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PK经济学家:财富是如何创造与消灭的-
(注: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本文引用观点是 茅 先生的一次商业演讲)
“每一次金融风暴最后的结果就是消灭了大家的财富,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财富的创造,也要讨论财富的消灭。”
PK:“每一次金融风暴最后的结果不是消灭了大家的财富,而是转移了大家的财富,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当然也有从一个资本家手中转移到另一个资本家手中的现象,但总体的结果是使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什么是财富?在自由经济的条件下,没有票证、没有审批、没有物价管制,那么钱就是财富”
PK:茅先生很聪明,一上来就画地为牢,先把问题锁定在特定条件下,即他所熟悉的自由经济条件下,对于他所不熟悉甚或深恶痛绝的计划经济则一概排斥。这种掩耳盗铃的行径像一个负责任经济学家的态度吗?当问题产生时,不是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而是一定要圈在自已的圈子内,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至于说到什么是财富问题,倒想问茅先生一句:在有票证、有审批、有物价管制的计划经济条件条件下,难道社会就不创造财富了吗?难道计划经济的学说和方法真的就一无是处吗?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上个世纪施行新政的罗斯福总统,他那一套新政刚取得成效不久,就有人攻击他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是在学苏联,是破坏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罗斯福总统在为自已辩解时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掉进了河里,我拼了命把他救上来,他不但不感激我,反而埋怨我没有帮他捞起大礼帽。”
“财富是怎么创造的?财富是通过交换创造的,是买方和卖方两个人的合作结果”
PK:茅先生在这段长篇大论中,先把自已摆在了一个超然的地位----“经济学家的眼光是从社会的角度看而不是企业的角度,也不是从个人的角度。”----怪了,原来经济学家是四脚离地的怪物,既然自我标榜完全不依附于任何企业集团或利益单位,那么茅先生能不能解释一下你那个“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经费从何而来,你这个理事长一个月又挣多少钱?同茅先生的观点恰恰相反,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承认自已是为无产阶级代言的。这种态度,毛泽东主席过去概括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天的草根可用一言代之“屁股决定脑袋”,我们的屁股是坐在无产阶级这边的。在此前提下,与茅先生讨论一下财富是怎么创造的。
按照 茅 先生的观点,只要双方的交换不损害第三方,即双方都是自愿的那就创造了财富。那好,按照 茅 先生的逻辑推断:嫖客愿买,妓女愿卖,双方都是自愿的,而且他们一不偷二不抢,不反对人民不反对党,无噪音无污染,不伤害社会环境,也创造了GDP,也实现了双赢,那这种创造财富的模式我们应当举双手赞成了?毋须诲言,其实正式这种片面追求GDP的做法才是近年来黄赌毒泛滥的根源,有些地方奉行的“繁荣娼盛”政策正是基 于茅 先生这样的理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四脚离地的经济学家们,你们不怕断子绝孙吗?
“全世界懂经济的国家都允许投机,当然投机者投太多,就把正确的价格信号搞混乱,进而破坏了生产,变成了财富的损失”
PK:谁说茅先生不懂国学,我推测茅先生在出名前一准是个出色的算命先生。你看,允许投机就说你这个国家懂经济,反之则是世界上不懂经济的国家,这不是允分发扬了算命先生两头堵的绝技。只是论点如此武断,倒与美国动辄称敌对国家为恐怖国家、邪恶国家一样,颇有些法西斯意味。
关于投机倒把创不创造财富的问题茅先生举出了“南蕉北贩”和“秋粮春售”两个例子,想证明不过量的投机倒把是对社会有好处的。看起来似乎说得过去,但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把握这个“不过量”的度。每个投机者都不会嫌自已的钱赚得多,在发财效果的示范下,出现大量投机是不可避免。现在无处不在的投机倒把对国家经济的危害是任人皆知的了,也不见茅先生拿出什么解决的高招。他一味地强调“在自由经济条件下”无非是说现在国家经济运行还没有到达他所期望的那个“度”。你看,同样一个度,不同人就有不同态度,毛主席的态度是坚决封杀,不给投机分子一线生机。茅先生的态度却只是要一个“度”,最基本是要允许投机倒把分子长途贩运搞一些“南蕉北贩”“秋粮春售”之类的业务,否则就是“世界上不懂经济的国家”。难道这些业务不能由国家组织统一运输吗?为什么用全国人民财富修筑的公路一定要让给投机倒把分子来发展资本主义!
“股票市场是创造财富的,困为正确的股票价格代表了真正的企业价值,代表它的盈利能力;通过对股市的投资,投资者可以与上市企业一道实现财富增长。”
PK:茅先生讲话,总喜欢颠三倒四,在上一段里还大骂北朝鲜等国家不懂经济,在这一段就公然宣称“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禁止股票市场,原因就是它可以创造财富。”,看来没有去北朝鲜炒股是茅先生重大遗憾。至于股市创不创造财富,我不多说了,全体股民肯定比我有更深刻的感受。其实说中国的股票市场是赌博市场那是客气,中国的股市不如赌场。因为在赌场,你一把髓子掷下去,点大点小至少还有一半的机会,投资中国股市的人,你们有一半的赚钱机会吗?
“财富怎么消灭的?财富消灭有很多原因。其一,是因为原来财富的钱并非真正的钱;其二,是泡沫所致;其三,是项目的失败造成”
PK:这段高论真没什么好说的,首先是看不懂,怀疑是天书。比如作者说票证经济下苏联老百姓的钱不是钱,就让人不懂了,不是钱难道是手纸不成,没有钱只有票能买东西吗?至于说苏联解体后“90%的钱都泡汤了”这似乎是个财富缩水问题,而不是什么财富消灭;其次是觉得啰嗦,根本就是前面观点的重复,像一个码字游戏。第三是有些啼笑皆非,作者在最后说“财富消灭这个问题是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可是我们经济学家往往只研究财富怎么生产,只想产值和GDP越高越好,但是财富是可以被消灭的,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这次金融危机来了,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财富是怎么消灭的”,得,折腾半天连他自已也搞不明白,那要这些经济学家有什么用呢!奉劝那些爱自诩这家那家的人自重些,按照我们祖先的传统,不好什么东西都称“学”的,一般来说只有像哲学和宗教这类综合学科才配得上“学”的称号,单一的学科只能称“术”。茅先生的理论总的来说可操作性不强,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说说供大家讨论倒也不妨,但动辄以国师自居,至少应把问题搞明白了再说话。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