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假戏真唱全靠装,南方系认谁为《娘》?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跨年代电视剧《娘》的阵容,如同穆桂英挂帅一般,从佘太君到烧火丫头杨排风一应俱全! 俺虽没有孔庆东老师犀利眼光,但也能看出剧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影射,不禁想,这部于建党九十周年前夕推出的《娘》是在说娘吗?  

“新浪娱乐讯”宣传语中声称的“十位平凡红嫂”其实只有谷雨、程天瞳两人是八路军。其他八个平凡是真,红嫂是假,其中还有个地主婆兼汉奸娘的“黑嫂”哩。唉,真是编造的“沂蒙红嫂蒙难记”!剧本从人物关系的设计上就埋下了“汉奸”伏笔。这十个娘分两代,请看第一代的五个娘:   

第一女主角谷雨娘有四个儿女,分别是大女儿谷雨、二女儿穗儿、三儿子满仓(由扮演“毛岸英”的演员扮演)、四儿子新四,后来又捡了一个逃难小妮叫端午,等于养了童养媳,长大后嫁给了新四。谷雨娘的夫君国贤是八路军,在全剧的前五分之四都被误导成爱上美丽程教员的“陈世美”,让观众误以为他抛弃了肥胖的谷雨娘,解放后又病病歪歪,令这个老革命的形象一直不高大。  

第二女主角地主婆灵芝娘(其实长子叫金斗,不知作者为何以其老二灵芝命名),无奈之下把灵芝嫁给穷人满仓,与谷雨娘成了亲家,原因是灵芝被汉奸维持会长强奸后怀了身孕,成亲当天就因妊娠反应吐了一地,后生了个汉奸的种儿:起名臭臭又改名叫平顺。灵芝的哥哥金斗本人也是个汉奸,国民党锄奸队要除掉汉奸时,满仓还为未来丈母娘通风报信;抗战胜利后,八路军要抓汉奸金斗,谷雨娘以烈士之母身份求情,使得灵芝娘有机会与金斗同归于尽,临死前还郑重其事地列举了家谱,以强调“家国”概念。汉奸母子的自裁造成办案八路大奎被撤职。  

第三女主角栓子娘因逃难体力不支,与端午一起被收留,其子栓子先当八路后投向国民党,成为团级军官,好在当时还属抗日统一战线,可后在解放战争中栓子受伤被满仓俘获又逃跑,同案犯贾连长枪杀了满仓,栓子背了黑锅,造成穗儿具有既是烈士亲属,又是反动军官之妻的双重身分。栓子娘对栓子又爱又恨,曾想以自杀谢罪。  

第四女主角程天瞳是八路军教员,被设计为百口莫辨的第三者,让谷雨娘对谷雨爹误会了几十年。程天瞳虽然也是个母亲,但她的儿子宁亚却是国民党锄奸队杀手之子,那个女杀手因错杀程家十一口而忏悔沉湖,死前将襁褓中的儿子留给了程天瞳以赎罪。  

如此,戏中出身汉奸或国民党特务家庭的两个孩子经命运之手像“洗钱”一样被“洗”干净了,汉奸之子臭臭置换为“烈士子弟”平顺,混入我军;国民党杀手之子亚宁长大后为建设三线而牺牲。反倒是父母都是抗日烈士的念念一辈子没出息,不但年轻时过失伤人被关押,成家后天天对老婆实施家庭暴力,一生“纠结”。  

第五个大奎娘是个配角,是专门为衬托穗儿的命运而设计的。出场时已经是解放后,剧终时已经是肺癌晚期。大奎曾怀疑追赶队伍的栓子引来日寇追兵,生生将栓子逼得投向国民党,于是遭到“报应”一辈子没娶上媳妇,这让大奎娘万分发愁,大奎两次有机会与老天拔地的穗儿成亲,却都因栓子的出现而搁置,全剧结束时,已有同居女人的栓子原谅了大奎,穗儿的妇道才算尽善尽美地修炼成仙,大奎娘也可以死而无憾了。  

以上五个,是旧社会的娘的形象。  

以下五个,有四个是在新中国过得比老一辈还凄风苦雨的第二代娘,只有烈士谷雨除外,因为她在抗战中牺牲了。  

谷雨,先是在战斗中失去战友兼丈夫李进,后又在一次战斗中因其高干父亲指挥失误而光荣牺牲,更为可气的是,其父自作主张地把谷雨的儿子送给了村妇王婶,谷雨费尽心血地找回念念,带着他行军打仗,可是实在不方便,只得又交由王婶收养。  

王婶,这善良农妇对念念养而不教,将其娇惯成性格偏执之人,念念既伤害过亲妈谷雨的心,又企图用柴刀砍姥姥(谷雨娘),野蛮粗鲁之极!这个孩子又非常实用主义,一点儿没有亲生父母的品性,全然一付农村痞子像,面目可憎,后王婶为将念念保释出监,卖掉了房产,老无所依,终认谷雨娘为干妈,带着念念住到谷雨家,也算团圆。  

