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板现象的启示
看到红板二字,相信很多人就知道指的是贵州红板小学。当然了,似贵州红板小学的小学在盛世负责任大国还会有许许多多的。
红板小学,一所在1972年建设起来的小学,有说是村民集资建的,纯属笑话,那个时候无集资的说法!如果说是村小说得通,那时有不少小学是生产大队建设的,老师多为民办老师,国家补助和生产队的工分收入给予民办老师,孩子是就近入学。
曾几何时,这种生产大队创办的中小学是不少的,俺也曾经在这样的小学上了一年(而且还是租借的富农家的房子办的耕读小学,一年级只有一个班级。),这上学放学离家不远,无需家里的大人接送。
红板小学,应该说是生产大队建设起来的,而且其前身如何,相信会有更早的教学点之类的。红板小学这所建设于1972年的小学至今未动过土木,俺有点怀疑,因为俺老家凭空多了一座光光亮亮的教堂,怎么可能这所建于1972年的小学会年久失修到现在室内望星空的教室还好意思今天屹立?
【山顶是一块小坝子,红板小学就坐落在坝子中间,周围散落着几间土墙房屋,一阵琅琅读书声,响彻云霄。学校是一排石头房子,顶上盖着青瓦片。教室共有5间,每间只有一面开了2扇小小的窗子,屋檐低矮,教室内一片昏暗,一脚踏进去,什么也看不到。屋顶上的瓦片已经七零八落,甚至可以看得到椽子。教室的窗户上已经没有了玻璃,用木板钉的窗子为了采光不得不留出大口子,坦率地露出里面正在上课的孩子。五年级的 刘 老师他指着第二间教室说:“由于教室不够用,这个教室是复式班,”他介绍道,“就是四、五年级在一个教室里。”记者走进三年级的教室,教室的顶部用黑色的塑料布封着,但还是可以看到破落的屋顶,通过几个几十平方厘米的破口可以看得到头上的蓝天,而外面的风可以钻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全国现在似红板小学还有多少,相信教育部肯定会统计得到。而在什么撤点并校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育资源后,如红板小学这样的学校会是如何的处境,俺还是不知道1
俺只是看到红板小学现在的境况,“每间只有一面开了2扇小小的窗子,屋檐低矮,教室内一片昏暗,一脚踏进去,什么也看不到。屋顶上的瓦片已经七零八落,甚至可以看得到椽子。教室的窗户上已经没有了玻璃,用木板钉的窗子为了采光不得不留出大口子,坦率地露出里面正在上课的孩子。”让人有点痛心,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就不要提什么大眼睛了,看:1、学生们上学除了背一个书包外,还要背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的是木柴、煤炭和土豆。柴火用来在教室里烧火取暖,土豆则是他们在学校里的午餐。2、红板的孩子光着脚丫上学。3、学生的学费现在减免了,每个学生收20元钱的书本费,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钱交。更甚的是大多数孩子一个月只能吃上一、二顿的大米饭。最令人接受不了的是大多数孩子一天只吃两顿,早晚各一顿,中午饿肚子。
现在有网友通过慈善免费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说呢,对于孩子来说这五元一份的免费的午餐还算是美味,但已经有法律方面的忧虑了,是否是非法集资啊?
对于国家来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当今,青年只是富士康的跳楼工,但这些青年毕竟成年了,祖国的未来也可以在资本家的市场经济规则下不要了吗。可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一天只吃两顿,难道这花朵也不要了么?没有了这花,还能谈得上什么呢?
首先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人牺牲了那么多先烈,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孩子们不遭罪吃饱饭成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可现在孩子们竟然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而且是一个月只能吃上一两次大米饭,吃得面黄肌瘦的,最多成为东亚病夫而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人民政府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来!孩子们的父母是被忽悠到外地打工接受富士康之类的资本家剥削,孩子们成了留守儿童,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生活。政府应该免费提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物质生活,至少说是让孩子们一日三餐无忧。
反对网友们搞什么慈善免费提供什么午餐。让孩子吃着网友们提供的免费午餐,是否该让孩子们对网友们感谢感激报恩?是否该让孩子们一步三叩首表达谢恩?这免费午餐提供的推卸了政府的责任,抹黑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抹黑了改开的大好形势。
网友们的慈善午餐搞乱了程序正义,本来应该是政府提供的为人民服务,被这样的资本主义慈善一搅活,政府成了旁观者甚至可能会举起非法募捐的大棒;网友提供的则是后继乏力的营养不全面的免费午餐;更加扭曲的是孩子们对发展了三十年的盛世的想象,原来盛世就是一天只能吃两顿。
俺还是慎重地提出: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希望,国家免费提供孩子们的一日三餐,或者说免费提供所有留守儿童的类似于国家农业部幼儿园标准的一日三餐。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