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化和发展问题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化和发展问题
——第十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综述:《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宋晓平  

  2009年3月2~6日,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学家联合会、古巴经济学家和会计师联合会在哈瓦那共同举办第十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52个国家、27个国际和地区机构的150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他们之中有洪都拉斯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高级官员,来自美国的3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拉美经济体系等国际机构的代表,还有来自各地区的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具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分属不同的经济思想流派,持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份。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马查多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十分关注大会的进展,撰写多篇关于大会主题的文章,阐述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自1999年以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已连续召开了十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

  

  大会讨论了当前与全球化和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焦点集中于当前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讨论的主题有:当前金融危机的性质和特征、危机的成因及出路、克服危机的方法、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造与调整、马克思主义及进步力量对当前斗争形势的判断等。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当前危机的形势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严重冲击世界各国,其中包括最为强势的经济体。以往拥有经济高效率的日本在寻找新的替代方式,以避免出口的急剧下降。德国经济正在出现大幅下滑。东欧翘首企盼欧洲复兴发展银行70亿美元的投资援助,以避免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英国正在应对最近29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和自1974年以来制造业最大幅度的衰退。

  

  金融危机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失业急速增长。全世界失业人数2008年为1.9亿,2009年有可能增加5100万。贫困的劳动者(每天只能挣取两欧元的人)将达到14亿,占全球经济自立人口的45%。在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衰退已经破坏了36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一半是在最近3个月中损失的。在欧盟地区,失业人数为1750万,比一年前增加了160万。2009年,预计将损失350万个就业岗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半球部官员加布里埃尔·迪·贝拉在发言中说,根据2009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0.5%。他认为现在情况更为糟糕,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也许会略有恢复,但很不明朗,“困难要比预想的时间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另一位官员安迪·沃尔夫则承认,“扩张性政策并没有解决金融市场支付能力严重丧失等问题”。

  

  美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圣地亚哥·莱维在分析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情况时指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家的金融机构经受住了负面压力,调控政策比以前更加有效。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延续,资产的质量有可能会恶化。同2008年初相比,目前拉美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已经下降了35%,有可能继续下跌到50%。除了智利,其他拉美国家,特别是那些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初级产品的国家,难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坚持实施反周期政策。他预测2009年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1%。

  

  二、关于危机的性质和特征

  

  拉美社会科学理事会前主席、阿根廷著名左翼学者阿迪利奥·博隆博士指出,当前的危机并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而且是经济危机,是一场资本主义的总危机。他认为,这场危机可与1873~1896年“长萧条”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相比。1873~1896年的危机持续了23年,1929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也持续了20多年。“当前的危机是一场文明模式的危机,环境和人类生活条件受到的破坏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古巴全国人大经济事务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认为,这场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同时又是消费不足。“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社会危机、食品危机和生态危机,是所有这些烈性危机爆发的综合性结果”。〖JP〗

  

  这场危机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垄断格局空前规模的大调整,它有利于最大的、组织得最好的垄断寡头们取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法则将会为新的企业兼并和联盟扫清道路,使弱者陷于破产。美国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的情况不同于1929年的危机。当时危机的特征是银行支付危机、深刻的通货紧缩、国际贸易萎缩和大规模失业。目前的危机更像70年代初期国际货币体系衰败的危机。

  

  对导致当前危机的原因,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基础,人们对危机的原因作出不同的解释。例如,社会民主党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包括斯蒂格利茨、安南、盖茨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造成这场危机的很多重要因素。斯蒂格利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市场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认为这种教条造成了当前的危机。他还批判了格林斯潘的金融宽容政策,它导致取消了国家控制和对经济运转的调节,特别是对投机资本的控制,那些在30年代危机之后形成的经验被轻易抛弃了。他指出,“取消金融调控,废除银行资本与证券形式的资本之间的安全界限,这在立法上为毫无节制的投机大开门户,造成金融泡沫。金融泡沫首先在2000年滋生于信息产业,后来蔓延到不动产业,最终在去年夏季彻底破裂了”。斯蒂格利茨批评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他认为,这无异于是向体内出血的病人输血,向投机者提供补偿,以便他们继续进行投机。19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博士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是一种自我摧毁进程演变的产物,它基于一种虚假的货币估价基础,这远远没有鼓励投资,反而像滚雪球一样,日益失控,最后爆裂了。马丁内斯指出,这些学者提出的造成危机的因素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对危机作出深刻的、实质性的解释。这是由他们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他们在肯定和维护现存制度的前提下,“力图把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固有的实质性的好东西、他们并不怀疑的东西与造成危机的错误政策区分开来”。

  