灵芝,为隐瞒汉奸家庭恶名,带着汉奸种臭臭逃到北京捡破烂度日,声称自己全家人死光光,被定成分为赤贫,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日子平安,一切因谷雨娘进京而露馅儿,地主之女汉奸之妹的背景让她在文革中成了疯人,好在儿子名誉上的父亲满仓是个烈士,保住了儿子的军籍。  

穗儿,结婚前是娘跟前的孝顺女,结婚后因系国民党军官之妻,遭受无妄之灾,儿子树声也不能上大学而当了工人,母子关系一度紧张;穗儿在下放劳动时与转业后当上劳改农场场长的大奎相遇,两心相悦并深得大奎娘支持,但正好栓子也在此改造,大奎不但不越雷池一步,还让穗儿坚守妇道。  

端午,虽与谷雨娘无血缘,但最得谷雨娘宠爱,嫁给新四后又举家进京,一儿一女幸福无比,但文革中为自保,出卖了灵芝,遭到谷雨娘的唾弃,遂自我流放回乡,良心忏悔中死于难产。若不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秦主任出手,腹内胎儿也得陪她“西征”。  

十个娘简述完毕。君可辨几多红嫂?然而,这仅仅是表面。俺虽没有孔庆东老师犀利眼光,但也能看出剧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影射,不禁想,这部于建党九十周年前夕推出的《娘》是在说娘吗?  

一、谷雨娘所在的小山村就是拍摄电视剧《沂蒙》和电影《斗牛》的同一地点,不同的是,《沂蒙》是“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而《娘》的规定情景犹如“世外桃源”。村里主政的是宗族老大“二爷爷”,他履行着乡规民约,决定着谁对谁错,主持着婚丧嫁娶,这情况在抗日战争前,可信;但在沂蒙山区成为抗日根据地的情况下,就不可信了。剧中找不到抗日组织,只有汉奸金斗很猖狂,隐约有个妇救会成员,人称“孙寡妇”,形象模糊,却总搞得鸡犬不宁,弄得谷雨娘东奔西突地保卫着亲家地主婆灵芝娘。另外,村里贫下中农浑浑噩噩,不是俯首帖耳于地主(长工老六),就是巴结地主婆的一些长舌妇,谷雨娘对灵芝娘的仁至义尽胜于对剥削的反抗。作者是不是没有研究过“二五减租”?没有研究过抗日统一战线?没有研究过彼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二、谷雨娘处世哲学靠的是一堆没有总纲的小道理。身为八路军高干之妻、烈士之母,却“有机”地和地主婆结下生死之交,在明知汉奸金斗就躲在屋里的情况下,以身体挡住八路军的步伐,硬是成全了灵芝娘用私刑处置汉奸儿子的愿望,让汉奸逃避了人民的审判!作者有意安排了一个细节:儿子新四给她讲“阶级”理论,有意让她说出“这个俺不懂!”,身为“红嫂”却不懂或不证实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劳改农场见到隐名埋名的栓子时,见戳穿栓子身份不利,对民警撒谎称“俺认错人了,他不是俺女婿”,按法律条文,这就是包庇!尽管观众已经从此前的镜头交待中知道满仓不是栓子杀害的,但剧中的公安人员哪里知道?只看到现场上满仓的尸体和国民党军贾连长的尸体,战争年代又没有成熟的现场勘察技术,当然推断是栓子杀人后逃跑啦!在新中国建立后的“镇压反革命”中,当然要对栓子审查与甄别啦! 当栓子说“人不是我杀的,但没人证明”时,谷雨娘说“我信!”作者这么一写,剧中的公安人员的形象就“垮”了!  

三、全剧“只见烈士死,不见党员生(发展)”,党组织的作用等于零。如果你写的是红粉佳人倒也罢了,偏偏说是写沂蒙山区的红嫂!谷雨娘家中除了烈士不见一个党员!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太吊诡了。谷雨娘游离于时代之外,凭个人力量率领全家度过所有挫折,镜头里总有领袖像,而领袖像下总是这家人的悲剧命运轮番上演。剧中细腻地描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粮食紧张的情况,着力渲染谷雨娘饿得昏倒在田地里,挣扎着回家后,情绪偏激的念念“卧冰求鲤”般艰苦捞到三条小鱼(每条状如半支铅笔),宁肯泼掉也不愿意给她吃,谷雨娘内外交困却内饥而外恕,这温柔一刀彻底切断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令一些不了解历史真相的青年观众对那个时代心生恨意是必然的。  

四、程教员在把国民党杀手之子当成自己儿子宁亚抚育成人后,坚决反对宁亚大学毕业后去西北三线,理由是专业不对口,她所在单位因此处罚她去烧锅炉,她宁肯烧锅炉也不肯妥协,给人的印象是单位“左”得厉害,迫害了知识分子。殊不知当年搞“三线建设”是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原子弹袭击,而且西部有中国试验原子弹的地方,受过日本鬼子欺负的程教员强烈反对孩子去三线,不知是啥意思?作者最后把程亚宁写死了,项庄舞剑,意在否定“三线建设”吗?  

