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为实现“两个彻底决裂”而奋斗终生
学习毛泽东,为实现“两个彻底决裂”而奋斗终生
——在昆明地区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曹思益
各位老前辈、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上午好。我现在围绕纪念会的主题,谈点个人体会。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两个彻底决裂”(以下简称“两个决裂”)是《共产党宣言》提出来的,原文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我理解,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决裂主要是与私有制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决裂主要是与私有观念决裂。
这次纪念会为什么要把“两个决裂”作为会议主题之一?我的理解是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是个根本性问题——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共产党的根本。
“两个决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共产党的根本
为什么说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呢?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但其根本点,在我看来,可以概括为“一二一”:
前面的“一”,就是毛主席曾经说过的:“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科学社会主义是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学说,是劳苦大众反抗剥削压迫、推翻剥削政权的学说,它强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即使这种革命只是“重复历史周期率”,被认为是“折腾”,它也是合理的,不容否定的。因为,相对于剥削压迫而言,反抗、革命总是正义的;相对于剥削者而言,劳苦大众总是先进的、正义的。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
后面的“一”,是指“实现一个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这是共产主义革命与其他还一切革命或造反的根本区别。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以往各种革命、造反,根本就在于它不只是“重复历史周期率”,而是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它不只是造反,它还要建设,而且是建设一个无阶级、无剥削、无压迫的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在于它不只是“打下江山坐江山”,而是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全人类。
所谓的“二”,就是“两个决裂”。这个“二”,是连接前后这两个“一”的根本途径,也就是从“造反”达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毛主席曾经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说,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革命最后一步的话,那么,“两个决裂”可以说是这中间的几千步、几万步、无数步。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与私有制彻底决裂才可能实现无阶级、无剥削、无压迫,只有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才能保证这一成果,才能保证不变质、不倒退,也才能造就真正的共产主义新人。因此,“两个决裂”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
由此可见,“两个决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也是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坚持“两个决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不坚持“两个决裂”,即使它说得天花乱坠,都不是科学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它是共产党的根本呢?
我们常说,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为人民服务?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主要不是为人民多做好事,不是“施小惠”,主要不是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当“救火队长”到处救火——这些当然是好事,毕竟是出于好心、公心,是有奉献精神的,而且也对人民有利,这比鱼肉百姓当然好多了。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困难、问题,要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实现“两个决裂”,也就是真正破除剥削压迫的私有制,真正破除心中的私有观念。如果不改变私有制,只在分配上进行调整,只是做好事、搞救济,就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与私有观念作彻底决裂,“为人民服务”就不可能“全心全意”,而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就是“半心半意”。正因为此,虽然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但并不叫做“人民党”或“全民党”,而是叫做“共产党”,因为只有“共产”——所有制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共产”,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所以说,“两个决裂”是共产党的根本,真正的共产党是搞“两个决裂”的,搞“共产”的;不搞“两个决裂”,不搞“共产”,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就不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关键不是看它理论、纲领如何,看它怎么说,而是要看它怎么做,是不是真正搞“两个决裂”。
同样,我们判断某个党员、某个领导干部,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关键也不是看他说得多么动听,而是要看他是不是真正为实现“两个决裂”而奋斗。今天,在纪念毛主席的时候,我深深感到:毛主席为实现“两个决裂”奋斗了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光辉的业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毛主席是与传统所有制、传统观念彻底决裂的光辉典范。
毛主席是坚持“两个决裂”的光辉典范
首先,从个人来看,毛主席真正做到了“两个决裂”,心中始终装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装着全世界受苦的人,而不是谋一己、一家、一党之私。他年纪轻轻就反对其父让他当米商赚钱的安排,立志追求真理、救国救民,他们创办的新民学会起初以“革新学术,砥厉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继而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创办的“文化书社”也是“共有”的书社。他读了《共产党宣言》后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参与创立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他明明知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掉脑袋的事,但他却先后发展其妻子、兄弟、姐妹入党,危难时刻更是抛家弃子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在艰苦的革命年代,他坚持“官兵一致”,不搞特权,并亲自参加“大生产运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建国之后他作为开国领袖,仍然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年困难时期他自己也不吃肉,自己孩子也在学校里面吃不饱。我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亲最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我们的最高领导人,竟然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挨饿,竟连这点“偏私”之心也没有,连这点“特权”都不搞。同样是这位最高领导人,不仅不让自己的孩子、家人去发家致富,当官做老板,而是让在苏联当过中尉连指导员的毛岸英下农村、下工厂;别人要把毛岸英安排在政务院,他还不同意,却让儿子到北京机器总厂,职务是党支部副书记;不久又让他去了朝鲜战场,结果在异国他乡光荣牺牲。至此,毛主席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外,他还坚持不做寿、不以个人名字做地名,他的稿费(那真正是他自己写的,而不是秘书写的)也交给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保管(他逝世以后稿费仍然由中办保管),却没给子女多少遗产,甚至没给他们安排像样的工作,他的女儿李讷一直当普通职工、过艰苦生活。这是怎样的精神啊!这是怎样的领导人啊!
