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吴敬琏关于“改革阻力”的谈话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评吴敬琏关于“改革阻力”的谈话


[ 穷乡亲 ] 于2008-04-20 强国论坛

主流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发表了关于“改革阻力”的访谈。据《小康》4月上半月刊的报道,他在谈话中明确说:“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在转型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改革开放的方向。”(转引自《报刊文摘》2008年4月14日)

吴大师的谈话目前被多家媒体转引,已形成一些影响;但在本草民看来却大有歪曲事实、欺骗舆论之嫌。为此,谨谈点个人看法,以与广大网友交流。

按照吴氏的说法:“既得利益者”是反对和阻碍改革的主要力量之一,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谎言。我们要问:“既得利益者”群体是怎样产生的?这岂不正是在二、三十年的改革中培植出来的吗?而在改革前是决没有什么“既得利益者”吧!回顾改革以来,正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人精英要带头致富的政策,以及企业“改制”、推行“私有化”、“市场化”、机关事业单位搞创收、搞“有偿服务”等改革措施,才使有些人得以利用特权和特殊地位大捞公共资产,聚敛钱财,从而出现了一批为数不小的“既得利益者”群体。如果没有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怎会出现既得利益群体?事实说明,既得利益群体正是精英改革的目标设定和必然产物。那么其必然的逻辑就是,他们最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是改革的中坚力量。吴敬琏所谓“既得利益者”反对改革的论调完全违背事实!世上那有在改革中获利的群体却反对改革的道理?例如过去在土改中和互助合作化运动中获利的农民们会反对土改和合作化运动吗?不会的。现在,如果说连在改革中获利的群体也反对和阻碍改革,那么另外还有什么人会拥护、支持改革呢?

吴敬琏在访谈中承认在改革中出现了“既得利益者”、“权贵资本主义”,这的确是一种勇气。然而,人们不要忽略的是:这个既得利益群体也是包括着像吴敬琏这类主流经济学家在内的。看在二十多年的改革中,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如“企业改制”、“产权理论”、“减员增效”、“优胜劣汰”、“失业有理”、“收入拉大档次”、“市场化”、“高薪养廉”、“精英治国”等等,有哪一次不是出自主流经济学家们的计谋!主流经济学家与权贵、资本家阶层沆瀣一气,为“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改革效尽了犬马之劳,同时也使自己身价倍增。他们不仅在国家机关、大学、科研团体、大公司、大财团中身兼要职,拿着数倍的薪资、补贴、报酬,从而使自己家资百历,成为“首先富起来”的一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充分地占有对于改革的话语权,出言不逊,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舆论。像吴敬琏的这种毫无学术价值、纯系信口雌黄的访谈,就能被许多媒体广泛引用,这是任何普通知识分子、草民所能及的吗?事实充分说明,吴敬琏这类主流经济学家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他们反对、阻碍改革,有谁相信吗?

人们知道,在主流经济学家理念中,中国改革自始至今都是一贯的,是决无方向、性质上的转折和改变的。而且持续和深化这种改革又是他们目前所特别强调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只要中国改革仍还停留在主流经济学家、精英所解释、说道的意义上,而不是发起于广大工人、农民百姓,那么这种改革就不会是既得利益者们所反对的,至少目前事实是如此。

吴大师还说:另一种改革的阻力来自“旧体制、旧路线”的拥护者。然而,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旧体制、旧路线究竟是指的什么内容?拥护它的又是包括哪些人。其实精英们所说的“旧体制”,并不是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而是老一代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创立起来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劳动人民当家作家的政治制度和“四项基本原则”等,这些本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前进的真正体现,决不是什么“旧”。— 主流经济学家的所谓“新”与“旧”是颠倒说的!— 而拥护这种所谓“旧制度”的则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和同情他们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也正是在精英们的改革和分配不公中利益受损害的群体。说大多数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是精英改革的阻力,这也是事实,无可非议。

例如:在“企业改革”中,大量国有资产被少数人侵吞,管理阶层年薪动辙在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以上,而大多数工人阶级则被下岗、失业,在岗的职工月工资也只有1千多元,甚至数百元;即使退休,其退休金、待遇不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改革,对于工人阶级和企业知识分子来说,难道还会有给予唱赞歌的可能吗?

又如: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民,至今仍然停留在温饱状态,人均年收入仅只2000多元,按国际上的标准仍处于贫困线内,大多数群众连医病的钱也拿不出。外出打工者受尽黑心业主的歧视和虐待,连起码的安全保障也没有,有的还以卖血、卖身维持生活等。对于广大城乡弱势群体来说,他们怀念过去的集体经济、铁饭碗以及劳动群众受尊重、社会公平的体制难道还有什么错误吗?

再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教师们,承担着建设新农村的最艰巨任务,但他们的工资、待遇却不及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工作的同类人员的三分之一,并且很少按时增长。如此显然的分配不公、等级差别,难道也称得上是“体制改革”和“创新”吗!

吴敬琏在谈话中一方面羞羞答答地承认:“面对权贵资本主义的腐败现象,大众完全正当地表达了他们的强烈不满情绪”,而另一方面又说“旧体制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了这种情势和不满”,忽悠大众、反对改革等等。这真是令人可笑的狡辩!广大民众对精英、既得利益者的强烈不满完全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何需什么“利用”?分配不公、权力腐败、两极分化、精神道德沦落等己成全社会所共睹的现象,难道说这还是什么“忽悠”人的事情?请问:精英们起意废除公有制、铁饭碗、计划经济,向广大工人农民开刀,又是利用的谁的不满!所谓“让先富带后富”、“减员增效”、“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等等算不算真正的忽悠!而无论吴敬琏说是“大众的强烈不满”也罢,还是“旧体制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也罢,但却都说明了一种事实,即对于精英的改革在除了“既得利益者”之外的广大民众都是不满意或反对的,而且这些阻力在经过了三十年的屡次批判、打压之后还是那么根深蒂固!这不能不让人们反思:这种改革究竟是什么方向、性质的改革?主流经济学家能够醉死也不认那壶酒钱吗!

主流经济学家一贯以改革的权威、设计者、救世主自居,贩卖了各种奇谈怪论,给广大工人阶级、农民、基层知识分子造成的祸害已是罄竹难书;在今天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请收起你们的把戏吧,不要再继续散布谎言、欺骗舆论、阻碍和干扰真正的改革了。请吧,吴大师!

相关专题:

风派人物吴敬琏

标签:改革   既得利益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