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邓小平说“不争论”和吴敬琏的大声争论

2025-02-1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邓小平说“不争论”和吴敬琏的大声争论

云淡水暖


自称“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的皇甫平先生2007年在新自由主义言论平台《南方周末》上说过“本来不争论是邓小平的发明,但改革发展到今天,不争论是不行了。”,皇甫平先生跟谁在“争论”,其实是模糊的,起码在《南方周末》上就听不到皇甫平“对立面”的声音,没有对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较劲,算什么“争论”?自说自话,算什么“不行”?皇甫平先生的戏份淡出了,吴敬琏先生又出来“争论”了,也是满腔的沉重。

被誉为“市场经济改革先锋”、“市场经济理论老”的吴敬琏先生,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发展新阶段需要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标题很高调,草民想,只有吴老这样具有“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头衔的贤达,才有足够的底气开口“重大”、闭口“重大”,那么,如何“重大”法呢?因为“争论”。

吴老文章的开篇挺严峻的,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究竟是一条应当坚持的正确路线,还是一条应当否定的错误路线?这是过去两年从党内开始继而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的焦点。】

吴老很聪明,先竖起“改革开放”的大旗,然后在大旗两边划个圈,叫做“路线”,非此即彼,要么“应当坚持的正确路线”,要么“应当否定的错误路线”。这下好了,同意吴老的意见的,就算在圈儿里,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路线”的坚定支持者,不同意吴老的意见的,自个儿掂量去吧。

但是,草民还是要斗胆问问吴老,“过去两年从党内开始继而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以什么为标志,以哪个重大或者不那么重大的“会议”、“文件”、“决议”为起因,“党内”的哪个场合发生了“大争论”?而且,此“争论”还延续达两年之久,“党内”有没有什么文献、资料记载?反正在正规途径草民没有听闻和看到。特别是吴老还说,这个“大争论”已经“波及整个社会”,那就更令人云山雾罩了,在哪个领域“波及”,用什么方法“波及”,“波及”了哪些“整个社会”?

今天有一则报道的标题为“通宵上班13天 打工妹猝死”(《南方网》),说“深圳著名律师田嘉认为,王爱军连续工作13天没有休息,大大超过劳动法有关劳动时间每周最多不超过44小时的相关规定”,草民想,不知道王爱军这样的打工妹有没有被“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所“波及”,如果累死的打工妹没有被“波及”,“整个社会”又如何谈起。

还有一点,2008年是盛世的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年,是奥运会胜利召开的一年,是“One World One Dream”的一年,媒体上下,倾力营造“和谐”气象,报道特写,无不讴歌30年前后对比之进步,在一片大好形势的热烈之中,在富足祥和的歌声中,猛然听到吴老的这声断喝,很不和谐。然而,草民还是觉得“无风不起浪”,是不是吴老身居高堂,比草民百姓看得远,“未雨绸缪”起来,“高屋建瓴”起来,“居安思危”起来了。“过去两年从党内开始继而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吴老的证据呢?

敬引如下:

【他们把中国改革说成是“由西方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化的改革”,指责改革的领导人是“背叛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走资派”和“资改派”。他们指责说:“一是经济上继续推行私有化,”“中央领导在上边极力号召各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闭口不提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是在政治上继续推行自由化”,“具体表现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背叛无产阶级专政”,“这两年,中央莫名其妙地提出一些没有阶级性和革命性的口号和主张,例如什么‘以人为本’、‘和平崛起’、‘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等”。“三是在外交上继续实行投降妥协的路线。我们党这些年根本不讲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了,也不提帝国主义。新班子上来也不讲”、“在改革中,私化、西化、腐化、分化基本完成,并且一再借改革开放在制度上肯定下来,培养了一些亲美的新资产阶级分子。”他们还攻击说,当前医疗、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两极分化乃至矿难频发等问题,都是由这种市场化的“资改路线”造成的。…改革开放反对派的这种宣传鼓动,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思想混乱,其阻挡改革脚步、破坏社会和谐的消极后果正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

不得了,就凭“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思想混乱,其阻挡改革脚步、破坏社会和谐的消极后果正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看来是“不争论不行”了。但是,草民还是想不通,吴老们的声音、文字经年累月,不厌其烦地出现在一切可能向大众传播的主流话语平台上,那些“逆流”、“杂音”怎么能够,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够在音量的分贝上,场合的分量上与吴老们比肩呢,在吴老们占据主流话语平台30年之久的今天,居然还有什么“势力”能够“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思想混乱,其阻挡改革脚步、破坏社会和谐的消极后果正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是吴老们努力不够,还是“势力”们“刀枪不入”、“有如神助”,草民不相信吴老们会如此不堪一击,居然让“势力”们成了“气候”,要么就是一种“危言耸听”。

吴老总结【改革的反对派攻击改革开放的重要根据,是说改革开放背弃了社会主义目标。问题的症结在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什么是值得为之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目标?... 邓小平的说法,“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原则”、“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不是别的,就是“解放生产力,逐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但是,吴老显然有些武断,或者说忘记了邓小平的另外一个论断“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吴老把邓小平挂在嘴边,是否能够论证一下“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到目前为止的落实情况,是否能够拿出数据来佐证一下“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现状如何?

邓小平当年说“不争论”,是说不要争论“姓资姓社”,埋头致富,“摸着石头过河”,早先,每每有所谓“争论”,皇甫平、吴老们就拿起“不争论”的武器“御敌于千里之外”,现在,又主动拿起“争论”的大斧,排头砍去,目标是“改革的反对派”。但是,草民并没有真正地看到、听到一场有现实样板的“波及整个社会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也不知道如何辨别“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思想混乱,其阻挡改革脚步、破坏社会和谐的消极后果正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在30周年纪年的时候,发出这种警告,似乎不太和谐。

如果是非主流的,大报小刊上不见踪影的,用深圳海事局林书记的话说“你们算个屁”的蚊蚁之声,吴老们就不必太在意,不必危言耸听,还是应该坚持邓小平的“不争论”原则。

标签:改革   争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