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否走了邪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篇文章写好两天了,原定于明天发表《民族主义。达赖》之后,5月14日发表。今天在新华网上看了《专访胡福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运动》,决定立即发出。不知道主流媒体真解放思想否?现在非常地希望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发表,大家再讨论一次。)
有些网友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导致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劳动者重新沦为奴隶,于是质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伪命题,是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2008年4月8日,我抄了《列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部分论述》,告诉有些朋友在批判那场关于真理标准讨论时,不能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产生质疑。当时网友北京东方电子工人(原名孺子牛)提出尚有问题,要我多谈点现在的想法,少引点原文,引后也要多加以阐述。因忙于参与爱国主义运动,很抱歉不能及时回复他。今天以毛泽东原话为题写此文,主要是因为今年是改革30年,“三十而立”,看它能否立得起来,不能不回到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上来。对于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因没有看到原文(非常希望有原文的朋友能把它转录出来),没有发言权。本文有两部分是旧文,也是我现在的想法,也算是对孺子牛同志的回复。
一
对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怎么看?
毛泽东在文革开始前写给江青的一封信,说林彪把他的几本书捧得太高,将来会被粉碎的,但是物质不灭,他清楚这是“借钟馗打鬼”,他也愿意当打鬼的钟馗;他还说,将来右派会利用他的一些话来打倒他,而左派也会用他的话来造反。朋友们,毛泽东看得多准啊!这很清楚地说明了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必然出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毛泽东思想,而且基本是原话。事情就是如毛泽东所料,就是用毛泽东的这句话来打倒毛泽东,粉碎毛泽东思想。当然,事情也如毛泽东所料,只是被粉碎,但是物质不灭,真理可以被攻击,但是否定不了。
造成毛泽东被粉碎的,就是毛泽东说的,是有人要“借钟馗打鬼”,把他神话。林彪把毛泽东的几本书捧得很高,说“一句顶一万句”,华国锋提出的“两个凡是”,都是为了个人目的,假借毛泽东思想旗帜招摇,本身是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是他们给了右派用毛泽东的话来粉碎毛泽东思想的口实。
我再次申明,我没有看过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不敢说那篇文章符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只是说那篇文章既是为华国锋下台造舆论,更是用毛泽东的话粉碎毛泽东思想。事情就是网友毛继东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本身是正确的,但邓小平、胡耀邦搞得那场所谓‘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却是个阴谋。”
二
旧文重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7年1月16日发表于搜狐博客)
历史真正应验了毛泽东对他身后事情的预言:邓小平曾经用毛泽东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反右以后的毛泽东;现在,毛泽东的这句话,又证明邓小平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早已经被否定了。
十多年前,人们说邓小平是改革的总设计师。我在1994年10月24日给邓小平的信中说,这些人“非真的把你做“改革总设计师”,实际是象列宁批评的那样,“跟在资产阶级教授的’科学‘屁股后面跑”,推动人民‘去接受业主的观点(即资产阶级的观点),而不是推动他们去接受革命无产者的观点’。现在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既不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没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他们鼓吹的那一套,大多是照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教科书,再假邓小平思想的商标,好在中国销售而已”。
尽管我在1994年的信中不完全同意邓小平思想(现在叫邓小平理论),但是真正否定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并不是我,我没有这个力量。实际否定邓小平思想和他所提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正是那些拥邓小平为“改革总设计师”的人,正是那些自称为“改革派”的人。那些自称为“改革派”的人。
让我们来看看吧。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搞活国有企业。而“改革派”却提出什么“冰棍”、“蜡烛”、“烂苹果”等等理论,认为国有企业该化掉、烧掉、烂掉;就是很好的国有企业,也要“靓女先嫁”,卖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搞活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公有制是主体。而“改革派”却提出什么“国退民进”,要国有经济全部退出竞争领域,要经济私有化,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我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而“改革派”却要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减员增效”,“买断工龄”,提出什么“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说什么“中国目前基尼系数不严重、不可怕”,“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等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吗?