毛主席不仅自己做到了“两个决裂”,而且为实现中国社会的“两个决裂”付出了毕生精力,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解放前为了革命的胜利,他要求党、军队和根据地人民克己奉公、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批判党内、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硬是把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党和军队,改造成无产阶级性质的党和军队。他写下一系列文章如《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自由主义》、《<共产党人》发刊词》等,号召全党同各种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建设无产阶级新文化、新道德、新观念。他还发动“大生产运动”和农业互助合作,促进公有经济的发展。建国前夕,他特别告诫全党“决不当李自成”,要克服骄傲和腐败,努力做到“两个务必”。
解放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毛主席更是把实现“两个决裂”作为重中之重,克服重重阻力予以推进。他不仅顶住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力,坚决没收官僚、买办资本为国有资本,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而且克服党内各级干部、包括很多领导人的不解和反对,支持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进而领导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大地第一次如此彻底、如此广泛地与私有制决裂,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来他进一步发动“大跃进”,使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提高到集体经济的高度,让公有制“多快好省”地发展壮大。在“五风”盛行、问题凸显之时,他一方面坚决反对“共产风”,另一方面坚决抵制“三自一包”的倒退做法,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后来他又提倡“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破除“一长制”,实施经济民主;领导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公有制。
毛主席不仅重视在生产关系上与私有制彻底决裂,而且非常重视在思想意识上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并且是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坚决。建国伊始,他就领导开展了一场在文化教育战线和知识分子中的思想改造运动,并写下《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另外,他还说过: “‘三反’‘五反’运动,是对党内资产阶级思想的很大打击”)。三大改造完成后,他就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彻底决裂”上:开展党内整风运动,在思想上意识上纯洁党,反对官僚主义;开展反右斗争,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发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教育,以坚定无产阶级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鼓励知青与工农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后来,他下了很大决心,克服重重阻力,忍受巨大代价和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灵魂深处闹革命”,“斗私批修”, 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提倡“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群众大民主。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保证党不变质、国家不变色,组织教育群众,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新人。而其核心内容,则是与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保卫无产阶级革命、与私有制决裂的伟大成果。
为什么要坚持“两个决裂”?
回顾毛主席为实现“两个决裂”,一生所做的这“两件大事”,我不由得感慨万千,我内心不停地追问:毛主席为什么要如此坚决地为实现“两个决裂”奋斗终生?“两个决裂”是不是应该,是不是可能?
