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称:就国内民众而言,要准确理解“东海共识”于推进“新型中日关系”的重大战略价值——避免为非理性的“出卖国家主权”的错误言论所激怒" />
A-A+

评:鲁宁“东海共识”的"拆弹"之说是大国战略而非让步?

2025-02-1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评:鲁宁“东海共识”的"拆弹"之说是大国战略而非让步?


东方早报鲁宁先生<<“东海共识”是大国战略而非让步>>文中称:就国内民众而言,要准确理解“东海共识”于推进“新型中日关系”的重大战略价值——避免为非理性的“出卖国家主权”的错误言论所激怒和左右,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首先须梳理中日东海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

鲁宁是谁?我不认识!但他一句:避免为非理性的“出卖国家主权”的错误言论所激怒和左右,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让人深感似有高高在上的"精粹"又在教训民粹大众的口吻!

如鲁精粹称:为“拆除炸弹”,2004年至2007年期间,中日就东海主权纷争展开11轮磋商。2007年底福田首相来华访问,与温家宝总理就东海主权纷争达成四点共识,双方决心共同促进东海问题早日解决。今年5月,胡主席踏上“暖春之旅”,两国化解东海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今日“东海共识”之达成,印证双方的“拆弹”努力已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是值得双方为之庆幸的好事。

好一个“拆弹”之说!一句话将改革30年GTB的"成就"所增强的国力化为乌有。胡主席踏上的“暖春之旅”的背后依托是除汉奸外的13亿中国人民,让他否定的一干二净了!开天劈地到如今,远的不说讲近的那一次军事上正义与非正义的,主权捍卫与反侵权所谓国与国的“肢体冲突”后的“拆除炸弹”不是力量抗衡的结果?朝鲜战争的谈判是这样,八年抗战胜利是这样,美国当年侵越十年后撤军也是这样,毛泽东当年与蒋介石的重庆谈判也亦不例外。没有实力上的较量作为后盾是坐不到谈判桌上的,如果偏面奉行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古训,毛泽东的逝世不是1976年的9月9日而是早先于当年的重庆谈之际。毛泽东重庆谈判的力量来自于人民和他的子弟兵!既使在主流市场化改革的股份公司内部的股东表决权的大小,不正是所持"资本"力量支撑的结果吗!没有力量的支撑没有和谈,有民主可言是真理!换言之,一妇女在下夜班返家途中遭遇不法之徒侵害之际,他想不到这位妇女在反抗之际突然拿出一把宰猪刀而自卫,于是只好说声"大姐"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饶了我吧,此时"谈判桌上"有了平等这位妇女的人身权有了保障,歹徒灰溜溜的跑开了。这是发生在我市北郊前些年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位女工是屠宰场的女工。我想,胡主席踏上的“暖春之旅”无非是上述道理的缘故!这可从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与网友交流充分得到左证---依靠人民是执政基础!

细品"拆弹"之说将正义的人民之力量抛九宵云外而回避不谈,以所谓避免“肢体冲突”之说是普世价值观的另类"曲线救国"汉奸言论!

"曲线救国"汉奸言论何以猖獗并企图"先声夺人"?因为:

市场经济的主流及其精英汉奸们什么都不信只信一个万能物---钱。所以在他们认为的“东海共识”背后在大谈主权而漠糊主权力量的人民,意在麻木人们不耍注意股市"狗熊",并展示一种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老牛"之到来!张宏良先生讲得好:今天的股灾完全是近些年中国金融买办和国内外金融寡头事先布置好的格局,旨在腐败问题暴露后以此对抗中央查处,以及金融战爆发后以此瓦解国家金融安全的决策。当目前中国再也不能忍受美国金融敲诈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行将灭亡的时候到,便开始启动罪恶计划,用巨大的股灾拉全国投资者一起陪葬!一方面用股灾激发民愤,向中央施加压力,逼迫中央停止调查,以此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抓紧套现他们这些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获取的廉价筹码,在灭亡前把财富转移地国外,保证亲属现在和自己将来依然拥有豪华生活,他们只需点击两下鼠标,就能够达到目的:点一下完成股票抛售,再点一下存入外资银行。在数千万投资者哭爹叫娘的巨大股灾中,他们却能够一箭双雕地达到政治和经济双重目的:在政治上保护自己,在经济上变现财富。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犯罪了,而是仅次于南京大屠杀一样的反人类罪!区别只在于一个是直接大规模屠杀生命,另一个是间接大规模屠杀生命。为了几个家庭能过上奢华生活,便把亿万个家庭推入灾难,这是何等惊人的犯罪行为!

