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大军:如何看待大国崛起和文化复兴?
如何看待大国崛起和文化复兴?
----在博客中国“大国崛起和文艺复兴研讨会”上的发言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7年1月23日
崛起和复兴这两个词为什么能让大家坐在这里来,说明这两个词还是有吸引力的,并不是空穴来风。刚才黎鸣先生说中国没有什么历史文化可复兴的,有点绝对,不能完全否定历史,不要太绝对化。譬如墨子,墨学就可以好好学学,整个就是遏制封建帝王的学说,正是这种平民大众的思想,使墨学被历代统治者打入冷宫,怎么不能复兴啊?墨子的思想是多么好啊。
说中国历史上没有追求真理的人,我也不同意,我和黎鸣都是最追求真理的。我1994年就下海做自由学者。刘军宁说的也不全对,没有站起来的个人,都匍匐在政府面前,我什么时候匍匐在政府面前?我们说话都不要说得太绝对。尽管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中,中国还是有无穷无尽的个人在表现着、发挥着、争取着。所以说今天我们的会要集中话题,还是谈大国崛起。谁在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值得讨论。
我们的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崛起情结?这是有历史背景的。正因为我们中国落后得太久了,被打得太厉害了,才渴望翻身和崛起,这不仅是政府的愿望,也是民众的愿望和心愿,要崛起,要争光,这是人民的情结,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情结,我们要承认我国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我们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裕,人总是要有点脸面的。但是在崛起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崛起过程中的问题,在什么地方?由谁来主导崛起?怎样主导?崛起过程的残酷性和正当性在什么地方?
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搞文化和思想的学者,搞经济的比较少,文化学者往往都是从个人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你们还要从实际方面思考,我这几年在经济圈,深知企业家们也很不容易,要想赚钱和技术进步是很难的。一个国家的确是要崛起,中国第一个崛起的是物质即实力的崛起,硬件的崛起,如果没有硬件谁都瞧不起你。
特别是当今主宰世界的就是欧美文化就是商业文化,物质文化,你没有钱没有势谁都瞧不起你。中国的文化是仁义文化,儒家文化就是重知识轻财富,而西方文化就是重财富。在这种财富文化大潮影响之下,中国能超然度外吗?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要在物质上超过你,才有发言权。因此,追求物质财富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我们如此狂热地追求GDP,这也是历史的客观性造成的,不追求GDP有这样的房间环境吗?60年代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吗?刚才好多人都说了我们已经陷入到物质主义的泥潭,成了物质动物了,光追求金钱和享受了,把人文地东西忽视了,这的确是当前社会很重要的问题,把发展和崛起的意义庸俗化了。两方面都要注重,硬件和软件都要抓。既抓经济也要抓精神和文化,邓小平提出的我是赞成的,没有硬件谈不上软件,大家要搞民主和自由,没有硬件可能也没条件搞。富裕了,物质基础到了才能谈这些东西,但也不能象猪狗一样一味贪图享乐享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与俗文化大肆泛滥有关系,与思想禁锢有关系。这是需要扭转的问题。
另一个我要请大家注意的问题是:崛起的代价和人民的付出,崛起中人民的痛苦。特别是在中国以官家为主导的崛起模式下,造成这一历史时代的人民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GDP增加这么多是哪儿来的?老百姓打造出来的,但是这些人在做牺牲,他们的权利被剥夺了,崛起的是国家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落到国家、政府和资本手里,强权者拿到了,结果导致了我们的崛起是一场对内掠夺、对外进贡式的崛起。这种崛起是被别人瞧不起的,缺少平等、公平、正义,即使物质强大了,别人也瞧不起你。
我们今天开会干什么?就是要弥补这些不足。但是弥补这种不足是靠什么?要靠千千万万社会的平民大众的努力而不是靠政府的恩赐,不是靠政府的号召,所以我认为中国最应该注意的是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博弈的问题。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民间力量太薄弱了。在这里坐着的有几个是民间的人,自己挣饭吃的。大多数是一边拿着政府的工资,一边骂着政府。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搞清楚当前的重要问题,如何制约政府,约束一个强大的不受制约的政府。中国的民间力量历来是最薄弱的!也就是说个人主义、个人价值太弱小了!!
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看政府与民间这场博弈,四百六十个儒生很轻易地就被杀掉了。你乱吵吵什么?你懂什么?在帝王眼里你一钱不值。吴思刚才讲了,官家主导是我国历史的主线,几千年里一脉相承。民间的力量总是在和官家力量抗衡,但是总是被打垮。最后出现的是依附,总是象黎鸣先生刚才讲的依附权力,而不是分权和保留权利的一定空间。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历史的现象,中国的崛起靠什么?从历史上看就是靠伟大的帝王,伟大的政党,政治团体,到今天是伟大的共产党。中国的崛起从来没有靠哪一个人,振臂一呼就成大事了,不可能的。现在怎么样?还要依靠官家的这种模式来进行。问题是在依靠官家的模式的同时要取得民间的配合,如果你和民间是不配合的,不得民意的,那么这种崛起和官家早晚要被大众抛弃的,所以问题就在这里。当今我们的政府、这种不受约束的权力已经腐败到了极点,社会的腐败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这就是没有民间力量约束的结果。我说这种腐败不仅仅是经济的腐败,不只是贪污几个钱的问题,而是政治的腐败,最大的政治腐败是独断专行,搞权力垄断。
今天在这里开会很不容易。说明社会还是有进步的,民间的声音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我们要发展什么,发展民间的空间,在中国最需要的是发展民间的空间和声音来对峙官方的力量。尽管我是一个民间的学者,但我还是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的作用和力量,我不盲目贬低和抹煞政府的力量,当市长哪那么容易啊?管理这么大的事务不是我们几个学者说几句漂亮话的事,但是要把民间的力量结合进来,遏制这种腐败和不受制约的权力,要建立起民主参与机制,这是最需要的。今天王俊秀开会,还不错,要行动,通过开会、学习、发言、写文章、网络等等手段来扩大民间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还要靠软实力,软实力的崛起就是民众精神的崛起,平等、自由、民主、正义的思想的崛起,如果没有这种软实力的崛起是不行的。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的第三次政治选择》,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要创新。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政治选择,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把封建皇帝推倒了,选择了民主共和,第二次政治选择是国共两党内战,通过多少年的内战没有建立起联合政府,却又形成类似传统皇权的一党专制。现在要进行第三次政治选择,即建立起科学的政治体制,下一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任务是建立起有力量制衡的政治体制,这才是我们的未来。否则,当一种政治力量过分强大的时候,必然出现歪斜,不是忽左就是忽右,没有力量制衡不是向这里摆就是向那里摆,譬如今天已经从文革时期的极左摆到极右了,怎么扭转这一种极右啊?怎么扭转人民大众的权利被剥夺得精光的局面啊?就必须要校正机制。这个体制问题是第三次政治选择的重要任务。
当然完成这一任务首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加强,只有有了一个庞大的要求个人权利的国民大众,才会有相应的民主法治政治制度。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