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绝不应该让房地产业雄起

2025-02-1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房地产业地位是最终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经济标志

(中国绝不应该让房地产业雄起)

孙寿慧

资本经济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的生产活动。

生产过剩,即生产出的商品的量超过了社会需求,超过了社会购买力,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中,一旦产品过剩,卖不出去而停产,就导致商品生产的相关的各个方面也被迫停止,生产环节的崩断,引发经济危机。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信贷消费即超前消费应运而生。资本家与银行联手,引诱消费者通过贷款来购买超过自己现实购买能力的商品(即资本家生产的超越现实社会购买水平的商品),企图以让消费者“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消除生产过剩。这种超前的“生产-消费”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上升发展的一种虚假繁荣的经济,一旦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不可克服的问题,就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空中楼阁则轰然坍塌。从而使得经济危机发生。在这种超前消费中,作为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透支消费量即信贷消费量最大的就是房产。房地产业以其资金的集中性、巨额性、透支性,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房地产越是繁荣兴盛,市场的超前透支消费量就越大,则其伴孕的危机也就越严重。一旦资金链断裂,则爆发的经济危机的程度更深,向度更广。这就是由资本经济的无限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本质决定的。当然,资本家及其经济学家等将会思考和发明出一个新的“补丁”来修补这一漏洞,以保证其“生产-消费”的机制正常运行,从而实现无限利润的持续获得。资本主义“生产-消费”经济就以这样的“运行-修补-运行-修补”的方式发展。当然,待其不再有可供修补的“补丁”之时,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人说,现代经济危机不是产品过剩带来的,而是虚假财富过剩带来的,其实,虚假财富过剩本质上还是产品过剩,即超过社会实际购买力的过剩。

中国改革之后,信贷消费也随运而生。近年来,房地产业也逐渐走上了超前的信贷消费之路。中国的房地产业走上了“过量生产-超前消费”之路,也就踏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房地产业之路,这对于中国来说,于近于远都是无穷的祸害。

首先,它将以其资金的集中性、巨额性、透支性,与西方国家的房地产业一样,迅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既然它按照攫取无限利润的原则恣肆向前快速发展,那么它也就会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天发生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导致中国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无国内生产过程性的经济危机的发生,当是从经济方面判断中国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性标志。

其次,房地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后,房地产商也就成了掌握中国巨额财富的经济寡头,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必然使房地产商阶级要求——这时它也有了提出这种要求的社会地位资格了——国家的其他方面的经济,从而政治等都要为他们这些房地产阶级服务,也就是说,他们必然要求中国从经济到政治等各个方面全盘资本主义化。目前不少地方的政府救楼市正表明了这一点!因此,让这种以无限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私有产业来拉动经济发展,就必然会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

我们中国虽然刚从封建社会而来,还不可以超越市场经济这一历史发展水平,但却不可以完全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因为中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势差,且没有从国外掠夺资本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可能了,一旦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则必将使中国内部贫富极端分化,社会分崩离析,失去团结心,丧掉凝聚力,从而使西方列强有机可乘,重新变中华民族为为它们生产剩余价值的奴工。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的现实中已见端倪。中国需要发展适宜的资本经济,但决不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再次,信贷房地产业的发展,将抑制广大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广大房地产消费者要将收入中的不小的一部分用来还贷,这就使得消费者必须制约生活开支,压缩其他消费,比如娱乐健康消费,旅游观光消费,科学文化消费,以及捐赠行善等。压缩了其他消费,就是压制了生活质量的提升。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观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是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如果我们中国的经济也走上了这条路,还叫社会主义吗?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观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获得幸福生活。

当然,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在房贷之后,还想获得其他应有的消费,以保证生活质量的应有水平,就要在其他消费方面也进行信贷。就如如今信贷消费最发达的美国一样,生活中几乎各个方面都处处都是信贷消费。其意义不再赘述。广大社会成员成为资产阶级聚敛钱财过程中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信贷消费者。

第四,房地产业的无限发展,必然要侵吞大量的土地。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尤其是农地,极其珍贵。当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后,无论是以无限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房地产商阶级,还是以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健发展为目的的政府,都必然要对土地提出要求。房地产商与政府及其官员,将以各种冠冕堂皇的名义,一方面在城市进行折腾,来获得建筑所需的土地,另一方面,对农村,通过征地等获得建筑所需的土地。城市的历史文化蕴意将不断被剔除,农村的土地控制线将不再被遵守。农地的减少,将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中,尤其是农村及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房地产业有极其巨大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则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撼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政治本质。

以上几个方面,足可见:中国绝不应该让私人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绝不应该让它雄起。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房地产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状况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晴雨表,其运行和发展状况是资本主义经济本质在当代的反映性标志。中国的房地产业一旦也登上了这种地位,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变为资本主义经济。所以,房地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是最终判断中国改革姓“社”姓“资”的经济标志。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房地产业呢?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必须保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事关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战略的资源、产业、领域,都必须由国家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或者被国家所控制。房地产业无疑属于其中。房地产业由国家自己搞,合理性和可能性可能没有,但是,它必须被国家所控制。

国家应该压制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它始终处于一个平稳的较低的水平,使它处于经济结构中的较低的位置,不能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

1 制定面向房地产业的贷款量。国家应该制定规划,缓慢、少量地发展房地产业,政府根据发展房地产的规划决定贷款的最多投放量。这个贷款投放量不可突破。

2 缩短购房者还贷时间。不能让购房者还贷时间太长,要控制在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三年内。这样,可以抑制极度的超前消费,从而制约房地产商的扩大再生产。

3 农村集中建房,无论是分户独立性的,还是集体公寓性的,都要规定由农民自建,决不允许交由房地产商开发建设。这样,禁止房地产商将攫取财富之手伸向广大的农村。

4 限制购房。比如,可以规定一个成年人只准购买和受赠一套住房,不得拥有多套住房。这样,可以限制房产买卖的投机炒作,消除泡沫房产经济;可以限制一人占有多个住房(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土地。这样也就限制了房地产的超前开发建设。

我想,这种房地产业,可以名之为“有限房地产业”。实行这种经济政策,可以促进社会资本流向其他领域进行发展,促进社会资本投向国外进行发展。在中国实行“有限房地产业”政策,则必将极大程度的阻止中国泡沫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稳健地运行和发展,保证中国经济的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变!

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言,权作抛砖引玉。这个问题,望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予以关注,深入研究。

标签:房地产   经济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