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生产要素基本问题的思考
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要素变化及发展规律所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要素,就决定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将发挥决定的、主导的推动促进作用。体力劳动、土地和农具生产要素决定其社会是农业社会;资本(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虚拟资本)、智力劳动、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社会生产要素决定其社会是工业社会;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生产要素决定其社会是信息社会。
人类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形态的逐级升化由人类需求发展规律所决定,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人类生存、生活需求的不同所决定。农业社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工业社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信息社会劳动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活的精神需求,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激活不同的生产要素来解决,这是科学思维的基本问题。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构成信息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要素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升原有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客观要求,是信息社会满足精神需求的客观需要,是社会发展因素在精神需求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之比较的选择。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产要素构成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的生产要素体系,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结构、层次及相互联系与区别上都有其本质的内涵。
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不同,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技术前提,以信息经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支柱,以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为标志,以精神生活产品及服务为重点。在信息社会里,社会的主导产业将从一系列工业群转向广义的信息产业。信息不单在产业领域使社会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提升传统产业,促使社会生产率提高,减少无为、无用的社会劳动,而且在有效满足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各种需求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信息社会中的信息不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将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由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转变,由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向无形的信息资源创造的转变。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成果被少数人占有,具有其独占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信息的作用和价值随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既可共享又可反复使用,使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信息具有共享性、再生性和倍增性。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生活越来越重要,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信息资本
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电视、广播、光电 、生物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对当代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全部社会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都产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这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及社会现状,就是人们所认知的网络社会或数字社会。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的渗透,使得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支柱。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逐步向信息资本发展。信息资本既包括信息的资本化,即信息价值的资本运作机制和运作理念;也包括资本的信息化,即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资本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与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虚拟资本融为一体,形成金融产品信息化、信用产品社会化、需求信息资本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基于信息真实、增值、有效等特性及网络交易成本极低的优势,信息技术支撑信息资本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健康群体参与信息资本的交易,关注信息资本生产要素的发展;信息资本在网上“线上交易”、“电子交易”、“短信交易”等方式自由、健康的“飞来飞去”,使传统的资本流成为现代的信息流。由此可见,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资本有了赖以存在和扩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信息资本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可形成信息资本全球化效应: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世界各地有价值的商品、劳务与信息进行实时的联结,可以让金融资本在全球各地不断追求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可以将所有可以创造价值的人才、资金、商品与信息整合成为无疆界、无障碍甚至无时差的经济联合体。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技术为市场经济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消费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使社会经济生活甚至政治生活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信息资本将成为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最具威力的价值“加速器”,开拓新的信息资本是增长财富的第一源泉,信息型劳动成为主要的从业方式,信息的制造和生产成为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也得到信息化改造而成为诸如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信息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人的社会地位及创新能力主要由拥有信息资本的多少来决定,人的发展目标将是不断为自己增加信息资本。
信息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信息化和信息价值的资本化,表现为信息价值与资本理念及机制的统一,其实质是商品及服务与资本社会化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组织
信息社会中社会组织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信息转化为资源不可缺少的组织主体,是生产要素由管理要素向组织要素不断发展提升内涵的必然要求,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及推动社会创新,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所决定的。社会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平台,是为追求同一目标成员相互协同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协调、公证、监督等作用的非政府、非赢利的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志愿者团体。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社会成员都分属于这样那样的社会组织,许多人同时是多个社会组织的成员。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三、健康群体劳动
健康群体是满足生存、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为前提,以感情和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目标,自愿结合形成的一个群体,是信息社会中地位高、心态好、社会责任和影响大、创新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一支特殊群体。健康群体的大多数成员来自现有社会组织中的优秀者,是发展信息业优秀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
健康群体是信息社会的创新主体和主力军,是构成信息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体,是信息需求、传递、分析、转化、发展的目标群体,是生产要素由体力劳动、智力劳动的个体劳动向群体劳动不断发展而提升内涵的必然要求。健康群体的劳动不仅仅是体力与智力的劳动,而且是信用价值劳动,是收集、分类、研究、传递、转化及判断是与非、真与假的一种社会信息及知识型劳动。从事社会信息业劳动者都必须是具有社会责任和义务、富有社会爱心、品德优良的创新者,与农业社会及工业社会的劳动者在品质上有特殊的要求。
四、不同社会形态生产要素的关系
