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费尔多思:面对危机切勿急火攻心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银行并不生产价值,银行存在的前提是它能借到许多人的钱,并把这些钱再借给另一部分人,它享受中间的利息差,它借别人的钱永远要大于它借给别人的钱,借大多数人的钱是它存在的基础,借给部分人是它赚取利润的手段。

而今美国人要维持它的资本主义繁荣,依仗着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依仗着美圆作为硬通货的特殊优势,鼓励民众提前消费或负债消费,于是许多人到银行去借钱,借钱买房买车,银行多贪婪,见有利可图就尽量满足他们,甚至放松条件。这样以来,确实刺激了市场,也赢来了相当的繁荣,因为这种金钱的消费就是物质的消费,它能刺激商品的生产,但消费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一定要在国际贸易中才能找到平衡,也就是说,必须用大量的贸易逆差来维持这种繁荣,必须大量地进口。巨额的贸易逆差或向国际社会大量举债,使得美国人的总收入小于总支出,这就必然导致相当一部分人还不起银行的钱,而大多数人更是没有钱存银行,这个过程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最终结果是银行破产,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是美国现行政策的逻辑演绎,至于哪个银行先破产,是花旗银行还是雷曼兄弟,这个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必然有一批银行破产,这是铁的规律。

与美国的情况相反,在美国人积累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人在大量地积累着通货膨胀,这同样是经济规律使然,有人怎么也把人民币的升值和大陆通货膨胀联系不起来,甚至大惑不解,也就不能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害怕贫穷,懂得了没有钱难办事的道理,于是辛勤劳作加班加点,不怕待遇低不怕环境差,得到那点在洋人看来非常可怜的收入后,会欢欣鼓舞,为了能给国家创造一点外汇,他们也会欣喜若狂,他们知道他们的国家需要外汇办大事;国家也毫不含糊,配套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收创汇,出口退税甚至支持不合理的汇率,为的是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老百姓都能理解也无不配合。事情也果然不出所料,中国的产品销往世界,五颜六色的洋钱滚滚而来,所有国人创收的外汇,国家也不食言照单全收,而且也没有汇率上的歧视,国家人民都欢喜。现在国库有了外汇储备,而且是巨额的,人民有了人民币,而且是大量的,国库每多一美圆,人民手里就多了7-8元人民币,但市场上却同时少了7-8元人民币的商品,因为它出口了,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消费了,这样中国的市场离年平衡就相差了7-8元的二倍,相差了14-16元,创汇机制成了市场不平衡的变压器。我们有1.8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在国库,我们实际上就向社会发放了12-15万亿人民币,同时还要在中国拿走了价值12-15万亿人民币的商品,差额就在24-30万亿人民币之间。现在我们再来看中国的市场,当经过辛苦劳作的中国人民取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去消费时,才发现自己的国家只剩下钱了,供求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便是剧烈的通货膨胀。

这个道理大陆的经济学家很懂,即便他别的什么都不懂也懂这一点,因为他们都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但他们就是不愿意给人民讲清楚,而是用国际贸易不平衡做借口一笔带过,有点玩术不玩道的味道,原因大概是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分配太复杂,涉及到人民几十年的积蓄被剥夺,涉及到社会财富的大洗牌,涉及到辛勤劳动之后成果被抵消,但如今事情瞒不过去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了,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一回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着的两极,不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不能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也就不能有正确科学的对策,就会乱了自己的方阵,应验曹雪芹的预言,“有钱的金钱散尽”,三十年改革成果付诸东流。把问题讲清楚了,人民就会理解就会支持,事实上,被通货膨胀抵消的人民的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在国库存在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保证人民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享受这个成果,通过基本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的福利待遇,等等,关键的是我们能够以此作为资本,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发展进步。由此看来,不愿意给人民讲清楚的真正原因恐怕是不愿意给人民办事。