  博隆教授指出,这场危机具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这场危机发生在美国并非偶然,因为该国30多年来人为依靠外部储蓄、外部贷款为生;企业举债超出了它们的能力,国家举债也超过了其可能性,进行不止一场而且两场战争;不仅不增加税收,甚至还要减税;在商业广告的诱惑下,居民举债维持过度、非合理的和挥霍性的消费。

  

  除了这些结构性原因,还应该补充其他因素,如经济快速实现金融化,迅猛的投机势头日益加大风险;虚拟资本成为“取之不竭的源泉”,金钱源源不断地创造金钱,大量的虚拟资本可以在几天、最多几个星期内就可以获得实现,资本的增值超越了任何估算和顾忌。另外,新自由主义的非调控化和自由化政策使得最强大的活动者有可能有恃无恐地实施野蛮的法则。

  

  三、关于危机的出路

  

  关于如何应对危机,存在多种政策建议。其一,需要采取灵活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其二,需要政府采取公共政策干预,注入资金,启动信贷市场重新运转。其三,增加技术创新开支,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当前,唯一能够补偿私人部门萎缩的是公共部门。解救处于破产境地的银行的唯一办法是国有化。任何产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制度都是应对灾难的药方。蒙代尔博士认为,国际金融体系应该恢复提供信贷。像对待银行那样减少生产企业的税负,以便使其重新实现资本化和加强生产能力。同时他建议调整银行体系,对失去支付能力的机构实行私有化,由顾问理事会进行干预,调节金融机构的行为,使之成为生产体系的轴心而非金融投机机制。

  

  关于危机的出路,世界银行代表佩雷拉·达·希尔瓦指出,“最后的可能结果或是资本主义的终结,或是建立一种更加有调节的资本主义,风险度低的、更有社会容纳力的资本主义”。

  

  著名学者萨米尔·阿明教授则指出,走出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摆脱资本主义。无论怎样翻来覆去地思考问题,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结论是走向社会主义,无论怎样称呼它,每个国家的具体的经历如何。

  

  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博士指出,仅经济危机本身不会使资本主义自身倒台,因为经济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是它可以为反资本主义力量的产生创造条件。“关键之点取决于经济与广义的政治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四、关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和调整

  

  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大会一致通过了致联合国大会主席米格尔·D.埃斯克托博士的信,信中要求“重新设计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它的金融构架”。

  

  改造和调整国际金融构架必须依据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在考虑整个国际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各种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步走出危机需要考虑解决总体失衡的问题,既包括工业化国家也包括新兴国家的失衡,国际范围内收入分配的失衡、信贷和贸易及金融体制的失衡。洪都拉斯总统塞拉亚指出,要继续寻找能够解决国际金融资本积累失衡的新方式,以便能够适应我们发展生产的要求,解决国家间的失衡状况。

  

  第二,采取民主和集体的方式。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费尔南德斯指出,新金融构架的创建必须有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参与,由他们决定怎样进行货币调节,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与会者指出,联合国大会有助于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和更加民主的框架下讨论问题,坚持集体走出危机的道路。联合国大会是不发达国家、它们的政府和人民运动积极参与、寻求走出危机的唯一合法论坛。“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阻止封闭的小圈子搞妥协,把他们制定的措施和计划强加于国际社会。20国集团是一个不具广泛代表性的集团,但它的讨论和结论可以成为重建国际金融体系大辩论的参考”。

  

  第三,必须把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结合起来。现行的世界经济制度危机显而易见,不能仅以金融的方式加以解决,必须通过制度途径来解决。金融体系的改造仅仅是世界经济秩序重建进程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现存的国际金融机构没有能力履行世界金融监管的职能,必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外,建立一种经济政策总体协调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在我们开放边界的同时,必须建立一种总体调节机制,创建一种世界货币制度,解决金融领域缺乏监管、投机猖獗的无序状态”。

  

