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天灾预测委员会”为翁文波所创立,他在世的时候,就比较艰难,更别提他身后了。
“天灾预测委员会”为政府提供保密的预测白皮书,坚持好多年了,翁本人的预测意见有专书可查.本次特大地震,我就在纳闷,怎么就一点预防也没有?而且心里坚信天灾预测委员会的人肯定有预测.下面提供的文章已是明证.可惜!可叹!可悲!
特别是翁文波所创立的可公度性预测理论方法似乎无人相信!其实这一方法在地震预测方面的应用,翁文波本人的成功率达到了80%(见石油工业出版社刊行的<预测学>).下面这片论文的预测很不幸被证实,证实的代价让人欲哭无泪.作者的建议多好啊,如果手中有权的人真的那么做的话!!!!主要作者居然是80后的人!谁说这代人不行?!想起海外这次的爱国运动也是他们,在不幸中一丝欣慰涌上心头.
第21 卷第3 期灾害学Vo l121 No13 2006 年9 月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Sep. 2006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作者:龙小霞, 延军平, 孙虎, 王祖正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 川滇地区为我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 地震活动频繁。在对川滇地区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分别预测了该地区下(几) 次可能发生强震的趋势, 以便能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工 作。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 可公度; 趋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315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811X (2006) 0320081204
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区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 安宁河- 小江断裂、金沙江- 红河断裂、怒江- 澜沧江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 山- 锦屏山- 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 1 ]。该区新构造活动剧烈, 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 绝大多数属构造地震, 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 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地域广、烈度高、破坏性大, 地震灾害的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该地区人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也给该地区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失。本文采用“可公度法”对川滇地区的强烈地震的发生趋势进行推算与预测[ 2 ] , 以期该地区今后在防御重大地震灾害时, 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尽可能的减少生态、经济等诸方面的损失。
1、已有地震的统计分析
川滇地区块体构造是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 川滇块体向东南运动, 滇缅断块向东北运动, 形成边界断裂走滑位错和块体内部断层错动。边界断裂成为强烈地震孕育发生的构造带, 而617 级以上地震大多发生在边界断裂带附近[ 3 ] , 反映出强烈地震与构造活动的密切关系。川滇地区地震活动频繁, 有悠久的历史记载。特别是20 世纪以来, 中强地震及强烈地震记录较全, 成为统计研究的基础。据中国地震局整编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国近代强震目录》以及1991 年至2005 年《中国地震年鉴》, 20 世纪以来川滇地区617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共37 次, 其中710 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1 次, 占总数的57% , 617~ 710 级地震有 16 次, 占总数的43% (表1) [ 4~ 6 ]。图1 为20 世纪以来川滇地区强震分布格局图。
图1 川滇地区20 世纪以来强震分布格局图
X 收稿日期: 2006203213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0) ; 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013)
作者简介: 龙小霞(19832) 女, 四川成都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研究. longxiaoxia@stu1snnu, edu. cn.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表1 川滇地区20 世纪以来≥617 级地震序列表
年份震级年份震级年份震级年份震级年份震级
1913 7.10 1941 7.10 1955 6.17 1976 7.14 1988 7.12
1917 6.17 1941 7.10 1960 6.17 1976 7.12 1988 6.17
1923 7.12 1942 6.17 1967 6.18 1976 6.17 1988 6.17
1925 7.10 1948 7.13 1970 7.17 1976 7.12 1995 7.13
1925 6.17 1950 7.10 1971 6.17 1976 6.17 1996 7.10
1933 7.15 1950 7.16 1973 7.16 1979 6.18
