姥是怎么看的,从而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那个时候人们是有法治的观念意识的,我小时候就知道私拆别人的邮件是犯法的,私看别人的日记也是犯法的。这种法律意识是民国传统传承下来的,中共也继承了这个遗产。是毛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利用群众运动破坏了这些法治传统。文革还专门把法治当成资产阶级法权加以系统批判,并且在文革中连公检法也被严重破坏了。文者触及了这个课题却又轻轻地滑过了,说明他要不他本身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要不就是不想深入下去,以免破坏了自己心中的偶像。
毛时代的确不是什么都坏,但是,毛时代很多好的东西并不是毛的政绩,相反,很多美好的东西正是毛去破坏的。是毛当成旧社会的恶的传承去破坏的。上面说的有法,守法的传统观念,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廉洁奉公,清白做人的传统观念等等,很多很多,不一一而足,但这些观念在毛的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导下,在厚黑学的熏陶下,落进了一个被日益抛弃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动态的,趋向的,价值观异化过程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政治运动淘汰和洗涮,真善美的就被假丑恶的所替代了,经过长期的发展的情况,就成为颠倒的镜像。造成这种变化的根子正是在毛的身上。如今毛左们对毛的功过的评价,恰恰是颠倒的,让明眼人看了感到既好笑,又可悲。
其实,毛左们对毛的崇拜和他们的上辈人不同,老辈子是在严重的思想控制的社会中,信息严重不对称中形成的,如果那个时候能有今天这种比较开放的环,很多人是不会盲目崇拜的,他们还是看重事实的。今天的毛左并不在意事实真相,因为事实真相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是心理需要一个宗教性质的偶像,事实求是需要证明、推理和逻辑,而宗教只需要信或者不信就行了。这是这篇调查中的积极意义的作用有限的一个原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