  洪都拉斯总统的经济顾问纳尔逊·阿维拉博士建议创建一种“发展主义的世界货币制度”,它的基本功能是杜绝金融投机,促进实体生产的发展。“这种世界货币必须基于真正的生产总值而非世界投机”,“用发展主义模式替代投机模式”,缩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他还系统地提出了这种世界货币制度的构架:首先,建立世界货币理事会。它具有发行和调节世界货币的职能和权力。世界货币理事会从属于联合国,联合国是21世纪的联合国,与现在的联合国十分不同”。他建议世界货币理事会应该由那些不是安理会成员的国家组成。也就是说,“理事会由那些没有否决权的国家领导”。世界货币理事会调节所有的货币发行,负责制定有关规则,控制资本流动、证券市场和国际银行。其次,创建世界货币。阿维拉与蒙代尔博士的观点相似,主张应该采用同一的世界货币来应对国际危机。“长期目标是建立一种世界货币,因为世界经济需要它”。创建世界货币制度的着眼点之一是改变现在严重存在的滥发货币现象。日元、欧元和美元的发行量要比世界产值高出几乎上百倍。这些国家应该达成有关协议,实现这些过剩货币的非货币化。阿维拉认为,美元、日元和欧元“应该一直是本国或本地区货币,而非世界货币,因为从来没有预前协议规定它们是世界货币”。再次,货币制度与各国的人文发展水平挂钩。他指出,新的货币制度并不取消各国的货币。每个国家将根据本国的人文发展水平继续发行本国货币。也就是说,那些被评定人文发展系数更低的国家将发行更少的在本国流通的货币,将需要更多的世界货币。“这样做的目标是所有国家越来越加大人文发展投入,因为随着人文发展系数的提高,也将增加各国家发行货币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被纳入这种世界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将限于评估和调节世界货币理事会交办的事务,世界银行专门负责为世界货币理事会的规划提供资助。

  

  当基于上述规则创建的世界货币制度投入运作时,联合国的改革是关键性的问题。2009年6月1日~4日,联合国将召开一次世界各国峰会,“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玻利维亚、古巴、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以及其他国家如厄瓜多尔等,将制定一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建立世界货币的联合提案,提交这次峰会。

  

  五、关于危机前景预测

  

  当前,由于危机具有极大的不明朗性,存在着对世界经济的多种预测。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最终阶段和结果,认为这一制度将会垮台。第二种观点是,当前的危机是多年来世界经济体系所遭受的很多危机中的又一个,几个月后经济将会恢复,继续向前运转。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将会得到恢复。这似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人心的做法。第三种观点认为,现在的危机类似于1990年以来日本的情况。人们还记得70年代和80年代所谓的日本经济奇迹,当时日本成为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引擎。自1990年以后,这一奇迹突然破灭了。日本的金融泡沫首先发生在不动产部门,十分相似于美国所发生的情况。从那时起,日本陷入一种慢性危机之中,经济增长实际为零。只是到三、四年前,日本才从这种状况中摆脱出来。因此,如果这种危机状况继续下去的话,世界经济受到的困扰不会少于10年。第四种观点认为,这次危机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演,也许还会更加严重。1929年经济危机持续了43个月。当前的危机还可以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8年8月算起,金融危机仅过了6个月,各种指数仍然与70年代的情况相差较远。当时美国失业率为25%,现在为7.2%。当前的情况还有可能恶化。前不久,英国前首相克莱尔指出,“如果目前的经济灾难成为奥巴马总统所说的‘失去的十年’,其结果将会是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

  

  另外,预测危机时还要考虑人们的心理因素。在危机中有时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心理因素。最终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是银行存款人中蔓延的恐怖心理,大规模的挤兑使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当前,美国和欧洲的所有救市计划最终都是力图避免恐惧心理的扩散。

  

  对危机的预测也要考虑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否会走向保护主义。它们当前的政策呈现出保护主义的迹象。“中心”国家采取的决策影响了设在“外围”国家的子公司,导致大量裁员,中断了支付链条,造成需求下降。美国决定支持在底特律的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3家汽车制造商,但这仅仅是为了拯救它们设在本国的工厂。法国和瑞士在向它们的汽车工业提供援助时提出附加条件:只有设在本国境内的汽车企业才能获得好处。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发表声明,保护主义可以是“危机时期所需的无奈之举”。西班牙工业部长塞瓦斯蒂安要求“消费西班牙产品”。奥巴马鼓励“购买美国货”。种种迹象勾起人们对1929年经济危机和30年代大萧条的回忆。

  

  但是,现在的情况与20世纪30年代有所不同。当时危机的“解决方式是保护主义和世界大战”。目前,保护主义将会遇到很多障碍,因为各国的巨型垄断寡头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相互交汇,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这使得在发达世界,在北北贸易中,保护主义很难成为主导趋势。发达国家之间将趋于尊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尽管他们之间不乏紧张状态。这些国家似乎更有可能对整个南方实施保护主义。发达国家的“本国资产阶级”发动世界大战,相互争夺市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帝国垄断寡头”们周期性地聚会于达沃斯世界论坛,进行协调。它们之间不存在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指出,当前世界处在长期萧条的初始阶段,目前频繁使用的“衰退”这一词汇不足以充分表述资本主义未来的暗淡状况。他认为,当前的危机是“深刻的,具有巨大的活力”,它才刚刚开始,不会很快得到克服。有人认为危机将会持续2~5年,马丁内斯认为,相对于30年代的危机而言,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程度很高,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危机的深度会大一倍,甚至两倍。它的扩散规模将会大于1929年。博隆教授认为,“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同时农产品和原料价格下跌。10年之后,尽管罗斯福总统实行激进的政策(新政),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17%),经济无法从萧条中解脱出来,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结束了这一时期。当前的危机怎么能是更短呢?1873~1896年的萧条持续了23年!现已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谈判时期,以便明确以何种方式走出危机,谁将是受益者,谁又应该是代价的支付者”。