只是更加让人感到不安的是,更大的要挟可能还在后面,最大的灾难并不是股灾,而是外资银行突然宣告破产。中国金融买办已经把越来越多的银行低价卖给了外资,如果明天已经落入外资手中的北京银行、广东银行、深圳银行等外资银行,突然出现“巴林银行事件”宣告破产,以中国储户作为人质要挟中央,那将是中国老百姓更大的灾难。

据联合早报<<保钓联合会获准对日示威>>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世界之今日遵重民意是由各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前提下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总的发展趋势,其它国家是这样而中国亦不例外。用他们的话说,人类的搏弈是意志的较量,这"意志"难道不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主权统一下的56个民族文化力量所友映的物质利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

毛泽东告诉我们: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人们清楚:当年"大东亚共荣圈"遗留下的弹是中国人在"拆"。

让鲁宁的"拆弹"之说及其所代表的官、商、学一体的权贵利益见鬼去吧!
(星期六 2008年6月21日上午 11:54:50)
*************************************************

附:“东海共识”是大国战略而非让步

2008年06月20日07:42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鲁宁
据新华社昨日的消息,中日两国围绕东海主权纷争所展开的多轮谈判和博弈,终于在双方共同致力于构筑新型中日关系的善意下,达成了“东海共识”。

  就国内民众而言,要准确理解“东海共识”于推进“新型中日关系”的重大战略价值——避免为非理性的“出卖国家主权”的错误言论所激怒和左右,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首先须梳理中日东海主权之争的历史渊源。

  东海主权之争性质上等同于世界范围内濒海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海洋权益纷争。“权”指国家主权,“益”指海洋主权所带来的收益。自1968年联合国能源署公布了东海海域蕴藏惊人油气储量后,东海主权纷争日益凸显,而中日两国依赖外部输入的巨大油气需求,更加剧了这一纷争,以至于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为此,中日双方高层都意识到,若任由矛盾继续积累和发展,双方有可能酿出“肢体冲突”,真要那样,中日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历史性的大倒退,这是双方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及两国的理性民众所不愿意面对的。

  围绕东海主权,中方一贯的主张是:东海“国界”的分割线须以冲绳海沟为界。如此分割的理由是,东海海盆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作此分割在国际海权争议中有“案例”可鉴(察)。日方的理由,则坚持以东海中间线为界,并同样举出了可鉴的“国际案例”。鉴于东海主权涉及双方各自的国家主权,谁都不愿单方面让步,争执由此形成,矛盾日益积累并发展,成为威胁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一枚“定时炸弹”。

  为“拆除炸弹”,2004年至2007年期间,中日就东海主权纷争展开11轮磋商。2007年底福田首相来华访问,与温家宝总理就东海主权纷争达成四点共识,双方决心共同促进东海问题早日解决。今年5月,胡主席踏上“暖春之旅”,两国化解东海问题取得重要进展……今日“东海共识”之达成,印证双方的“拆弹”努力已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是值得双方为之庆幸的好事。

  所谓“东海共识”,其核心要旨就是双方搁置主权争议,先合作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具体点说,就是在双方找到都能接受的东海划界方案前(这个过程也可能很漫长),先划定约260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个上海的面积)东海争议区块,共同投资、勘探和采集油气,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项经济合作(共同投资),并不损害中国对东海主权的诉求。

  搁置争议、合作开发而资源共享的主张,主要源自中国。此前针对中越北部湾海权争议及中国与东盟内6个成员国的南海主权争议,中方就提倡并积极推进这一原则。由此,人们可以看到,倘若东海、南海、北部湾三地的中外海权纷争均能采取“先合作开发”的模式作为最终实现或分割海权的过渡办法,中国在东、南两个向度上的外交空间将进一步变得开阔起来。以大国地缘政治之眼光,以中国亚太战略之需要,以中国和平发展之长远,中国政府为达成“东海共识”所做的不懈努力,其战略价值非同小可。

  应当承认,中国和平发展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时局,审时度势、化解矛盾、消弭掣肘、营造发展空间及时间为我所用,是对新世纪中国外交的重大挑战。常言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就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而言,中国外交须继续围绕中美、中欧、中日、中俄关系作为战略重心,若中日关系改善能获取新的大突破,将大大增加中国处理与“美、俄、欧”关系的“腾挪”空间。与此同时,中国亦将在处置台海问题、中国与东盟关系、中国与“朝、韩”关系时大受其益。“办洋务”于大国,犹如下围棋,关键性的点位上布子得当满盘皆活……

  从“破冰之旅”、“融冰之旅”、“暖冰之旅”再到“东海共识”,经历艰难曲折之后的中日关系新局来之不易。珍惜这个新局,为新局结出“新果”,做好每个公民该做的事,事关我们的态度理性、价值判断理性和立场理性,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理性思考和审视。(责任编辑:李晓峰)

标签:东海   中国   主权   共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