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你还要怎样解放思想?与赵长茂先生商榷

2025-02-1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你还要怎样解放思想?与赵长茂先生商榷

中秋佳节,喝多了几杯,酒醒了难以入睡。深夜看到强坛的转贴——《瞭望》文章:解放思想的任务依然艰巨,作者赵长茂先生。读过文章后,感到有些问题稀里糊涂,而该文又没有明确阐述;有些看法和见解,本大班与该作者意见相左。因此,借着酒醒,胡乱写些文字与张先生商榷。 “解放思想”作为认识论的范畴,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有立场的,或者进一步说它是有阶级性的,而且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解放思想”有进步的,正确的,也有后退的,错误的,并非任何的思想的“解放”必然标志着进步。在封建社会兴起之时,孔子也是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克己复礼”,火急火燎的周游列国,妄图恢复注定要灭亡的奴隶制,结果大家都清楚;在新中国建国后,那些社会丑恶现象比如“养情妇”、“包二奶”之类,被一扫而空,但改革开放后,在“解放思想”、“恢复人性”的环境下,沉渣泛起,毒害社会,变成难以治愈的“痼疾”,也是大家无法否认的现实。所以说,提“解放思想”,并不意味着就绝对正确,绝对进步,要看解放思想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符不符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符不符合全体国民特别是老百姓的利益,一句话,要看怎样来“解放思想“。这一点,张先生只字未提,没有解开我心中的困惑。 张先生在该文中,解放思想是有明确所指的,即“我们靠解放思想这一法宝,突破了旧的思维方式,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文中反复提到这一点。这个所谓的“旧体制”,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前的时代。恰恰这一点,本大班与张先生有一些不同看法。

几十年来,动辄将改革开放前的时代指斥为“旧的思维方式”、“旧体制的束缚”,所以要“解放思想”的加以“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已经成为天然的“政治正确”。而且,即使改革包括开放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也不假思索的推给“旧体制”,所以要改革、改革、改革!本大班就纳闷:“旧体制”究竟是个什么东东?竟然几十年后还在为患“新体制”?这个“旧体制”到底是仅指改革前的体制,还是指改革后十年的体制、二十年的体制?一团乱麻,谁搞得清?反正,我只知道的是:一切问题都出在“旧体制”上,谁要是“解放思想”,搞“改革”,就占据了“正确”制高点。

就过去的“解放思想”成果来说,事实也证明“解放思想”未必天然正确。举农村为例,在“解放思想”的指导下,农村事实上恢复了从秦汉开始的连绵达两千多年之久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经过实践,问题成堆,否则,何来令人头疼的“三农问题”?率先搞“包产到户”而被树为农村改革典型的小岗村“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吗”?没有,至今小岗村还没脱贫。实践证明,农村搞分田单干的小农经济,不是解放思想;而事实也证明,过去“旧体制”所走的合作化、集体化、机械化才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搞“合作医疗”才是中国农民医疗保障的出路,这才是真正的、正确的、开创性的“解放思想”!坚持走“合作化、集体化、机械化”的南街村、华西村的共同富裕就是证明。

在科技领域也是一样。在“旧的思维方式”指导下,在“旧体制的束缚”下,竟然搞出了“新四大发明”(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而在“解放思想”的鼓舞下,究竟搞出些什么可载入史册的科学技术的发明没有?天知道。

张先生极为忧虑的是:“改革开放29年来,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新体制逐步确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体制已经荡然无存,体制障碍已经完全消除,解放思想可以就此停步。”本大班愚钝,向张先生具体请教:

——过去是“干部参与劳动,工人参与管理”,工人是国家主人翁,是国企的主人。经过“厂长负责制”、“承包制”、“下岗转制”、“MBO”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工人被改成“弱势群体”。请问,还要怎样解放思想?

——“旧体制”被斥责为“闭关锁国”,经过解放思想,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4%,大大超过美国、日本这样外贸大国18%-20%的对外依存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名的企业几乎都为外资控制;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并且,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付出的是资源、环境、廉价劳动力这些代价,获得的及其微薄的利润或是GDP的数字,而外资获得的是真金白银的利润或超额利润——“把GDP留给中国,把利润都带走!”。再举例说股票吧,卖给国家的是一个价,卖给老百姓的是一个价,卖给外资又是一个价而且是最优惠的价!这种对外开放,请问张先生,还要怎样解放思想?

——工农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1975年四届人大,代表共二千八百六十四人,工农兵代表占72(其中工人占28.2%,农民占22.9%)。,而到了十届人大,在全国人大中工农所占代表比例一说为27%,一说为19%,根据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的统计:真正的工农代表,就是指在工农第一线的代表大概只有100多人,工农代表所占比例则不足4%。请问,还要怎样解放思想?

——在资源领域,无论是普通资源,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处于“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心酸境地。举稀土产品为例。《经济日报》2005年3月30日发了一篇文章:《稀土卖个土价钱说明什么》,1992年,稀土出口平均价格还达到1.24万美圆/吨,到2003年下降到7000美圆/吨,降得最多的是氧化钇,四、五年前能够卖20万美圆/吨,现在不过5万而已。企业利润不过1%-5%而已。铟主要是用在于液晶显示屏,目前中国哄采铟的厂子过百,出售竞相压价,它的合理价位应该在3000-5000美元,而国际价格仅1000美元上下。有的竟然贱卖到50美元一公斤,连采矿成本都不到!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结果?当初,也是在“砸碎旧的思维方式,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思想”的鼓舞下,“有水快流”、“一起上”,一些个人,单位,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得失,对稀有金属开采滥挖乱采,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遗患子孙的环境破坏,还贱买宝贵的战略稀有金属资源,黄金卖成白菜价。请问,对此还要怎样解放思想?人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城镇职工的免费医疗制度,逐渐在全国农村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乡村医生队伍(过去叫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对工人和农民而言,这是他们千百年以来未曾有过、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在1980年代的一份考察报告中说:“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保障的唯一范例”。该报告还说:“初级卫生工作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式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但是,这一切却在“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口号下,做为“大锅饭”、“负担重”旧体制的弊端而被革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撤销,医疗产业化!结果呢,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有数据还显示,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请问张先生,在已经排名倒数第四位的情况下,还要怎样去解放思想?

—— 还有: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学费是世界最高(中华教育服务网),而在“解放思想”前上大学是不要钱的,有些专业比如师范学校还发工资;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经济参考报。)而在“解放思想”以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是被做为旧体制的弊端而广被诟病的;中国税务负担全球第二(2005年《福布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山西省的太原市名列第一,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去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400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00万吨,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实行环境统计的300个中国城市当中,70%处于或超过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目前中国已有七成城市不适合居住。......对上述这些,张先生,请告诉我:还要怎样去解放思想?

上述疑问,萦绕在心头,特此向张先生请教。而读张先生的文章,感觉是泛泛而谈,朦朦胧胧。也许是本大班理解能力差吧。既然如此,烦请张先生再写文章时,照顾到我们这些普通素质的读者,把文章写得具体些,再具体些,尤其是诸如“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民生问题,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解放思想的任务也就更加繁重。”这样的话,能不能举些例子,具体的阐明到底是哪些“敏感问题”?到底是哪些社会关系“复杂”?等等,把话说清楚点,有利于读者领会嘛!您说是不是,张先生 ?

标签:解放思想   体制   中国   先生   改革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