  

  马丁内斯认为,这场危机本身并不会终结资本主义。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甚至更早些,在沙皇时期的俄罗斯,人们曾就类似的问题进行过讨论。在德国,罗莎·卢森堡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参加过类似的讨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危机不是一种异常现象,而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这一制度的特殊逻辑下,危机具有类似于泻药的功能。泻药的作用是不舒服的,但是却能够使人体恢复失去的平衡。经济危机破坏过剩的生产力,并在残垣断壁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这就是马克思赋予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周期特性。资本主义将进入又一个具有自然活力的阶段,它并不会死亡。马丁内斯估计,到目前为止,由于金融资产价值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缩水和企业破产,金融危机在全球造成1.5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这一数额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同世界金融市场总资产水平——估计为60万亿美元相比,却并不是很大。世界经济还有很多资源可利用,有可赖以发展的空间”。另外,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损伤。“整个世界市场和储蓄人的行为都在加强美国的地位:危机在深化,救市行动相形见绌,道琼斯指数下跌到了7000点这一心理底线,甚至低于1997年的水平。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在美元中寻求庇护,欧元和黄金价格却在下跌!”马丁内斯得出结论说,“危机发生了,新自由主义陷入危机,但并没有灭亡。让我们期待着资本主义力量能够利用这种形势,促成一种制度性的改造”。

  

  六、关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判断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政治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指出,世界经济处于发生重大变化的初始阶段,这甚至将会影响世界政治。在第一次世纪大战年代,巨大的经济灾难催生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欧洲民众的绝望,特别是德国和意大利人的绝望促成了欧洲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他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体系重大的经济危机并不会造成一种预先确定好的政治走向。从这些危机中,可以产生走向左翼的运动,同样也可以出现走向右翼的运动。所有这一切并不取决于经济危机,而取决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各种政治力量的行动,取决于这些力量的成熟状况,以及它们循序引导政治走向的能力。因此,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只能根据目前处于冲突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的灵活性、娴熟的斗争艺术、正确的战略和领导能力来加以回答。“在经济危机过程中,革命力量可以做到的是创造条件,以便通过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行动来推翻这一制度。如果政治领袖们和政治力量善于在具体的环境中采取行动,他们便可以如愿以偿。这当然需要继续进行观察”。

  

  与会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走出当前危机的判断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灵活性来制造新的泡沫,以便再次避免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矛盾。如果没有一种革命力量领导变革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会再次恢复统治地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如果没有一种社会力量加以推动,它是不会倒台的”。不少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呼吁,“继续进行知识、文化和阶级斗争”。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政策走向引起普遍关注。他的作用不应仅从竞选中的讲话来判断,还可以看他的经济顾问班子的构成。从顾问班子来看新政府的政策没有多大变化空间,这实质上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班底。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奥巴马出台什么政策。

  

  七、卡斯特罗关于全球化的论断

  

  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验证了菲德尔·卡斯特罗10多年前作出的关于全球化论断的正确性。早在1999年第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上,他就指出资本主义必将陷入深刻的制度危机。卡期特罗当时指出,“我最深刻的信念是:我们所谈论的不可思议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的成果。”“过渡将会怎样进行?我们不清楚。是否会通过广泛的暴力革命或大的战争?似乎不大可能。这种方式是非理性的,灭绝性的。是否会通过深刻的、灾难性的危机?遗憾的是,这是最可能的方式,几乎不可避免的方式,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斗争形式来实现。”“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全球化?只能是互助性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或以你们喜欢的定义称呼它。”

  

  八、关于中国的发展

  

  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发展及其政策走向引起与会者们的高度关注。一般认为,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世界政治中没有相对应的重要性。前苏联却恰恰相反,虽然它在经济上脆弱,但却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国,它在世界政治中以渐进和十分谨慎的方式开始了一场现身进程,但是它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和军事分量仍显不足。中国可以在“外围”国家的战略调整中起积极作用,逐步调整其国内资源,面向国内市场。如果中国能够实现这一转折,它仍将需要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产品,如石油、镍、铜、铝、钢铁、大豆,以及其他原料和食品,继续拉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拉美所副所长、研究员)

  

