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无派:从“不争论”到“搁置争议”,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不争论”到“搁置争议”,这究竟是为什么?
: 暂时无派
原载:华岳论坛 -
最近,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将同日本共同开发东海石油和天然气。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在有“争议”的海域,设立一个中日共同开发区;第二,在没有争议的中国海域的“春晓”油田与日本合作产油。我认为,这个“共同开发”的决定是极其不妥当的,是对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极大损害。在此,我强烈呼吁中国政府停止执行这个计划;同时,我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民一起行动起来,阻止这个计划变为现实。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注:中日两国都是该公约的签约国)第七十六条,“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它规定:大陆架最大可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如果中间有地方超过2500深,则大陆架到此为止。该公约同时还界定“专属经济区(ZZE)”为“在大陆架自然延伸的海域,以国土海岸线延伸200海里的海域”,“专属经济区”限制在大陆架上的海域。换句话说,没有大陆架,也就没有专属经济区。需要说明的是,“专属经济区”指的是渔业之类的海洋资源,而不是指矿产之类的海底资源。也就是说,在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拥有国将不再拥有渔业等“专属经济”权,但却拥有海底资源的专属开采权。
中国东海位於中国大陆和日本九州、 冲绳群岛和台湾之间,其最宽处约360海里。中国的大陆架从中国海岸起,向东延伸到距冲绳群岛(日本称琉球群岛)二十海里处的冲绳海沟处中断,此海沟的深度为2940米(大于2500米)。因此,中国的东海大陆架最宽处为340海里(小於“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上限350海里)。因为冲绳海沟的存在,中国和日本不在同一个大陆架上,属於日本的大陆架仅宽20海里,无法延伸。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签约国之一的日本却对此采取了不认账的做法,他们蛮横地坚持,日本在这一区域也应该和中国一样拥有二百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因为东海的最宽处只有360海里,他们就自作主张地将中日两国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二一添作五”地划在180海里处。不仅如此,按照日本的逻辑,“专属经济区” 下的海底资源,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日本的。这就是所谓的“中间线”的由来。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按照日本的划法,中国领土钓鱼岛是划在日本一侧的。
现在回头看这个“共同开发”计划。双方同意的“共同开发区”位于所谓的“争议区”,即日本的“中间线”和中国的大陆架边缘之间。必须说明的是,这个“争议”并不是国际法规定得不清楚,它完全是日本单方面挑起的。更不能让人理解的是,由中国自己开发的、即使按日本的“中间线”的划法也位于中国一侧的“春晓”油田,在此计划中,日本也将以“投资者”的身份合作生产。
最近三十来年,中国的老百姓被当成了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人“安排”,连问一声都不行,问了就是“破坏安定团结”。中国的发展走什么路,我们被告知“不要争论”,因为据说一争论就失去了时间。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发现:时间,我们失去了,权益,我们也失去了;少数人先富,我们看到了;多数人后富,永远是个梦。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看到中国的食用油的价格被人家控制了,我们看到粮食的购销人家要插手了,我们看到人家把中国的银行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了,可是,当初加入的时候,中国到底答应了人家什么条件,我们至今一无所知!
即使如此,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还是愿意信任共产党、信任这个政府。怎么能让自己不信呢,那是毛主席创建的党,那是毛主席领导建立的人民政府啊。即使两极分化如此严重,在国家受到分裂分子挑衅时,站出来的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在四川遭遇大地震时,抢险救灾、捐出自己不多的余钱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今天,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不想沉默了,我们要问一问了。外交部不是有答记者问吗?好,现在,我们也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来一个答老百姓问。不应该吗?外国记者有知情权,中国百姓凭什么就没有?
根据外交部的说法,这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不涉及主权。我想要问的是:第一,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未来向哪个方向“过渡”。如果说共同开发有“争议”地区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提高经济实力,那么,中国政府有什么样的把握和措施防止日本进一步由此提出主权要求?如果是以法律为依据,那么是依据国际法还是依据各自的国内法?现在的事实是,无论是按照国际法还是按照中国的法律,这种“安排”都是非法的。既然是自己违法在前,将来就不会有法可依,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如果是以将来双方的实力为依据,那么我们现在不具备保卫自己国土的实力吗?对此,政府征求过人民解放军将士和全国人民的意见吗?现在不能保卫,将来就能吗?如果不能保证这个所谓的“过渡性”的方向,政府将怎样让人民相信这不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安排”?
完全与日本没有任何关系的“春晓”油田,为什么要让日本方面坐收渔利?我看不出与日本在“春晓”合作,中国能得到什么利益。经验?中国在石油勘探和开采方面的经验远远大于作为贫油国的日本;资金?目前中国并没有资金短缺的问题,相反,大量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了一个问题;管理?什么样的管理经验能超过当年大庆人创造的“三老四严”?没有日本的参与,中国的石化工业难道没有飞速发展吗?就因为日本说了句什么“虹吸作用”把他们那一侧的油气吸过来了,我们就让他们白得好处?慢说这种论调没有任何根据,就是真“吸”了过来,吸的也是中国自己的资源,因为所谓“中间线”本身就是日本的胡搅蛮缠。以这个理由照顾日本的利益,不等于说是承认了日本方面的划界根据吗?这还不涉及主权吗?
很显然,这是一个明显不利于中国的计划,我根本看不出这所谓的“双赢”中国“赢”在什么地方了,这种让步是毫无原则、毫无道理的。中国完全没有必要看日本的脸色,自己主权范围内的资源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开采。中国在东海不有求于日本,中国什么都不缺!如果一定说缺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有些人缺了点志气,缺了能站直腰杆的那根脊梁骨!
几十年来,有人在国内问题上搞的是“不争论”,在国际问题上搞的“搁置争议”。搁置了,争议却从来没有消失;让步了,人家从来没有适可而止。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二十几年,我们也经历过“争议”,但我们基本做到了与人和平共处。这种和平共处不是建立在委曲求全的基础上,更不是建立在“搁置争议”的基础上。“三八线”有过争议,有人过了线,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我们是怎样对待这个争议的呢?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麦可马洪线”有过争议,有人过了线,在我们领土几十公里处建立起哨所。我们是怎样对待这个争议的呢?是大手一挥,“扫了他”。珍宝岛有过争议,有人过来了,还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我们是怎样对待这个争议的呢?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直到把侵略者赶出去。西沙群岛有过争议,有人占我们的岛屿,打死我们的渔民。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个争议的呢?是“用热血写张大字,挂在太平洋的宇空: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神圣主权不可欺凌”!
在此以前,中国人民倒的确是“搁置”过,也委曲求全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国人民那时不敢指望什么“双赢”,能指望的,不过是对方“单赢”后放我们一条生路,可人家放过我们了吗?“大日本皇军”倒是说过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共荣”?是“双赢”吗?不是,是南京三十万中国人的冤魂,是大半个中国整整八年的水深火热!
二十世纪也好,二十一世纪也罢,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什么“和平发展”的时代。“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列宁的这个观点根本就没有过时。在当今这个世界上,谁的拳头狠,谁的利益就大。宋襄公式的“仁义”,在今天只是懦弱的表现,只能是世人耻笑的对象。
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声呐喊之前的数百年,中国人民没有一天真正地站立过。现在,难道还要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再次跪下去吗?不!如果有人敢逼迫我们这样做,我要说,你给我滚!
二十一世纪不相信“搁置”!今天的中国人民不是好愚弄的,也不是好欺负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