五.就不能不提文革了,谷雨娘在文革中保灵芝、驱端午、护臭臭、抚平孙子辈的精神创伤,作者事先“写”死了谷雨娘的高干丈夫,时间在文革前,这一死一箭双雕,1. 死因是谷雨娘无知地请谷雨爹喝酒导致其脑溢血而死,可以说是被“爱死了”,反讽意味十足;2.靠山死了,就没法保护谷雨娘及其后代了,使谷雨娘以平民身份经历文革,眼见灵芝等人油煎火烤而束手无策,只能在谷雨爹、满仓、谷雨的坟头前哭诉,以一家人的“情感史诗”对前三十年全盘否定。  

六、剧情以1978年为节点,收官。作者让谷雨娘及其家族全体成员奇迹般地来到广州,让谷雨娘和大奎娘跟鱼贩子讨价还价,先后说出了三句点睛之语:“广州就是和全国不一样”、“广东人就是胆子大”、“早晚有一天,你们那边也得变得跟广东一样!”咦,怎么听出了南方报系的味道?  

结果一看演职员表才恍然大悟: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出品。  

不过,演技真是很精湛,尤其是谷雨娘激情洋溢的表演震撼人心,与另外两个著名老旦宋春丽、徐秀琳(演过张大民的妈)飙戏飙得火花四射!宋春丽把灵芝娘这个“好地主”刻画得很有立体感,扮演灵芝的演员把发疯演得出神入化,知道吗?谷雨娘的扮演者就是观众喜爱的斯琴高娃呀!她越是演得好,越是有“说服力”:地主可爱,汉奸可恕,村里可以没有党组织,解放战争不是历史必然而是“兄弟相争”,三年自然灾害全在人祸,对三线建设“反对有理”,文革把汉奸家属“逼”成疯子,天理难容,等等。南方他《娘》的演技真是很精湛内容真是很汉奸啊!  

总之,大家可以从观看此剧检验一下自己的政治嗅觉。有关三线建设的戏在后十几集,是支撑程教员这个人物的重头戏,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在电视剧里表现有人反对去三线的,态度还特坚决,与其抗战老八路应有的思想觉悟严重不符。用网友的话来说:鬼扯!有的网友说,开始看时实在是赞叹斯琴高娃和宋春丽的演技,可看着看着味越来越不对,实在看不下去了。当时觉得现在的电视剧怎么都是前半部可看,后半部鬼扯?刚看时也跟着跑来着,觉得演员的表演有生活气息,但也觉得有点韩剧味儿,同时发现战争场面不真实,比如谷雨在阵地上迎风挺立,她就不怕被点射了吗?从谷雨娘同意让儿子娶灵芝起,就觉得不符合历史真实性了,接着越看越不对劲儿----买了碟来看,毛病就很明显地显示出来了。表演再好也救不了这个戏了。目前教育台正在播,不知播出前该台的负责人看过没有?如果看后还决定播出,其政治鼻子真是发炎了。从汉奸都能被平反(从人性化角度多多描画)开始,这样的剧只会越来越多。就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不知有多少自以为“人性化多角度”的作者在写,别有用心的有钱人在投资,而又有些糊涂演员在演,殊不知这是在作“舆论准备”啊!这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的纠结,我不知作者的意图何在,是真的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呢?还是真的别有用心!但,恰恰是这样的作品在描画和传播过程中,对青年学生们产生了极不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一些主流媒体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多负担。这种把个人想象凌驾于历史之上,这是国内历史剧创作的致命问题,不光是革命历史,所有的历史都遭到了这样的阉割和曲解。农家女爱上地主少爷,这个可以有;可农家女出身的女八路爱上当了日本人翻译的地主少爷,这个就真没有。历史的大环境,决定了某些事情是注定不可能发生的。嘲笑历史,得到的必然只是历史的嘲笑。
一直觉得咱们的很多编剧有点问题,提人性,一定是软弱,背叛,卿卿我我,见利忘义。人性有很多种,好的,坏的。软弱是人性,坚强也是人性;背叛是人性,忠诚也是人性;见利忘义是人性,舍生取义也是人性。现在讲的人性,黄世仁、南霸天、秦桧、汉奸鬼子法西斯的人性多;杨白劳、吴琼花、岳飞、保尔、卓娅的人性少。这是编剧的能力问题,还是人性问题?   

                                      

  

标签:汉奸   灵芝   人性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