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和做社会的主人
我是做销售的,参加工作很多年了,有时候进入一些企业上班,先要接受一些培训。重要的课程之一便是:教你如何做人。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一种说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是具备社会属性的人,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所以,如果自己身上还长着许多的刺,就应该拔掉这些刺,让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现在,许多人对做销售工作的人有“成见”,因为“搞销售的”许多人最后都做了“鬼”。
在许多人眼中,我们这个社会不少群体都成了“鬼”。这倒应了那句话,无商不奸,自古以来,人们就是这样看的。
在投机取巧的仅仅是商人吗?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人们更容易从商人身上看到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又何止于商人呢?!
每个人活着都应该有自己的自由,你选择怎么活,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别人不能横加干涉。你做人也好,做鬼也罢,是你自己的事。做个真正的人有时着实很难,做起“鬼”来活得倒更顺畅。你可以“自私自利”,也可以“难得糊涂”,这是你的权利和自由。
在我们身边,许多人为人处世有同一个标杆,他们把“利益”和“报酬”放在第一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人没有违法,有时做事跟法律打打“擦边球”,“基本不触线”。法律有时因为不健全,有时法律即便比较健全,也总会让一些“头脑灵活”的人找到可钻的空子。(人们有时候根本用不着钻空子,机遇会自动找上门来,这并非是中国特色)。一个社会,人们“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好象也不是法律能管的事,每个人都有“金钱至上”“自私自利”之类的权利和自由,人活着,处处要花钱,“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结果,人们把自己的自由凌架在对他人压迫之上,少数人自由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失去了自由。社会每前进一步,需要大多数人付出巨大的代价,大多数人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的社会产生了许多问题,人们的思维混乱,许多人特别是青年朋友觉得很迷茫。有的青年朋友刚刚进入社会,有的即将步入社会,他们会遭遇同样的问题,现实社会和书本上自己原来想象中的社会差距太大,现实社会存在许多阴暗面,自己应该如何来面对呢?
青年人觉得迷茫,说明他们内心深处是积极向上的。许多社会学者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一个不求上进的政权,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一个极端自私的国家,一个精神思想腐朽落后、不讲认真的民族,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他们艰难地求生,无力地发展,麻木地活着。翻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许多国家和政权的兴衰跟这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曾经强大辉煌,曾经盛极一时的国家和民族,他们有的不停地改朝换代,有的不止一次被一些弱小的民族侵占统治,甚至被灭亡,在现在的地图上找不到他们的踪影。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人们在做人的时候是否把利益放在第一们,是否以自我为中心,是否自私自利,是否难得糊涂,这里面有两个共同的底限,一个是硬性的法律,一个是软性的道德和尊严。
我们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法律之外,用道德和尊严告知人们做人的准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媒体里的话是在作空洞的说教,某些平日里对法律视而不见的人,我们能看到他们在媒体里高谈阔论。这些媒体不太会考虑受众的尊严,他们的行为不太受道德约束。
一个社会,人们的道德底线有多高,跟这个社会制度的设置有很大的关联。一部法律,能使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他们具有同样的道德观,同样的道德底线。一部公平公正的法律,能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大大提搞,能让这个社会的人们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们在引入社会竞争机制,设置社会经济制度的时候,是否进行过普遍的科学的论证呢?人性有善恶两面,竞争可以使人性善的一面或恶的一面释放出来。我们称积极的一面为“正竞争”,消极的一面为“负竞争”。当一个社会制度设置出现问题的时候,当一个社会的竞争白日化时,整个社会更多会表现为“负竞争”状态。强弱两种不同的经济体正面接触的时候,强者为了保持强势的地位,弱者为了生存,两者之间的竞争同样较多会表现为“负竞争”。
企业的技术是怎么进步的?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企业为什么会有技术革新,那多是应客户的需求,企业能满足客户更多更高的需求,它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闭门造车搞革新,生产出来的产品没人要,等于自找死路。所以,与其说是竞争,倒不如是人们更高的需求的导向的作用,促使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这样说,也许才更符合逻辑。当然,这里确实有竞争的因素,但,竞争的动力是什么,是利益,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美容美发业如牛毛一般分布着。我们一起简单地回顾这个行业的发展史吧。起初,给人们理发的只有男性理发师,后来,女性理发师出现了,并成为普遍现象,再后来,不仅理发,还搞按磨,异性按磨,接下来,洗脚城,性工作者出现了,有人公开呼吁“妓女合法化”了。这里,同样是以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导向的,这种竞争,难说是“正竞争”和“负竞争”,或者说两者兼而有之。无论竞争的形式如何,它都是为了满足需求才出现的。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出现相应的竞争形式。
谈谈汪精卫吧,汪精卫之所以成为汪精卫,是有社会土壤的,不只是日本人,当时中国社会支持他的人很多,要不然他不可能有力量和蒋介石形成对立。当时人们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汪精卫,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活着,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需要竞争,汪精卫知道这个道理。可以说,当时社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因为缺少“机遇”,条件不够,无法超越,否则,他们完全会取代汪精卫的位置。人是有社会属性的,汪精卫是当时社会许多人的灯塔。汪精卫通过竞争,达到了他人生的顶点。
正竞争或是负竞争,跟社会政治及经济制度的设置、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联。
错误地设置某些社会制度,与其说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不恰当的行业引进了某些不恰当的竞争机制,倒不如说给一些人建立起了为所欲为的平台,让他们掠夺整个社会的财富更加理直气壮,更加便捷。很多人不停在突破道德底线,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不住地一降再降,这说明社会制度的设置上是有问题的。在社会竞争制度的设置上,别忘了初始的目的,那是为了满足全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要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正义,要使整个社会稳定、可持续性地发展。在一定环境下的竞争机制说是能带来什么大发展,那是自欺欺人、无知,横纵向看看东西方,就知道了。
一个社会,人们如何做人,他们的价值观,能反应这个社会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要不断地反思一个社会正气不足的原因,正义的力量在哪里,为什么总是很弱小。对正义的力量如何积极主动地发动、组织和充分利用?什么力量才真正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健康地发展,推动法律的运行,保持这个社会具备向前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
执政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要有宽大的胸怀,要能够高瞻远瞩,要正确睿智地用发展的眼光治理世界。让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有法可依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这个社会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意识到,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基本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这种意识,并养成一生的习惯。
打自己的孩子、自家门前的雪不及时清理、闯红灯、抽假烟、某些腐败行为等,在我们看来无足轻重,但在西方社会这都可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由此可以看出,自由是相对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自由是由于实现了资产阶级专政才产生的,同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自由也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才会产生。
人们怎么做人,跟社会制度的设置有关系。
如果你外出打工,在异乡,你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那边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给你有效便捷的维护自己权利的的渠道,那你就更谈不上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了。如何做人?做一个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不合理、落后的社会制度的人。
做人,做这个社会的主人。这是执政者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这是大家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高东坡 2009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