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制滥造的汉奸文艺--观电影<色戒>
前些日子,在街上,某个像永远战士兄的诗歌《老两口卖黄盘》中描述的小摊上,买到了已经非常普及的“回形针”版《色戒》,三段床戏都还健在,就是酷刑被删了。
看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加上比较忙,就没有写感受,后来看见这枚小小的回形针开始发出异样的光彩,成为很多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想起来我其实应该比较有权利加入这种闲扯的行列,毕竟我看得比较早嘛,而且有幸看到了回形针。
我不妨先来谈谈被看作影片一大特殊看点的三段床戏。我看的时候觉得有点乏味,似乎属于李安缺乏想象力和基本实践的产物。不过想到很多狐朋狗友,平时看起来非常狂野的,竟然把回形针和69混为一谈,不由得哑然失笑,多么可爱而单纯的兄弟啊。
不过还有比这更可笑的说法,就是三段床戏不可或缺,反映两个人的感情发展,主要体现为:第一段,sm,易先生发泄征服感;第二段,影片的招牌回形针,体现两个人心理扭曲,互相试探;第三段,大杂烩,两个人开始融洽了,伟大的爱情也蹿出了火苗子。这些人显然是同情李安,知道他黔驴技穷,除了这个没有别的艺术手法表现感情的发展了。让他们这么一牵强附会,不但李安立马人格闪亮,回形针也简直变成定海神针了。
但事实上,这三段床戏实在是多余的,对于未成年观众,这是一种丑陋的干扰,对于成年观众,是一种味同嚼蜡的耍宝。对于电影而言就是鸡肋,删掉比不删要好。免得有些人不懂得买盗版盘还要专门跑趟香港,浪费路费不说,让人家香港人还以为大陆观众都是些看不到AV的土包子呢。
说完床戏,我们来看看更加味同嚼蜡的其他部分。
这部影片有三大特征,一是丑化抗日力量,刻意营造正不压邪的气氛,二是情节不合理,漏洞百出,三就是让人莫名其妙的床戏。
第三条不用多说,上面说过了。我们看看其余两条。
丑化抗日力量,就是让有爱国热情的学生们显得幼稚和癫狂,爱国不是通过正规渠道,偏偏是自己要自发杀汉奸,手无缚鸡之力还要一心从事暗杀活动。王佳芝是他们中间比较消极的,但是他们偏偏要把王当成主力军,让没有受过任何特工训练,甚至连恋爱经验都没有的王充当西施、貂禅的角色,色诱极为狡猾且擅长玩弄女性的易先生,何异于驱羊入虎口?王佳芝竟然还会浑浑噩噩地接受这种滑稽的任务。
这实际上就是把爱国学生定在了盲动和无能的地位上。我们知道那时候的爱国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抗战救亡的活动,为国家抗战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连二十九军抗战和西安事变的爆发这样的重大事件也和爱国学生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而李安却把历史上由资深中统特工策划的色诱、刺杀活动强加给一些少不更事的学生,而无视历史上爱国学生为抗日做的切实的、力所能及的、巨大的贡献,不能不说是有眼无珠。
后来,王佳芝和邝裕民被特工老吴所操纵,继续推行这一计划,似乎是条件有些改善了,但事实上,王佳芝的特工手段和色诱手段仍然没有任何进步,就像她的麻将技术一样,始终被易先生把握着主动权,最后竟然因为一枚对于易先生而言微不足道的戒指,一种拙劣的玩弄女性的手段,竟然对易付出了真情,在关键时刻放走了这个大汉奸,把自己身体的清白换来的机会彻底葬送了,并且造成了自己和大批同志被捕杀。
在此期间,王佳芝对于易没有任何的办法,也没有对他产生过什么有实质意义的威胁,倒好像把自己的身体专门奉送过去给他蹂躏一样,最后还要主动为大汉奸通风报信,自己也变成了汉奸。她的死,不是革命者的牺牲,而是汉奸内部杀人灭口的争斗。虽然她和其他几个老同学同时被处决,但性质决然不同。
王佳芝就这样几乎毫无抵抗地对汉奸奉献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直到自己也变成汉奸的一员并被作为汉奸内部的互相倾轧而被处死,可谓是很柔弱了。而另外几个暗杀活动的参与者的形象又如何呢?邝裕民冲动幼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其他人更加幼稚,生活糜烂,甚至还有醉心于嫖娼的,老吴则是冷酷自私,不顾学生死活,品德败坏。难道这就是抗日学生和国民党抗日干部的基本形象?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但在李安的眼中,却是如此。试问这样的作品算不算汉奸文艺呢?
丑化、矮化抗日人士是不可辩驳了,那么作品有没有美化汉奸呢?表面看起来,电影里的易先生阴沉、狠辣、卑劣,玩弄女性,似乎符合人们对于汉奸的一般印象。但是作者让王佳芝这个原本的爱国学生真心爱上他,被他的感情和他赠送的戒指所感动,最终失去了原则和道德底线,沦为汉奸的帮凶和牺牲品,这正是一种非常隐晦和自作聪明的美化!因为李安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为汉奸唱赞歌,所以他采取了这种“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来美化汉奸,愚弄观众。
所以说,李安是通过明里贬低抗日人士,暗里美化汉奸,一明一暗两手并举来打造这部汉奸文艺性质的电影的。
但是由于这部电影的立足点就是颠倒是非,所以它也很难产生什么艺术魅力。即使是拥有奥斯卡最佳导演头衔的李安,也不可能成功地构建这样扬汉奸志气,灭烈士威风的空中楼阁。这也是他不得不借助床戏招徕生意的原因。
这部电影的情节充满着逻辑上的低级失误,因此李安通过文艺形式宣扬投降主义和汉奸哲学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我们来看看这些最为明显的漏洞:
一、王佳芝一介弱女子,在自己没有任何婚恋经验,也没有特工技能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接受出卖色相刺杀易先生的任务?
二、汉奸曹先生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特务,为什么会冒失地丧生于几个学生手中?
三、易先生作为一个汪伪特务头子,对于和自己上床的女人为什么不详查根底?
四、王佳芝为了刺杀易先生,和男同学在床上“演习”男女之事,这可能吗?
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由无数个逻辑漏洞拼凑而成的。
这部电影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汉奸文艺,作者的立场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和汉奸的阵营中。这不但适用于导演李安,也适用于原著作者汉奸胡兰成的老婆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歪曲了丑化了抗日人士,而李安的电影则加倍了这种歪曲和丑化,所以有些人鼓吹“张爱玲解不开的心结,被李安解开了。”
但这样一部思想上反动,艺术上粗糙的电影,对于全体热爱祖国的人们,只能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挑衅和干扰;对于侵略势力和汉奸,只能是一种力不从心的帮闲。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基本定位。
如黄纪苏先生所言,很多电影中情色场面的作用如同车展上的美女模特,可以吸引眼球却不能改善汽车的实用价值。充斥着无聊床戏的《色戒》就仿佛是一辆功能蹩脚的汽车旁边站着一位年老色衰的模特。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