  2009年3月2~6日,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学家联合会、古巴经济学家和会计师联合会在哈瓦那共同举办第十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52个国家、27个国际和地区机构的150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他们之中有洪都拉斯总统曼努埃尔·塞拉亚,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高级官员,来自美国的3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拉美经济体系等国际机构的代表,还有来自各地区的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具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分属不同的经济思想流派,持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份。古巴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马查多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十分关注大会的进展,撰写多篇关于大会主题的文章,阐述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考。自1999年以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已连续召开了十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

  

  大会讨论了当前与全球化和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焦点集中于当前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讨论的主题有:当前金融危机的性质和特征、危机的成因及出路、克服危机的方法、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造与调整、马克思主义及进步力量对当前斗争形势的判断等。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当前危机的形势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严重冲击世界各国,其中包括最为强势的经济体。以往拥有经济高效率的日本在寻找新的替代方式,以避免出口的急剧下降。德国经济正在出现大幅下滑。东欧翘首企盼欧洲复兴发展银行70亿美元的投资援助,以避免生活水平显著下降。英国正在应对最近29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和自1974年以来制造业最大幅度的衰退。

  

  金融危机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失业急速增长。全世界失业人数2008年为1.9亿,2009年有可能增加5100万。贫困的劳动者(每天只能挣取两欧元的人)将达到14亿,占全球经济自立人口的45%。在危机的发源地美国,衰退已经破坏了36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一半是在最近3个月中损失的。在欧盟地区,失业人数为1750万,比一年前增加了160万。2009年,预计将损失350万个就业岗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半球部官员加布里埃尔·迪·贝拉在发言中说,根据2009年1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0.5%。他认为现在情况更为糟糕,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也许会略有恢复,但很不明朗,“困难要比预想的时间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另一位官员安迪·沃尔夫则承认,“扩张性政策并没有解决金融市场支付能力严重丧失等问题”。

  

  美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圣地亚哥·莱维在分析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情况时指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家的金融机构经受住了负面压力,调控政策比以前更加有效。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延续,资产的质量有可能会恶化。同2008年初相比,目前拉美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已经下降了35%,有可能继续下跌到50%。除了智利,其他拉美国家,特别是那些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初级产品的国家,难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坚持实施反周期政策。他预测2009年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1%。

  

  二、关于危机的性质和特征

  

  拉美社会科学理事会前主席、阿根廷著名左翼学者阿迪利奥·博隆博士指出,当前的危机并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而且是经济危机,是一场资本主义的总危机。他认为,这场危机可与1873~1896年“长萧条”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相比。1873~1896年的危机持续了23年,1929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也持续了20多年。“当前的危机是一场文明模式的危机,环境和人类生活条件受到的破坏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古巴全国人大经济事务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认为,这场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同时又是消费不足。“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社会危机、食品危机和生态危机,是所有这些烈性危机爆发的综合性结果”。〖JP〗

  

  这场危机同时又是资本主义垄断格局空前规模的大调整,它有利于最大的、组织得最好的垄断寡头们取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法则将会为新的企业兼并和联盟扫清道路,使弱者陷于破产。美国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指出,当前的情况不同于1929年的危机。当时危机的特征是银行支付危机、深刻的通货紧缩、国际贸易萎缩和大规模失业。目前的危机更像70年代初期国际货币体系衰败的危机。

  

  对导致当前危机的原因,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基础,人们对危机的原因作出不同的解释。例如,社会民主党人、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包括斯蒂格利茨、安南、盖茨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造成这场危机的很多重要因素。斯蒂格利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市场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认为这种教条造成了当前的危机。他还批判了格林斯潘的金融宽容政策,它导致取消了国家控制和对经济运转的调节,特别是对投机资本的控制,那些在30年代危机之后形成的经验被轻易抛弃了。他指出,“取消金融调控,废除银行资本与证券形式的资本之间的安全界限,这在立法上为毫无节制的投机大开门户,造成金融泡沫。金融泡沫首先在2000年滋生于信息产业,后来蔓延到不动产业,最终在去年夏季彻底破裂了”。斯蒂格利茨批评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他认为,这无异于是向体内出血的病人输血,向投机者提供补偿,以便他们继续进行投机。19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博士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是一种自我摧毁进程演变的产物,它基于一种虚假的货币估价基础,这远远没有鼓励投资,反而像滚雪球一样,日益失控,最后爆裂了。马丁内斯指出,这些学者提出的造成危机的因素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没有对危机作出深刻的、实质性的解释。这是由他们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他们在肯定和维护现存制度的前提下,“力图把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固有的实质性的好东西、他们并不怀疑的东西与造成危机的错误政策区分开来”。

  

  博隆教授指出,这场危机具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这场危机发生在美国并非偶然,因为该国30多年来人为依靠外部储蓄、外部贷款为生;企业举债超出了它们的能力,国家举债也超过了其可能性,进行不止一场而且两场战争;不仅不增加税收,甚至还要减税;在商业广告的诱惑下,居民举债维持过度、非合理的和挥霍性的消费。