我们已经指出,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是这个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今年不发生明年发生,不在中美在其他国家,但必然要发生,这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逻辑推论。许多人还煞有介事地出题计算,说中国增长10%美国增长3%,问多少年以后中国能赶上美国,这是典型的无知,他们把社会发展只当作是量的积累,而看不到质的变化,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面对的。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是美国提前消费的结果,是贪婪的结果,中国出现通货膨胀但它是发展的结果,是高速增长的副产品,而大量的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写照,美国人有了危机美国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们会多印钞票或被迫那些盟国兄弟共同分担责任,中国人这边的事还远没有结束,有些国人主张救美国的市,这无异于拿我们的成果去中和美国的创伤,为美国人的消费埋单,事实上,既然是一个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做好自己的事,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是对化解矛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们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直接出钱救市是最愚蠢的方法。

出问题了,自己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急火攻心,乱开药方,只能是急病乱投医,看问题要看本质,看这次金融危机,要看规律性的东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越是紧要关头,越要记住这一点。

美国人金融危机我们是通货膨胀,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因此解决的方法就不同,美国人通过印钞票转嫁危机,是把危机专家到全世界,我们去救市就是把危机转嫁给我们一家,不要担心它美国印钞票多了就会使美圆贬值从而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缩水,多印钞票对美国自己的伤害才是伤筋动骨的,它还可能促成非美圆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此消彼长,半斤八两。我们通货膨胀,关键的是组织生产和采购,维持正常的国家经济秩序,而不是着急的扩大内需要,更不要违背客观规律盲目或着急地上一些项目,因为这样做的话是饮鸠止渴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把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打乱,特别是向农业补贴这类的事,一定按经济规律办事,要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效果,不要因为要扩大内需,而人为地把金钱撒了胡椒粉,花了大量的钱,除了加大通货膨胀以外,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也不符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原则。

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首先是认清这个矛盾的本质,认清它的发展规律,然后才能因势利导利用矛盾,把坏事变成好事,大家都知道,美国的发达和它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财有很大关系,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我们的社会主义独特的优越性,在以后的周期性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让我们的国家迅速发达起来?事实上,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的通货膨胀,只是国际矛盾演化的一个阶段,而且还不是关键的阶段,随着世界性的救市行动的展开,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甚至是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因为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短缺,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从而造成全球性的生产相对过剩,美国可能最为明显,表现在市场上,就是各种资源的价格直线下降,而中国人此时正在治理通货膨胀,正好需要这些廉价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时候中国人才真正懂得了外汇的意义,他们会不失时机地为自己储备足够的能源或其他资源,只要有少许商业眼光,都能看到这一点。若果真如此,中国的通货膨胀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同时也抑制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无限制恶化,为世界经济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下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可能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中国对世界的资源操底,或者说是经济危机和中国救世。

有一种杞人忧天式的担忧,认为经济危机会导致中国海外市场的萎缩,这个可能也是提出扩大内需的理由,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高目的,但是为了扩大而扩大,就是让人民为失误埋单,世界的事情必须按世界的规律办,中国的事情必须按中国的规律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就建立在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金融危机来临,各国都会救市,各自救市或联合救市,同样,在经济危机面前,各国也会照样采取行动以刺激经济,放松银根或放松对银行信贷的管制,是他们必然要采用的方法,而前期的为救市已经投放的大量的钞票和利息的降低,现在看来只是一个伏笔,刺激经济,是经济危机时期各国的首要任务,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在救经济的同时,又在酝酿一场通货膨胀了,而且是更猛烈的通货膨胀,这个时候,世界最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用来抑制通货膨胀,不管愿意与否,不管有多大的情绪,世界的眼光将再一次投向中国,赤字、汇率等等那些曾经用来指摘中国的借口,在巨大的通货膨胀面前,在影响自己的统治宝座面前,统统不值一提。如果这时候,中国人已经整顿了自己的生产,完成了自己的能源筹备,成功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并改善产品的结构,正好适合世界市场的话,那么,中国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但不管中国如何,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从经济危机到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决定的,而且是周期性的,中国人能否有足够的智慧,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自己在这种周期中走向壮大而不是相反,事情的发展还远没有结束,值得拭目以待。

--节选自《台共及共产国际宣言》第四章《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第三节《社会主义中国的世界意义》
作者:费尔多思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