邓小平讲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革派”却反对问姓公姓私、姓社姓资,提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趋同论等等,这不是否定了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吗?
……
邓小平累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改革派”们的“改革”策划、实践及结果,符合这两条原则吗?
“改革派”们当然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药,所以,他们十分赞赏“与时俱进”,把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所必须始终坚持这两条根本原则,完全抛到脑后。
邓小平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按照邓小平的这个评价标准,根据孙学文《私有化与贫富分化世界之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变革和贫富分化情况》,以及我们看到的大量胜于雄辩的事实,可以作出这个判断:这场“改革”失败了,走了邪路了。
邓小平说过:“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走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今天改革已经进入第29个年头了,谁总结过经验?没有。我们听到的一直就是: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传统体制的深层次问题”,是“改革不彻底”,“政治改革不到位”,“要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人民群众要求反思改革却被扣上了“反对改革”的帽子,哪容得有人说有“一步走得不妥当”。
因此,我要重复邓小平的这句话:“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并重复当年为改革开路时讲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尖锐地向党提出:实事求是地根据现实,认真考虑这场“改革”是不是失败了,走了邪路了。
改革一定要进行,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应有之义,关键是改革方向是不是向社会主义走。
这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28年了。28年是个什么概念?中国共产党在28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败了日本侵略,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28年中,领导新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地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以农业产生到基本工业化的转变,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地位!现在改革也28年了,原来确定的搞活国有企业的目标实现没有?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达到没有?应该是总结的时候了。千万不要重犯“大跃进”的错误。“大跃进”的错误是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死了许多人,但两三年就复兴。改革错误则造成社会经济的变质,几千万革命者的鲜血白流,亿万劳动者几十年的汗水白流,亿万人民再受剥削压迫;那时要重新回到社会主义社会,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作牺牲!党中央的领导人,你们的历史责任重大啊!你们至少要听邓小平的话:“要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
三
旧文重抄:《关于实事求是的一封信》(2007年7月29日发表于新华网、人民网)
下面是1993年7月写的一封信,谈如何正确理解实事求是。
……
现在好多人都在讲“实事求是”,但不少人的认识并不正确 。是毛泽东首先用“实事求是”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他是这样阐述“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而现在许多人讲“实事求是”,只讲“实事”,只讲“实践第一” ,舍去了“求” ,不问“是” 。这些人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客观事物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有的还只抓住一些“实事”,就来证明马克思主义这里“过时”,那里“不符合实际”。
从前人们根据日出东落西的事实,认为太阳在绕地球转。这个认识成了宗教教条,反对这个教条的科学家被活活烧死了。但是,太阳绕地球转是假象(假象也是客观存在),地球绕太阳转才是“实事”。人类发展到今天,每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靠自己的实践去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大部分知识是通过学习已有的理论得到的。现在,单凭感知就可认识的简单事物也很少了。单讲“实事”,不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去研究,不可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源于“实事”,但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只讲“实事”的人,并不真正了解“实事”,并不就是唯物主义,更不用说是马克思主义了。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它正确揭示了认识规律,反映了认识的过程 ,这就是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以至无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始终离不开实践,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主张实践第一的同时,又十分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出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所以,只讲“实事”,舍去“求”,不问“是”,割断了人的认识过程,决不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已经有了80年的历史,改革也搞了40 多年,现在社会主义运动又遭受重大的挫折 ,困难和问题都很多,迫切需要党认真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使无产阶级正确认识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方向。现在再提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合时宜,不是实事求是 ,不是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是一味地闯、闯、闯!历史正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社会主义也在改革巨变之中,各种思想非常活跃,是又一个诸子百家争鸣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各种理论互相斗争,不同看法彼此争论,不仅是自然的,正常的 ,而且非常必要。这时提出“不争论”,不符合时代要求,不利于发展。