  

  除了这些结构性原因,还应该补充其他因素,如经济快速实现金融化,迅猛的投机势头日益加大风险;虚拟资本成为“取之不竭的源泉”,金钱源源不断地创造金钱,大量的虚拟资本可以在几天、最多几个星期内就可以获得实现,资本的增值超越了任何估算和顾忌。另外,新自由主义的非调控化和自由化政策使得最强大的活动者有可能有恃无恐地实施野蛮的法则。

  

  三、关于危机的出路

  

  关于如何应对危机,存在多种政策建议。其一,需要采取灵活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其二,需要政府采取公共政策干预,注入资金,启动信贷市场重新运转。其三,增加技术创新开支,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当前,唯一能够补偿私人部门萎缩的是公共部门。解救处于破产境地的银行的唯一办法是国有化。任何产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制度都是应对灾难的药方。蒙代尔博士认为,国际金融体系应该恢复提供信贷。像对待银行那样减少生产企业的税负,以便使其重新实现资本化和加强生产能力。同时他建议调整银行体系,对失去支付能力的机构实行私有化,由顾问理事会进行干预,调节金融机构的行为,使之成为生产体系的轴心而非金融投机机制。

  

  关于危机的出路,世界银行代表佩雷拉·达·希尔瓦指出,“最后的可能结果或是资本主义的终结,或是建立一种更加有调节的资本主义,风险度低的、更有社会容纳力的资本主义”。

  

  著名学者萨米尔·阿明教授则指出,走出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摆脱资本主义。无论怎样翻来覆去地思考问题,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结论是走向社会主义,无论怎样称呼它,每个国家的具体的经历如何。

  

  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博士指出,仅经济危机本身不会使资本主义自身倒台,因为经济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是它可以为反资本主义力量的产生创造条件。“关键之点取决于经济与广义的政治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四、关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和调整

  

  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大会一致通过了致联合国大会主席米格尔·D.埃斯克托博士的信,信中要求“重新设计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它的金融构架”。

  

  改造和调整国际金融构架必须依据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在考虑整个国际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各种结构性失衡问题。“逐步走出危机需要考虑解决总体失衡的问题,既包括工业化国家也包括新兴国家的失衡,国际范围内收入分配的失衡、信贷和贸易及金融体制的失衡。洪都拉斯总统塞拉亚指出,要继续寻找能够解决国际金融资本积累失衡的新方式,以便能够适应我们发展生产的要求,解决国家间的失衡状况。

  

  第二,采取民主和集体的方式。多米尼加共和国总统费尔南德斯指出,新金融构架的创建必须有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参与,由他们决定怎样进行货币调节,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与会者指出,联合国大会有助于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和更加民主的框架下讨论问题,坚持集体走出危机的道路。联合国大会是不发达国家、它们的政府和人民运动积极参与、寻求走出危机的唯一合法论坛。“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阻止封闭的小圈子搞妥协,把他们制定的措施和计划强加于国际社会。20国集团是一个不具广泛代表性的集团,但它的讨论和结论可以成为重建国际金融体系大辩论的参考”。

  

  第三,必须把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构建结合起来。现行的世界经济制度危机显而易见,不能仅以金融的方式加以解决,必须通过制度途径来解决。金融体系的改造仅仅是世界经济秩序重建进程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现存的国际金融机构没有能力履行世界金融监管的职能,必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外,建立一种经济政策总体协调和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在我们开放边界的同时,必须建立一种总体调节机制,创建一种世界货币制度,解决金融领域缺乏监管、投机猖獗的无序状态”。

  

  洪都拉斯总统的经济顾问纳尔逊·阿维拉博士建议创建一种“发展主义的世界货币制度”,它的基本功能是杜绝金融投机,促进实体生产的发展。“这种世界货币必须基于真正的生产总值而非世界投机”,“用发展主义模式替代投机模式”,缩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他还系统地提出了这种世界货币制度的构架:首先,建立世界货币理事会。它具有发行和调节世界货币的职能和权力。世界货币理事会从属于联合国,联合国是21世纪的联合国,与现在的联合国十分不同”。他建议世界货币理事会应该由那些不是安理会成员的国家组成。也就是说,“理事会由那些没有否决权的国家领导”。世界货币理事会调节所有的货币发行,负责制定有关规则,控制资本流动、证券市场和国际银行。其次,创建世界货币。阿维拉与蒙代尔博士的观点相似,主张应该采用同一的世界货币来应对国际危机。“长期目标是建立一种世界货币,因为世界经济需要它”。创建世界货币制度的着眼点之一是改变现在严重存在的滥发货币现象。日元、欧元和美元的发行量要比世界产值高出几乎上百倍。这些国家应该达成有关协议,实现这些过剩货币的非货币化。阿维拉认为,美元、日元和欧元“应该一直是本国或本地区货币,而非世界货币,因为从来没有预前协议规定它们是世界货币”。再次,货币制度与各国的人文发展水平挂钩。他指出,新的货币制度并不取消各国的货币。每个国家将根据本国的人文发展水平继续发行本国货币。也就是说,那些被评定人文发展系数更低的国家将发行更少的在本国流通的货币,将需要更多的世界货币。“这样做的目标是所有国家越来越加大人文发展投入,因为随着人文发展系数的提高,也将增加各国家发行货币的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被纳入这种世界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将限于评估和调节世界货币理事会交办的事务,世界银行专门负责为世界货币理事会的规划提供资助。