1936 6.17 1952 6.17 1974 7.11 1981 6.19
1936 6.17 1955 7.15 1976 7.13 1988 7.16
从表1 中可以看出, 20 世纪以来川滇地区发生 ≥6.17 级地震的年份为25 年, 分别为: 1913 年、1917年、1923 年、1925 年、1933 年、1936 年、1941 年、1942 年、1948 年、1950 年、1952 年、1955 年、1960 年、1967 年、1970 年、1971 年、1973 年、1974 年、 1976 年、1979 年、1981 年、1988 年、1988 年、1995 年、1996 年。如果将这25 年的年份作为一组数列, 那么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出几组以19 年为公差的子数列, 如“1917、1936、1955、1974”、“1923、1941、1960、1979”、“1913、1933、1952、1971”以及 “1950、1970、1988”等(部分年份的误差在正负一年以内) , 如图2 所示。 图2 20 世纪以来川滇地区发生≥6.17 级地震的部分年份关系图 由图2 可知, 除1913、1923、1950 这三个年份有正负一年以内的误差外, 其余年份皆严格符合19 年公差的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依据上述计算得出的统计规律, 对今后可能发生地震的年份进行推测:
1988+ 19= 2008, 因此可以看出, 2008 年有强烈的地震灾害信号。
2、地震趋势的可公度法预测
可公度性源于天文学, 表示自然界事物之间的一种秩序, 是自然现象周期性的一种客观外在反映, 所以是一种信息系。这种信息系不仅在天文学研究领域中有明显的表现, 而且在其他领域中也广泛的存在, 因此可以以它作为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研究的依据和方法。翁文波院士首先将可公度性预测方法应用到了预测科学中来, 并曾利用可公度信息系 对1976 年唐山地震、1982 年华北干旱、1991 年长江 流域洪水、1992 年美国加州地震等自然灾害现象作过成功的预测[ 7 ]。
本文根据20 世纪以来川滇地区≥ 6.17 级地震的25 个发生年份, 依据可公度法的原理 和方法, 对未来川滇地区≥6.17 级地震的发生年份进行预测。
2.1.1 三元可公度法预测
由三元可公度法计算如下: 设
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8; X 24= 1995;
X 25= 1996
则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川滇地区强震的三元可公度表
X 1‘= 1913 X 4+ X 6- X 9= 1913 X 3+ X 13- X 5= 1913 X 4+ X 19- X 22= 1913
X 2‘= 1917 X 3+ X 8- X 9= 1917 X 4+ X 21- X 23= 1917 X 4+ X 11- X 13= 1917
X 3‘= 1923 X 4+ X 9- X 10= 1923 X 4+ X 20- X 21= 1923 X 4+ X 16- X 17= 1923
X 4‘= 1925 X 1+ X 9- X 6= 1925 X 2+ X 13- X 11= 1925 X 3+ X 17- X 16= 1925
X 5‘= 1933 X 6+ X 19- X 20= 1933 X 6+ X 11- X 12= 1933 X 6+ X 14- X 15= 1933
X 6‘= 1936 X 9+ X 1- X 4= 1936 X 9+ X 19- X 22= 1936 X 7+ X 12- X 13= 1936
X 7‘= 1941 X 8+ X 22- X 23= 1941 X 8+ X 15- X 16= 1941 X 9+ X 22- X 24= 1941
X 8‘= 1942 X 9+ X 2- X 3= 1942 X 10+ X 5- X 7= 1942 X 10+ X 21- X 23= 1942
X 9‘= 1948 X 10+ X 10- X 11= 1948 X 10+ X 18- X 19= 1948 X 12+ X 18- X 21= 1948
X 10‘= 1950 X 11+ X 18- X 19= 1950 X 12+ X 18- X 20= 1950 X 13+ X 20- X 23= 1950
X 11‘= 1952 X 2+ X 13- X 4= 1952 X 10+ X 19- X 18= 1952 X 12+ X 14- X 15= 1952
X 12‘= 1955 X 9+ X 21- X 18= 1955 X 10+ X 21- X 18= 1955 X 11+ X 15- X 14= 1955
X 13‘= 1960 X 1+ X 15- X 3= 1960 X 15+ X 3- X 5= 1960 X 14+ X 21- X 22= 1960
X 14‘= 1967 X 5+ X 15- X 6= 1967 X 15+ X 19- X 20= 1967 X 13+ X 22- X 21= 1967
X 15‘= 1970 X 3+ X 13- X 1= 1970 X 16+ X 24- X 25= 1970 X 16+ X 22- X 23= 1970
X 16‘= 1971 X 17+ X 18- X 19= 1971 X 20+ X 17- X 21= 1971 X 10+ X 17- X 11= 1971
X 17‘= 1973 X 15+ X 18- X 16= 1973 X 18+ X 22- X 23= 1973 X 24+ X 18- X 25= 1973
X 18‘= 1974 X 3+ X 19- X 4= 1974 X 10+ X 19- X 11= 1974 X 19+ X 16- X 17= 1974
X 19‘= 1976 X 5+ X 20- X 6= 1976 X 11+ X 20- X 12= 1976 X 21+ X 10- X 12= 1976
X 20‘= 1979 X 21+ X 16- X 17= 1979 X 9+ X 21- X 10= 1979 X 10+ X 23- X 13= 1979
X 21‘= 1981 X 6+ X 19- X 20= 1933 X 22+ X 13- X 14= 1981 X 22+ X 13- X 14= 1981