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基础之上更高一级的社会,信息社会生产要素不会代替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产要素仍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只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不能起主导作用。不同社会形态时代的生产要素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运行体系,高级社会形态生产要素与低级社会形态生产要素之间不能交错、不能代替。农业社会生产要素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生产要素之间不能交错,工业社会生产要素和信息社会生产要素之间也不能交错,高级社会形态的生产要素只能提升低级社会形态生产要素来发挥作用,如目前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社会虽然步入信息社会,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仍然是体力劳动、土地和农具;在温饱地区,主要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仍然是资本(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虚拟资本)、智力劳动、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五、社会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要素理论体系和运行体系的形成是社会形态初创时代确立的首要标志,体力劳动、土地和农具生产要素的形成,标志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农耕时代,农业产品成为农业社会的主导产品;货币资本及产业资本、智力劳动、技术、管理生产要素的形成,标志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蒸气机时代,工业产品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产品;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生产要素的形成,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信息产品成为信息社会的主导产品。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看,社会生产要素经过了三次飞跃和变化,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体力劳动、土地和农具是社会生产要素的第一次飞跃,决定了农业社会生存式发展的进程历史;资本(货币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虚拟资本)、智力劳动、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是社会生产要素的第二次飞跃,决定了工业社会以物质和能源生产模式的发展历史;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是社会生产要素的第三次飞跃,决定了信息社会精神生活需求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单个社会生产要素看,新的生产要素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首先,原始的货币资本发展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由实际资本发展为虚拟资本,再由符号的虚拟资本向价值的信息资本发展,其内涵和本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特性都有明显的区别;其次,体力劳动发展为智力劳动,并由个体性劳动发展为健康群体联盟劳动;第三,传统管理发展为科学管理,并由对可控群体的管理发展为对不可控群体的组织管理。各个生产要素的升华和发展都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不同的生产要素决定不同的社会形态,解决人类生存第一需要的农业社会、解决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的工业社会和满足人类生活的精神需求的信息社会,都由其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生产要素来决定。
六、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在整合资源方式与发展理念上的区别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在整合资源方式与发展理念在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工业社会是以物及产品、商品、服务为中心,以建立大型超市、联合超市等形式分类整合物及商品,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进行商品销售和服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社会提供适用的物品和服务;而信息社会则是以人及社会群体为中心,以建立健康创新群体联盟及协会等形式整合社会优秀人才,在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以信息为核心的物流配送直销模式;在提高健康者生活质量特别是满足健康群体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健康群体的和谐发展和创新思维社会化。2、工业社会的发展理念是与狼共舞,人“兽”共进;而信息社会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群体联盟。3、在工业社会商品短缺时期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企业间产品生产能力的竞争;在工业社会商品过剩时期的竞争,表现为品牌、文化、人才、科技、资金等综合能力的竞争;而信息社会的竞争,则是无围墙的经济竞争,与传统经济的竞争,健康群体与非健康者的竞争,其竞争目的不是垄断市场,而是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七、正确认识和发挥社会生产要素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社会生产要素问题是研究发展进步的基本问题,是探讨跨越式发展的首要问题。据现存文献资料查实,人们对工业社会生产要素的研究在近几年才有了一些共识,而对于信息社会生产要素的认知还相当模糊,对于社会生产要素体系认知更是寥寥无几,理论界、实业界就生产要素的认知相当滞后。在当今,主张社会生产要素“一元论”、“二元论”、“不变论”、和“无要素社会论”大多是经济界的一些学者,其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树立正确的生产要素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健康群体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只有健康群体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领会《资本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①“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②的核心要义,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才能从社会生产要素的变化发展中揭示其特有的规律和不同社会形态社会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整合、激活新的生产要素,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当今社会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核心都在于创新发展理念和激活新的生产要素。抛弃生产要素谈跨越式发展只能是一种宣传口号。在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发展“软实力”的今天,发展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生产要素,对于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建立科学的信息资本运行机制及制度,增强其“软实力”,快速提升传统经济,有效组织健康的创新群体,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减少无为、无用的社会劳动,实现创新群体创新思维社会化,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惠及和服务百姓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生产要素观。正确认知生产要素体系的科学性和不同社会形态生产要素构成的完整性,剖析生产要素“一元论”、“二元论”、“不变论”以及“无要素社会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充分认识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信息资本、社会组织和健康群体劳动是三位一体的有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运作体系,三者之间互为依存,互为作用的关系;充分认识信息资本是健康群体的专利产品、专用产品和专有产品,创新、美好、光明、和谐、财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是健康群体的专用名词。
(二)重新认识资本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揭示货币、纸币、资本的本质及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揭示虚拟资本的本质及运行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揭示“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揭示货币战争对资源及社会财富掠夺的隐蔽性,正确认知信息资本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并从农业社会以生存需要为目标,反映在重量上;工业社会主要以物质需求为目标,突出在数量上;信息社会主要以满足精神追求为目标,重点在质量上的特性和特点,进一步论证信息资本主导未来资本市场的可能性和“改造”虚拟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的必然性。
(三)激活信息社会生产要素,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立整合资源就是发展、整合信息就是效益的新理念和发展模式,结束与狼共舞的发展理念,使健康群体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主体,成为主宰社会和历史的主人。依托各类社会组织,加快群体分类和优选,重组健康群体协会和联盟,建立健康群体核心团队,通过信息业推进社会资源的优势整合和健康群体的联盟,建立信息向资本转化机制,加快信息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健康群体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社会化的同时,带动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四)民生信息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源。信息业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信息社会的绿色、健康、朝阳产业。民生的需求就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信息业要立足民生信息需求,使信息贴近百姓、服务百姓和惠及百姓。信息业的发展要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点在家庭消费、居家互助养老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与期货直销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整合消费信息带动产品信息的整合,以整合需求信息带动市场信息的整合,以整合生活信息引导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以整合信息实现健康群体的联盟发展,在促进百姓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同时,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和以人为本大家庭的和谐发展。
富国因掠夺穷国资源而越来越富,穷国因被迫出卖资源而越来越穷;富人因占有社会财富而富,穷人因无奈施舍自我而穷。创新的原义是生产要素发展,幸福的本义是健康群体联盟,忠诚践行科学发展,健康的富人才会越来越富,健康的穷人才会进入小康,健康的智者才能形成创新联盟,人类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