  

  当基于上述规则创建的世界货币制度投入运作时,联合国的改革是关键性的问题。2009年6月1日~4日,联合国将召开一次世界各国峰会,“玻利瓦尔替代计划”成员国(玻利维亚、古巴、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以及其他国家如厄瓜多尔等,将制定一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建立世界货币的联合提案,提交这次峰会。

  

  五、关于危机前景预测

  

  当前,由于危机具有极大的不明朗性,存在着对世界经济的多种预测。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最终阶段和结果,认为这一制度将会垮台。第二种观点是,当前的危机是多年来世界经济体系所遭受的很多危机中的又一个,几个月后经济将会恢复,继续向前运转。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将会得到恢复。这似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人心的做法。第三种观点认为,现在的危机类似于1990年以来日本的情况。人们还记得70年代和80年代所谓的日本经济奇迹,当时日本成为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引擎。自1990年以后,这一奇迹突然破灭了。日本的金融泡沫首先发生在不动产部门,十分相似于美国所发生的情况。从那时起,日本陷入一种慢性危机之中,经济增长实际为零。只是到三、四年前,日本才从这种状况中摆脱出来。因此,如果这种危机状况继续下去的话,世界经济受到的困扰不会少于10年。第四种观点认为,这次危机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演,也许还会更加严重。1929年经济危机持续了43个月。当前的危机还可以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从2008年8月算起,金融危机仅过了6个月,各种指数仍然与70年代的情况相差较远。当时美国失业率为25%,现在为7.2%。当前的情况还有可能恶化。前不久,英国前首相克莱尔指出,“如果目前的经济灾难成为奥巴马总统所说的‘失去的十年’,其结果将会是长期动荡不安的局面”。

  

  另外,预测危机时还要考虑人们的心理因素。在危机中有时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心理因素。最终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是银行存款人中蔓延的恐怖心理,大规模的挤兑使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当前,美国和欧洲的所有救市计划最终都是力图避免恐惧心理的扩散。

  

  对危机的预测也要考虑各国政府,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否会走向保护主义。它们当前的政策呈现出保护主义的迹象。“中心”国家采取的决策影响了设在“外围”国家的子公司,导致大量裁员,中断了支付链条,造成需求下降。美国决定支持在底特律的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3家汽车制造商,但这仅仅是为了拯救它们设在本国的工厂。法国和瑞士在向它们的汽车工业提供援助时提出附加条件:只有设在本国境内的汽车企业才能获得好处。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发表声明,保护主义可以是“危机时期所需的无奈之举”。西班牙工业部长塞瓦斯蒂安要求“消费西班牙产品”。奥巴马鼓励“购买美国货”。种种迹象勾起人们对1929年经济危机和30年代大萧条的回忆。

  

  但是,现在的情况与20世纪30年代有所不同。当时危机的“解决方式是保护主义和世界大战”。目前,保护主义将会遇到很多障碍,因为各国的巨型垄断寡头跨越国界,在世界各地相互交汇,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这使得在发达世界,在北北贸易中,保护主义很难成为主导趋势。发达国家之间将趋于尊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尽管他们之间不乏紧张状态。这些国家似乎更有可能对整个南方实施保护主义。发达国家的“本国资产阶级”发动世界大战,相互争夺市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帝国垄断寡头”们周期性地聚会于达沃斯世界论坛,进行协调。它们之间不存在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性。

  

