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邋遢道人:政府该不是信了专家们的谣言吧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政府该不是信了专家们的谣言吧  

  

台湾为了缓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也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措施,方法简单的很,就是个每个人发1万台币购物券。比当年罗斯福变相给老百姓发钱还来得简单直接。美国政府开始准备一堆钱拿来救银行,现在也不往那里扔了,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 11月12日 表示,美国政府将不会收购银行的问题资产,美国政府目前的注意力已经“转向非银行与消费金融领域”。这个举措虽然不同与台湾做法,但起码离消费需求问题近了点。  

  

所有经济危机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会出现生产过剩,企业开工率下降,设备闲置率提高,大量裁员甚至企业关门。另一个是需求,本来生产过剩就是需求不足,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需求不足引起的,而经济危机一来,企业裁员,降薪,就业机会减少,都使消费能力继续下滑。生产和消费互为因果,是一时间很难解开的死结。  

  

这个时候如果政府出来用财政自己解开这个死结,是给生产者好,还是给消费者好呢?显然是给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只要他们有钱了,就去买东西,企业就开始复苏了。因为这个时候给企业钱,让它继续运营生产,最终卖不出去,无非是延缓企业垮台时间。因此,罗斯福几百亿几百亿地变相发给穷人钱,台湾每个人都发钱,美国也开始注意把钱投到消费金融领域,引导大家花钱。  

  

但只有中国依然把资金投入建设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贫道注意到这样的事实:  

  

10月29日 ,在央行宣布再次降息之后,王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王建在访谈中说到:“实践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对于当前的中国还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当前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钢铁、电力、能源、汽车、住房都过剩,表现为大面积的价格下降,供求关系已开始发生显著改变。在这个时候,我们采用罗斯福新政当时的思路,扩大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也必须看到,这种扩大需求应该不是继续增加过剩供给的路子。比如罗斯福新政当时搞的主要就是修建高速公路。今天的美国高速公路网主要就是那时修建的,其对美国后来的经济发展作用不小。中国现在推出2万亿元铁路建设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城市化建设,其需求和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接着,一个礼拜后, 11月5日 ,国务院召开回忆,决定投资4万亿人民币,其中主要就是铁路2万亿,高速1万亿,城市建设改造等。王建建议的部分基本都采纳了,而且大部分钱都用到了这方面。  

  

王建在几年前就论述美国和西方进入虚拟经济阶段,贫道读他的东西很多,受益匪浅。他的看法在当时还是很独特并且比较能解释一些现象的。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还邀请王建讲了讲虚拟经济的事情。今年美国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王建很多判断,地位更高点,说话更有人注意是肯定的了。  

  

但是,王建这次说了瞎话,撒了个弥天大谎!。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把钱主要投在交通等大型项目上,而是贫道多次介绍的没什么效益的方面。实际等于变相发钱。而且现在台湾、,美国的鲍尔森,还都是学他的。用google随便一查就知道,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底,到1935年经济就见了成效,1937年就开始复苏了。而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7年在加利福尼亚建成的,全长只有 11.2公里 !美国是在1944年国会出台“联邦资助道路法案”后,这才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路的,而这个时候离罗斯福死只剩一年了。美国现在的高速公路网主要是50年代到70年代建设的。去过美国就知道,美国高速虽然比较破旧,但一看就知道不是30年代修的。  

  

贫道不知道中央这次把钱都花在铁路、高速公路上的考虑是否取决于王建的意见,但是相信,王建的说法一定对一周后的会议有影响。就算这件事王建不是始作俑者,起码应该良心上有点不好。说瞎话,尤其在重大问题上说瞎话,很不道德的!  

美国都改了,中国不会改改?  

附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和复兴(Recovery)。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基本结束。但罗斯福新政时期产生的一些制度或机构如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等至今仍产生着影响。 罗斯福新政与此前的资本主义各国有关政策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是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

[编辑] 新政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例如公共事业振兴署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兴办的一些基建项目)。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新政从整顿银行开始,罗斯福在就职的第三天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该法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饥荒,并改造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恢复工农业生产。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6月,国会通过《国家产业复兴法》。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条件。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标签:美国   罗斯福   银行   新政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