X 22‘= 1988 X 23+ X 7- X 8= 1988 X 15+ X 23- X 16= 1988 X 23+ X 24- X 25= 1988
X 23‘= 1988 X 24+ X 8- X 9= 1981 X 2+ X 24- X 3= 1988 X 25+ X 7- X 9= 1988
X 24‘= 1995 X 25+ X 7- X 8= 1995 X 23+ X 9- X 8= 1995 X 25+ X 15- X 16= 1995
X 25‘= 1996 X 24+ X 8- X 7= 1996 X 23+ X 24- X 22= 1996 X 9+ X 23- X 7= 1996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的年份一致, 且每一个结果都能写出三组以上的三元可公度式子, 由此说明, 川滇地区的强震表现出了极好的可公度特征。由此可以推算出下(几) 次地震的
可能发生年份X 26和X 27:
X 26‘= 2007 X 22+ X 6- X 2= 2007
X 24+ X 14- X 12= 2007 X 22+ X 7- X 3= 2006
X 27‘= 2008 X 24+ X 6- X 3= 2008
X 25+ X 14- X 12= 2008 X 23+ X 6- X 2= 2008
212 四元可公度法预测
由四元可公度法计算如下:
设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8; X 24= 1995;
X 25= 1996
则计算结果为:
X 16+ X 5- X 20- X 1= 12 X 15+ X 5- X 18- X 2= 12
X 14+ X 6- X 18- X 2= 12 X 15+ X 7- X 19- X 3= 12
四元可公度法预测结果: 1996+ 12= 2008
213 五元可公度法预测
由五元可公度法计算如下:
设X 1= 1913; X 2= 1917; X 3= 1923; X 4= 1925;
X 5= 1933; X 6= 1936; X 7= 1941; X 8= 1942;
X 9= 1948; X 10= 1950; X 11= 1952; X 12= 1955;
X 13= 1960; X 14= 1967; X 15= 1970; X 16= 1971;
X 17= 1973; X 18= 1974; X 19= 1976; X 20= 1979;
X 21= 1981; X 22= 1988; X 23= 1988; X 24= 1995;
X 25= 1996
则计算结果为:
X 23+ X 15+ X 1- X 3- X 7= 2008
X 23+ X 20+ X 12- X 18- X 7= 2008
X 24+ X 21+ X 8- X 18- X 6= 2008
X 25+ X 15+ X 7- X 19- X 3= 2008
X 22+ X 15+ X 5- X 13- X 3= 2008
X 21+ X 11+ X 9- X 13- X 1= 2008
总结以上几种预测结果, 可以看出从灾害信息 来讲, 2007 年和2008 年的灾害信号比较强, 尤其是
2008 年更符合已有地震资料的统计规律, 因此川滇地区下(几) 次可能发生≥617 级地震的年份为2008 年。
3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所进行的推算与预测结果看, 在2008 年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17 级强烈地震。为了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活动,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预防措施 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
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加强针对性专题研究, 确定重点防震区域, 依靠全社会力量, 不
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 加强抗震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加强领导和管理, 切实加强抗震设
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和一般民用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监督管理工作, 坚决
做好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 提高城市和农村的防震抗震能力。
(3) 健全紧急救援系统建设, 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依法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加强地震应急
系统指挥建设, 明确紧急救援队伍,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避震应急、自救互救知
识技能。
(4) 广泛宣传动员, 普及防震抗震知识 川滇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以往主要集中于农村, 而缺乏防
震减灾意识和经济滞后等原因又导致农村民居普遍抗震性能差[ 8 ] , 因此, 应该加强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 和普及, 把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到乡(镇)、村及 农户, 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
(5)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川滇地区断裂多, 地域广, 地震灾害频发。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 确
定地震规律及确切的发生地点仍然有许多科学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尤其应采用切实措施
不断完善和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