  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指出,当前世界处在长期萧条的初始阶段,目前频繁使用的“衰退”这一词汇不足以充分表述资本主义未来的暗淡状况。他认为,当前的危机是“深刻的,具有巨大的活力”,它才刚刚开始,不会很快得到克服。有人认为危机将会持续2~5年,马丁内斯认为,相对于30年代的危机而言,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程度很高,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危机的深度会大一倍,甚至两倍。它的扩散规模将会大于1929年。博隆教授认为,“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同时农产品和原料价格下跌。10年之后,尽管罗斯福总统实行激进的政策(新政),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17%),经济无法从萧条中解脱出来,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结束了这一时期。当前的危机怎么能是更短呢?1873~1896年的萧条持续了23年!现已开启了一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谈判时期,以便明确以何种方式走出危机,谁将是受益者,谁又应该是代价的支付者”。

  

  马丁内斯认为,这场危机本身并不会终结资本主义。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甚至更早些,在沙皇时期的俄罗斯,人们曾就类似的问题进行过讨论。在德国,罗莎·卢森堡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参加过类似的讨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危机不是一种异常现象,而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这一制度的特殊逻辑下,危机具有类似于泻药的功能。泻药的作用是不舒服的,但是却能够使人体恢复失去的平衡。经济危机破坏过剩的生产力,并在残垣断壁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这就是马克思赋予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周期特性。资本主义将进入又一个具有自然活力的阶段,它并不会死亡。马丁内斯估计,到目前为止,由于金融资产价值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缩水和企业破产,金融危机在全球造成1.5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这一数额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同世界金融市场总资产水平——估计为60万亿美元相比,却并不是很大。世界经济还有很多资源可利用,有可赖以发展的空间”。另外,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实力并没有受到根本性损伤。“整个世界市场和储蓄人的行为都在加强美国的地位:危机在深化,救市行动相形见绌,道琼斯指数下跌到了7000点这一心理底线,甚至低于1997年的水平。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在美元中寻求庇护,欧元和黄金价格却在下跌!”马丁内斯得出结论说,“危机发生了,新自由主义陷入危机,但并没有灭亡。让我们期待着资本主义力量能够利用这种形势,促成一种制度性的改造”。

  

  六、关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判断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政治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指出,世界经济处于发生重大变化的初始阶段,这甚至将会影响世界政治。在第一次世纪大战年代,巨大的经济灾难催生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欧洲民众的绝望,特别是德国和意大利人的绝望促成了欧洲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巩固。他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体系重大的经济危机并不会造成一种预先确定好的政治走向。从这些危机中,可以产生走向左翼的运动,同样也可以出现走向右翼的运动。所有这一切并不取决于经济危机,而取决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各种政治力量的行动,取决于这些力量的成熟状况,以及它们循序引导政治走向的能力。因此,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这只能根据目前处于冲突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的灵活性、娴熟的斗争艺术、正确的战略和领导能力来加以回答。“在经济危机过程中,革命力量可以做到的是创造条件,以便通过反对资本主义的政治行动来推翻这一制度。如果政治领袖们和政治力量善于在具体的环境中采取行动,他们便可以如愿以偿。这当然需要继续进行观察”。

  

  与会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走出当前危机的判断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灵活性来制造新的泡沫,以便再次避免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矛盾。如果没有一种革命力量领导变革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会再次恢复统治地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如果没有一种社会力量加以推动,它是不会倒台的”。不少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呼吁,“继续进行知识、文化和阶级斗争”。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政策走向引起普遍关注。他的作用不应仅从竞选中的讲话来判断,还可以看他的经济顾问班子的构成。从顾问班子来看新政府的政策没有多大变化空间,这实质上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班底。当然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奥巴马出台什么政策。

  

  七、卡斯特罗关于全球化的论断

  

  当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验证了菲德尔·卡斯特罗10多年前作出的关于全球化论断的正确性。早在1999年第一届全球化与发展问题大会上,他就指出资本主义必将陷入深刻的制度危机。卡期特罗当时指出,“我最深刻的信念是:我们所谈论的不可思议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的成果。”“过渡将会怎样进行?我们不清楚。是否会通过广泛的暴力革命或大的战争?似乎不大可能。这种方式是非理性的,灭绝性的。是否会通过深刻的、灾难性的危机?遗憾的是,这是最可能的方式,几乎不可避免的方式,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斗争形式来实现。”“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全球化?只能是互助性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或以你们喜欢的定义称呼它。”

  

  八、关于中国的发展

  

  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的发展及其政策走向引起与会者们的高度关注。一般认为,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世界政治中没有相对应的重要性。前苏联却恰恰相反,虽然它在经济上脆弱,但却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国,它在世界政治中以渐进和十分谨慎的方式开始了一场现身进程,但是它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和军事分量仍显不足。中国可以在“外围”国家的战略调整中起积极作用,逐步调整其国内资源,面向国内市场。如果中国能够实现这一转折,它仍将需要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产品,如石油、镍、铜、铝、钢铁、大豆,以及其他原料和食品,继续拉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拉美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危机   世界   经济   当前   货币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