我在想,如果毛主席只是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他没必要这样;如果毛主席只是为了“打下江山坐江山”,他没必要这样;如果毛主席只是满足于民族独立,只是满足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满足于“功成身退”,他没必要这样;如果毛主席只是满足于个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是想“六亿神州尽舜尧”,他没必要这样;如果毛主席不是真正站在劳苦大众一边,想让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生活,他没必要这样;如果毛主席不是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不是以共产主义为理想,他也没必要这样。所以,从毛主席为“两个决裂”所做的一切可以看出,毛主席不仅仅是一般的革命者,而且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革命者;不仅仅是一般的民族主义者,而且是关注民生民主的民族主义者、心系世界的国际主义者;不仅仅是一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者,而且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集大成者,总之,他是真正的、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那么,不搞“两个决裂”行不行呢?首先,不与私有制彻底决裂行不行?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特别是资产阶级所有制有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根本弊端,必然带来两极分化、相对过剩及经济危机;毛主席也曾引用“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的古语,强调:不搞社会主义,想靠私有制、靠行小惠,来发展生产、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我们不谈高深理论,我们讲讲经验事实吧:资本家总是要赚钱的,投资是要有回报的,如果工人工资高到让他赚不了多少钱,他就不会干,他就会抽逃资本,到可以赚更多钱的地方去。这就是两极分化不可消除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资本出逃、产业外移到中国来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样资本家就能赚大钱;只有老百姓背上这新的“三座大山”,资本家才能赚大钱——房价不贵、上学不贵、看病不贵,就没有这“三座大山”,资本家也就不能赚大钱。为什么以前国家那么穷,但老百姓上大学不要多少钱,住房、医疗、就业、养老也基本不愁,生活压力那么小?就是因为那时是公有制为主,公有制的效益为全民所享;而且教育、住房、医疗等是为人民服务的福利,而不是私有制赚钱的工具。所以毛主席一直坚持要与私有制彻底决裂,因为只有破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为什么要与私有观念为主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呢?因为仅与私有制决裂还不够,因为公有制必须要与“公有观念”、经济民主结合,才能巩固、发展,才能更有效率,也才能确保利益为全民所享。如果公有制与“私有观念”结合,如果公有企业的领导是私心很重的人,又没有民主监督,就会出现“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公有制就会蜕化为“官有制”,就会比私有制更没效率、更坏——这些年很多人说公有制没效率,恰恰就是这种没有公有观念和经济民主因而实质是“官有制” 的公有制,——导致更大、更快、更不合理的“两极分化”——因为资本家的发家致富还要靠几十年或几代人的积累,公有企业的领导却可以把公有资产据为己有而一夜暴富。更进一步说,如果无产阶级专政与私有观念结合在一起,或者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是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而是掌握在私心很重的人手中,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就会像毛主席所说:转化为“法西斯专政”,就会如黄宗羲所说“以天下之大公”成就其“一己之大私”,那就会比资产阶级专政更没民主更没效率,会更坏,因为资产阶级专政还有一定的分权制衡,而议行合一又控制各种资源的无产阶级专政权力更大、更集中。所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破除私有制之后,一定要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一定要教育干部、组织群众并扩大人民民主。这是比破除私有制更加重要、更为艰巨的任务。毛主席当年正是看到了苏联领导阶层脱离群众,蜕变为官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社会主义的苏联蜕化为社会帝国主义,为了防止中国重蹈覆辙,才这么重视“斗私批修”,才这么重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才这么强调“自下而上闹革命”。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教训还少吗?
“两个决裂”是可能的吗?
但是,“两个决裂”特别是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可能吗?难道不会导致“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吗?很多人都说不可能,他们说自私是人的本性,怎么可能跟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呢?我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人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后天的,更多是父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影响的结果,是其社会存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比如在私有制社会里,有权有势的人充分享有着私有制的好处,而且往往因为私有观念较强,甚至吝啬自私、卑鄙下流而升官发财,因此他们往往会越来越强化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并且强烈地为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辩护,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永远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则;而穷苦人家则由于生存的压力,因为读书学艺、吃饭看病、结婚生子、住房就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而且钱总是不够,因此也很重视个人、家庭的利益——因为不这样重视、不“自私”一点,生存都会难以维持,所以很难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即使曾经有过的“无私”观念也容易因为生存压力而受到冲击。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私有制社会里,因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这样的私有制、私有观念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会觉得“人性自私”,会认为私有观念不可能破除,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不妨想想:如果我们处于一个公有制社会,如果我们生活无忧,读书就业、医疗养老、结婚生子、住房家电都有公有企业和社会提供保障,我们何必那么重视个人利益呢?而且,即使你重视个人利益,社会上也没有条件让你去升官发财,甚至会让大家看不起你,你还会不会那么自私、小气呢?如果在这个时候,社会提倡为人民服务,提倡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与私有观念彻底决裂不是可能的吗?在这样的条件下,你会觉得无法想象吗?
