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阶级的住房问题--三哲问答录4(另类小说)
白阳:三哲问答录4(另类小说)
时间:2009年5月1日
地点:
人员:毛泽东 马克思 老子
话题:中国劳动阶级的住房问题
老子:
我的社会理想是,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飞禽走兽都有自己的窝,何况文明人类!老朽仔细研究了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发现这项改革的设计,一开始就是一个逼良为娼的无底黑洞和陷阱。他们改革的目标是住房市场化、货币化、私有化,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住宅所有权。这种改革,理论上似乎说得通,但事实上根本做不到。这些天才的设计师们不会不晓得,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任何时候都不发愁住房问题,而真正需要花钱买房的是一切被统治阶级和劳动阶级。但是,劳动阶级的劳动收入仅仅凑合养家糊口,他们哪有钱在城市买房?我说逼良为娼,但“为娼”还需要前提条件,即使人人都想“为娼”,可先天条件决定了大多数人是难以“为娼”的。许多中国省部级官员也声称自己买不起房,最高级别的官员虽然没有说,但我敢断定只靠他们的法定收入照样买不起!其实,老百姓心里清楚,中国压根不存在官员住房问题,一些人的表态看似同情穷人,实则是作秀,忽悠傻子,掩盖中国住房问题的真相。你们这些大官靠合法收入都买不起房,老百姓怎么能够买得起?北京、上海的普通劳动者买不起本市的商品房,而不少偏远地区的官员在那里却买了多处豪宅,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老朽不懂经济,但从我发现的大道真理看,只要继续奉行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基本路线,中国老百姓必定被压在住房这座大山之下,永世不得翻身。英国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中国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是房吃人。无论“羊吃人”还是“房吃人”,究其本质都是“人吃人”。你们怎么看?
毛泽东:
人民政权建立之后,我们立即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一起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天下甫定,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包括住房问题在内的一切民生问题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逐步地予以根本解决。人民没房住,我毛泽东睡不着觉啊!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为了帮助第三世界穷朋友,为了对人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较大贡献,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也的确牺牲了某些暂时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人民的住房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全体人民的住房问题,这一直是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尽管在住房方面解决得不够理想,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也只能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下来寻找出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绝对不可能解决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的。关于中国住房问题,今天我主要想听听马克思的分析,因为你对资本主义的住房问题有过专门研究。
马克思:
真正对资本主义住房问题做过专门研究的不是我,而是恩格斯。中国现在是在你毛泽东领导彻底打倒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重新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研究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自然也是研究中国住房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正如刚才老子所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住房私有化,让全体人民花钱买房。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拥向城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过,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向工业化过渡,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街道在加宽,新的街道在开辟。正当农村工人成群结队地涌入城市的时候,城市普通劳动市民的住宅却在大批拆除,住房问题就这样产生了。现代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使某些城市街区特别是市中心的地皮价值人为地提高起来,往往是大幅度地提高起来。原先建筑在这些地皮上的房屋,不但没有提高这种价值,反而降低了它,因为这些房屋已经不适合于改变了的条件;于是,它们就被拆毁而改建别的房屋。首先遭到这种厄运的就是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住宅,因为资本家可以通过寻租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圈地,强迫这些劳动者迁往郊外,他们自己获得暴利。结果,普通市民从市中心被排挤到市郊,城市劳动阶级的住房变得稀少和昂贵。建造昂贵住宅为资本家提供了更有利得多的投机市场,而建造劳动阶级所需要的普通住宅只是一种例外。所以,这种住房制度的改革,对劳动阶级的打击最大,而权贵资产阶级也从中获利最大。还是老子那句话,这样的改革,必然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城市的房价是怎么确定的呢?稍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当今中国的房价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1,土地价格;2,建筑成本;3,寻租支出;4,资本利润。在现阶段:土地价格完全可以断定是只有涨没有降,因为中国远远没有完成城市化,土地出让金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建筑成本也没有多少下降的空间,除非偷工减料和降低农民工工资,但开发商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早已把建筑成本压到最低了,再压就可能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至于寻租支出,更是只升不降,因为权力与资本是牢不可破的神圣同盟;资本利润就更不用说了,资本永远在追求最大的利润。根据我的一般分析,我十分负责任地劝告一切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稳定房价”的谎言,也不要相信所谓“打击房地产投机”的谎言。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总体上中国的房价房租是只升不降的。
在住房问题上,中国存在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量的楼盘闲置,商品房卖不出去;一方面,大量的民众没有自己有尊严的住房,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房。一方面,国家的主人——人民被压在住房这座大山之下,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处于“蜗居”“蚁居”的生存状态,毫无尊严可言,他们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一方面,人民的公仆——某些官员和富豪通过住房改革而非法牟取暴利,在国内各大城市拥有多处豪宅,甚至在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都有他们的豪宅。老子说这种改革是逼良为娼,我看岂止是逼良为娼,简直是把穷人往死里逼!但是,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毛泽东有一句名言: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什么呢?中国住房问题上的两个方面的尖锐对立,实质上是中国社会两大阶级的尖锐对立:权贵资产阶级与广大劳动阶级的尖锐对立。在我看来,根本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消灭权贵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阶级的一切剥削和压迫。也就是重新回到毛泽东的基本路线上来,用社会主义的方式解决中国全体人民的住房问题。
老子:
毛泽东对中国青年寄予最大希望,你曾经号召中国青年人人关心国家大事,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但是,住房问题现在却成为中国青年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无数青年人为了能够在城市买到一套有尊严的房屋,恐怕他们要付出一生的代价。连一个体面的窝都没有,他们还能真正关心国家大事吗?2500年前,老朽就奉劝统治阶级“以百姓之心为心”,“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但直到今天他们都听不进去。从马克思的分析看,资本主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生产方式是根本无法解决中国劳动人民的住房问题的,只有社会主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我所提出的全体百姓“安其居”。毛泽东缔造的中国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更是人民至上的。“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既然实事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为什么不能顺应人民意愿,悬崖勒马,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毛泽东:
1944年9月8日,我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说过,因为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单单就中国人民的住房问题而言,因为当时的特殊情势,我虽然指出了方向,但并没有来得及为人民解决好这个问题,欠了人民的账。欠账总是要还的,希望我们共产党能够还好这笔账。青年们应当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现在最重要的是敢于和善于同党内资产阶级作斗争。没有这种斗争,中国青年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住房问题注定是难以解决的。我对中国青年和中国人民始终充满无限的期望,不知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
老子:
老朽以为,中国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上来,比你毛泽东当年领导穷人打天下的难度还要大。没有大公无私,完全彻底为人民的领袖人物,没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大智大勇,没有老百姓起来造反和革命,造贪官污吏的反,革一切“为奇者”的命,劳动人民就不可能从住房这座大山下解放出来。我是一个鲁迅所说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同时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然的话老朽为什么要“出关”?
毛泽东:
慢慢来,不要着急。对于中国的住房问题和其他一切问题,我要用列宁的原话做一个最简短的结论:“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其他任何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2010、3、11、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