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之后,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好不好,共产党还行不行,这些问题在人民的思想中,在相当多的共产党员的思想中,非常的混乱。这时提出“不争论”,是回避问题,任其混乱下去。
毫无疑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实践,而放手争鸣,通过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可以使共产党人和人民弄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的党,当然不能陷于无休止的争论之中。但不争论,思想不统一,也不可能真正保持全党的一致。正因为共产党是执政的党,实行不争论,将会排斥、遏制不同意见,强行个人意志。现在一些人利用“解放思想”,抓住一些事实,不断地制造出“新理论”“新观念”,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改变社会主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也要具体分析。东欧和苏联的共产党下台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垮了,这是事实。根据这个事实做标准,证明毛泽东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建成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可能发生和平演变等论断是真理,那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如果拿着这个事实做标准,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社会主义不好,共产党不行,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说明那里的共产党犯了根本大错误。但具体是什么错误,不经过具体地、全面地、深刻地分析,说不清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不是真理本身;也不是说可以随便逻列一些事实,便可证明某个观点。世界复杂得很,列宁说,你可以举出需要多的事实来证明任何一个观点。你把资本主义的好处集中起来,那资本主义可以说成是天堂,你把社会主义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那社会主义可以说成是地狱。所以,单讲“实事”,还不能说明任何一个问题,还必须要经过分析,去伪存真。在具体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实用主义。
实事求是有很强的党性。关于这点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而一些人又忘记了,不再讲了,好象已经进了“大同世界”,真是“真理目前人人平等”,但客观世界并非如此 ,它充满着矛盾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写了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对立的两种看法:一种说:“好得很”,一种说“糟得很”立场观点不同,认识自然不同。实际上,湖南农民运动对贫下中农和革命党来说,确是好得很,而对地主劣绅和国民党右派来说,确是糟得很。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事情,对一部分人有利,对另一部分人可能不利。有些事情,从一段时间的实践看,是有利的,可行的,但长远后果不好,不可行。有些事情,从局部的实践看,是有利的 ,可行的,但对整体却是有害的 ,不可行。可见,不从一定阶级的,不从这个阶级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来讲实事求是,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会产生悖论 ,会公说公理,婆说婆有理。
《实践论》指出马克思主义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另一个就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在,便是现代社会的真理所在。这绝不是阶级偏见。共产党人应该理直气壮地讲清楚。首先自己要清楚,不动摇。
……
四
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身是完全正确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对于对于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批判也是对的。我曾经在《列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部分论述》中,请大家注意列宁这两句话:“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的符合。在唯我论者看来,‘成功’是我在实践中所需要是一切,而实践是可以同认识论分开来考虑的。”现在我应网友孺子牛的要求,谈点个人理解。
我体会列宁的话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从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理解;我们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实践的“成功”才可以证明。但是唯心主义者却是把实践的“成功”作为目的,“实践中所需要是一切”,而不在乎指导实践的理论是否正确,或者就是不管什么样的理论,只要在实践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就是好理论。我说过,“列宁的以上论述,已经揭露了那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实质,也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它的锐利武器”。请朋友们想想,是不是的?
一些网友正确地感觉到了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手段,但是具体批判时却搞错了对象,把“检验真理”当成了目的,其实邓小平是把实践(的“成功”)作为目的,而把理论作为手段。“不管白猫黑猫”,“不问姓社姓资”,证明了网友孺子牛指出“提出者却从来没有用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理论与真理”是真理。
网友提出“实践与真理的辩证关系”,真理离不开实践,正确的实践也离不开正确的认识即真理,正确。事实上,真理(认识)和实践都包含着主观和客观的结合,因而它们在认识论中是对立的统一,并且不断相互转化着;但是,为了不致落入唯心主义,在实践与真理的关系上,实践即对于客观实在的作用,是第一的:所有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源于实践;所有一切认识的真理性,惟有实践才能证明。
关于“第一”“唯一”的问题,我引一段列宁的话:“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是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请大家和前面引的“在唯我论者看来,……实践是可以同认识论分开来考虑的”联系起来思考。
这篇文章太长了,就暂时写到这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