其实,这样的事情绝不是空想,它曾经就是现实。在毛泽东时代,在曾经有过的公有制社会,它就是现实;毛泽东时代就有这样的成功实践,毛主席为实现“两个决裂”所做的努力曾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和光辉的业绩。人们不是常常怀念毛泽东时代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治安吗?人们不是常说那个时候人们以自私为耻,以大公无私为荣(只不过有些人斥之为“人性泯灭”)吗?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不是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和道德楷模吗?不是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吗?董存瑞可以舍身炸雕堡,江姐可以百折不挠、至死不屈,黄继光可以舍身堵枪眼,雷锋可以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还有多少普通百姓曾经舍己救人,多少大中学生、干部自愿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多少知青自愿到农村扎根落户,还有多少人到异国他乡进行国际主义援助……在那个年代,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奉献精神和集体观念不是蔚然成风吗?现在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当时不是习以为常吗?再想想当时干部的廉洁奉公,群众的老实做人,再看看当年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看看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工业体系基本健全,看看我们那么多的大型企业、大型项目、大型水利工程上马,看看“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高新科技不断涌现,看看治淮治黄、消灭传染病和黄赌毒等方面取得的惊人成就,看看扫盲、教育、合作医疗的成果和人均寿命的大幅增长……这些光辉业绩,正是在破除私有制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带来的,也正是广大干部群众破除传统观念、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
其实,这样的事例,即使在现实中也并非绝无仅有。“红色亿元村”南街村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在举国分田单干、到处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南街村一直坚持“两个决裂”,做到了“外圆内方”。在今天,我们也照样可以看到一些有理想、有追求、有奉献精神的志士仁人,全国各地免费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人,包括为了组织这个纪念会而辛苦了一个多月的老同志们,都在为实现“两个决裂”而坚持奋斗了几十年,即使年高体弱也未放弃他们的追求和责任。他们不就是为实现“两个决裂”而奋斗终生的活生生的事例吗?“两个决裂”怎么是不可能的事呢?
回顾历史,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个决裂”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与私有制决裂是与私有观念决裂的基础和前提,与私有观念决裂是与私有制决裂的保障和深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革命与上层建筑的革命,必须相互适应。当然,这是就整个社会而言,就个体而言则并非全部如此——少数先进分子在私有制社会里同样可以做到“两个决裂”,这样无私的圣贤之人在私有制条件下的历史、现实中都是客观存在,很多人可以超越自身所在的阶级、超越自身的物质条件而“身无分文,身忧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毫无疑问,大多数人只有在与私有制彻底决裂之后才能与私有观念决裂。以前,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与私有制决裂而对与私有观念决裂重视不够,现在也有一些人高度重视与私有观念决裂而对与私有制决裂重视不够,这都是不全面的。
像毛主席那样为实现“两个决裂”而奋斗终生
我曾经听一个老前辈发过这样的感慨:咱们革命几十年,思想改造几十年,也确实有进步,但现在好多人又不知不觉退回去了,农民还是农民意识,市民还是市民习气,官员还是官员做派……他们把这个叫做“思想复辟”。我在想,为什么同样是这些人,却区别这么大呢?问题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我们没有坚持“两个决裂”,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变了。
我也曾经收到这样的短消息:“快清明了,地下先烈们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江姐问:国民党被推翻了吗?答:被阿扁推翻了。董存瑞问:劳动人民还当牛做马吗?答:不劳动了,都下岗了。吴琼花问:姐妹们都翻身得解放了吗?答:思想解放了,都当小姐了。杨子荣问:土匪都剿灭了吗?答:都改当公安和城管了!杨白劳问:地主都打倒了吗?答:都入党了。雷锋问:那资本家呢?答:都进入人大和政协了。刘胡兰问:同志们都藏好了吗?答:都隐身上网了!毛主席问:大家现在都在忙什么?答:都在斗地主!毛主席说:那我就放心了!”这短信自然有失于夸张和绝对,但也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这里确实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两个决裂”,特别是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虽然不是不可能的,但却非常困难,而且功亏一篑、复辟倒退、“千里之堤,毁于一穴”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两个决裂”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非常漫长的过程,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如此。要实现“两个决裂”, 需要克服非常非常大的阻力,需要非常非常坚定的决心,需要非常非常清醒的认识,需要非常非常坚强的毅力,需要非常非常高明的政策策略,需要非常非常大的耐心,需要非常非常持久的努力。在这方面,毛主席无疑是我们的光辉榜样。
一切理想主义者,一切真正有责任感、正义感的人,一切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一切热爱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人,不论男女老少,让我们学习毛主席,像他那样为实现“两个决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