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允许百姓到茅于轼家上厕所
近日惊闻著名“黄鼠狼学派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又给穷人拜年了,而且拜得是言真意切,让人十分感动,黄鼠狼学派经济学家们能够发如此的“孝心”替“穷人”着想,老百姓们真的是要感谢“黄鼠狼”家“八辈祖宗”了。
其实,这种言论乍一看起来真的很有道理,难怪有人认为“茅先生的观点的确能让富人远离廉租房,但是却给住在廉租房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有点不公平。”所以,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分析下去,最终的结论就是——“只有廉租房的建设尽量简洁,严格控制面积和造价,再严格审核申请人的财产,就是解决富人入住廉租房的好办法。”
难道这真的就是一个好办法吗?笔者却不以为然,其实这样的分析只能让富人们更加偷着乐,要知道,富人之所以是个富人,就是他们有一种能力,他不仅能够通过榨取工人的血汗换取钱财,而且他们连穷人的毛发、皮肤和粪便都是不会放过的,笔者举一个例子,北京CBD慈云寺附近,某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住宅小区内有个垃圾处理中心和两个菜市场,最近就被拆除了一部分,这片土地原本属于贫民社区,开发前是个有名的红灯区,小姐如云,后来开放商看到了这个风水宝地,这片住宅区最终几经倒手转卖到房地产商手里,拆迁的时候原本承诺的是改造成城市绿地,没想到一个耗时三年花费几个亿修建的臭水沟边的大片绿地最后却建成了一个打着“民俗博物馆”旗号的巨大商品市场,原本的贫民菜市场被拆除,仅剩一个小小的产权属于某个已经移民“香港”的富商的菜市场却保留了下来。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极其廉价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几经倒卖和贩运,最终层层加码,90%的财富都流入到了收取房租、摊位费的富人手里,国家每年给农民的巨额补贴都流到了哪里去了?都流到富人手里去了,穷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物价上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这里是很多退休、下岗工人的老小区)——富人们拆除了穷人们的卧室、厨房还有他们拉屎撒尿的厕所,难道“黄鼠狼”学派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就不了解富人是连屎尿都不放过的吗?
所以,茅于轼先生出的这个损招最终受惠的只能是“有钱人且有权的人”,而决不能是无权又无钱的穷人,
如今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被有钱又有权的人侵占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买这些房子的人开宝马奔驰的比比皆是,但他们绝不会住在这里的,而是通过开发或者转租给外地商户和打工的人,对此众人皆知的现象,黄鼠狼经济学家们又何必如此掩耳盗铃的一番表演!富人自然是不会住在没有卫浴没有暖气的住宅里,他们选择的是北京的水源涵养地边山清水秀的别墅群里,他们运动健身的地方是北京水源涵养地的山区上成片的高尔夫球场里,虽然农药和化肥不断的从高尔夫草坪里流出侵蚀着百姓的饮用水源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放过任何一个榨取穷人财产和剥夺穷人权利的机会,他们将这些通过合法手段掠夺的财富再通过各种掩饰变相的手段将其洗干净,这历来都是他们一夜暴富的成功秘诀,对于这一点,黄鼠狼经济学家们又怎么能够不知道呢?他们是装糊涂罢了,他们用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话糊弄搞不懂高深经济学知识的平民百姓,仅此而已。
对于茅于轼老先生的——“廉租房不设厕所可防富人购买”,笔者倒是非常的理解和支持,现在看来,解决穷人内急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天底下所有的穷人都到茅于轼家里去拉屎,这才是最上等的良策,这是一场由于拉屎问题而引发的革命,并可能因此而拉动由于不断上厕所而需要购买更多“福特”汽车的GDP增长。要知道粪便多了也是一大财富,把这些粪便集中在茅于轼家里,再用这种产自我国的天然资源换取外国的化学肥料,对于13亿穷人产生的巨大总量,我想茅于轼先生肯定是会动心的!并且一定会将我的想法汇报给茅于轼的主子“福特基金”。
附文:
茅于轼建议廉租房不设厕所防富人购买
2009年03月19日 05:10信息时报
茅于轼
信息时报记者 刘敬 张志超
近日,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茅于轼的这句话在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针对其言论发表看法。有的网友认为,茅于轼的建议是杜绝富人入住廉租房的最佳办法;也有网友认为,穷人也有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而曾任房地产跟踪研究课题执行组组长的欧江波就认为,要解决富人入住廉租房的问题,最佳的办法就是加大申请者的财产审核力度。
茅于轼:提倡廉租房是为穷人好
茅于轼: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针对网上不少批评的舆论,茅于轼特意在个人博客中发表“关于经济适用房诸问题的回复”一文,澄清自己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一些看法只是个人的观点,绝不是想给出什么结论。此外,他还解释自己的观点绝不是在“为富人说话”,恰恰相反是出于对社会上最困难人群的关心。
他在文中表示,经济适用房的政策需要深入的研究,而他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他只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发表一点看法,绝不是想给出一个什么结论,更不希望政府不做认真的研究,就按照他的意见去办。
个别网友指责茅于轼是在“为富人说话”,他本人则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他反驳说,自己对经济适用房所发表的一些意见恰恰是在为穷人说话,赞成廉租房就是在考虑如何解决最困难人群的需要。茅于轼分析,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只能先解决最困难人的需要,然后才帮助中等收入的人。对于那些和十几个人挤在一小间里的人来讲,更迫切的要求是改善特别糟糕的住房条件,而并非去买房。
他认为,在理想条件下,即使能用廉洁的方法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即使分配完全合理,政府廉洁透明,经济适用房也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平等政策。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首先应该帮助的是最困难的人群,而买经济实用房的人并不是最困难的人。
“为富人说话或为穷人说话都没有错,错在为了讨好富人或讨好穷人说假话”,茅于轼再次重申自己“既为富人说话,也为穷人办事”的宗旨。
欧江波:不设厕所不是解决办法
欧江波:那当政策成熟杜绝了富人入住的情况后,要不要重新建带洗手间的廉租房呢?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任房地产跟踪研究课题组执行组长的欧江波。欧江波表示,对于茅于轼提出“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观点不完全认同。
“廉租房是社会保障型房产,住户对象是买不起房、也不能按照市场价格租房的住户群,是要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要用有限的公共资源去保障尽量多的人的居住要求,而并不是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欧江波说,由于廉租房的特殊性,所以必须严格审核入住者的资格。由于要达到的一定条件才能入住,因此财产审核和监管就成为了能否入住廉租房的关键,但财产审核和监控的难度很大。
欧江波说,“虽然现在我们也有对申请者进行财产审核和监控,但力度还是很不足的,所以导致有部分富人利用政策的漏洞入住了廉租房。另外,现在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导致了财产监管的成本非常高。这两点是目前廉租房住户资格监控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欧江波认为,茅先生的观点的确能让富人远离廉租房,但是却给住在廉租房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有点不公平。“只有廉租房的建设尽量简洁,严格控制面积和造价,再严格审核申请人的财产,这样才是解决富人入住廉租房的好办法。”欧江波说,“如果像茅先生说的那样,那当财产审核和监控力度加强了,政策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而且杜绝了富人入住的情况后,要不要重新建带洗手间的廉租房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