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华:洪博培王府井“快闪”意在竞选曝光率与白宫摩擦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2月20日在王府井麦当劳周围观察街头“聚会”,并在被人察觉后“快闪”离去。没了乞丐,他还怎么行善呢?此事引起中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愤发”。美国驻华大使馆事后替老板开脱的声明,更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莫甚于此。中国民众的观点成为国际媒体犀利的视角。

  一

  笔者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类似“中东革命”,有网友指责我们立场有问题,据说那是“伟大的革命”。我们对卡扎菲无偏见或好感,只是据实研判美国和西方国家假他人之手再次干涉它国内政。事态到今时已愈发明显,美国已公开宣布向利比亚反对派“提供任何援助”,推翻利比亚现政权。美国的心战活动(所谓公共外交),通过己方或冒充某方的媒体或舆论工具,通过互联网散布或发送带有欺骗性、煽动性、迷惑性、挑拨性的讯息、资料、甚至宣传品,以达到一系列政治上或心理上的普世价值胜利成果,不妨从现实中领悟到:

  一、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似乎要来,这是国际大气候和中国本身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不可避免,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国际大气候自不待说,中国小气候乃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日盛,其上层建筑代理人应运而生,势力膨胀。党内有响应普世价值论者,还有李锐、辛子陵这些人每个月在香港反共月刊发文赚钱;党外则有08宪章份子(他们为某人获诺奖而蠢蠢欲动)、八九余孽和律师、学者、人等所谓自由派“公共知识份子”在摇旗呐喊。连续两个周末,都有“带路党”在滋事,自由派在“散步”。

  二、 这些群体的根本主张是:一是请执政党下台,二是要让社会主义制度从“特色”沦为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完全市场政治地位”,目的是建立一个相当西方附属地的类似民国政体,完成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复辟资本主义。

  三、 本身也在对他人搞阶段斗争的西方,欲用资本主义最终战胜苏联式社会主义、中国式社会主义、朝鲜式、古巴式社会主义、委内瑞拉式社会主义,乃至利比亚式社会主义。过去用飞机大炮、原子弹、暗杀政变,现在搞和平演变。全球有任何风吹草动,“老大”就要让新的“老二”来承担国际责任,成为大小动乱的攸关方。

  二

  洪博培之举造成他腹背受敌,美国国内非议声浪四起,埋怨他的网上形象让美国尊严受辱。白宫内部也出现不和谐声音,在国家安全会议研商中东动乱及对全球战略影响时,有人提及驻华大使行为“失当”。其论据是,到美国关切的地方现场觅集讯息固然是美国外交官的责任,但依规范不是由洪博培本人去做(他必须在大使馆内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并发回电文),而是由职业外交官(洪博培是总统政治委任外交官)去做,例如副大使王晓岷(又名王岷,英文名Robert Wang)及使馆政治组长卡尔森(Aubrey Carlson)等人。王晓岷是华裔,在王府井周围晃荡不会太引人注意,除了北京国安部门干员以外。 王 先生自2008年起在台北“美国在台协会”担任副处长(事实上的美国副大使),直至2011年1月在北京取代Bob Goldberg( 1月15日 离任返美)。

  再则从效果上看,洪大使举动让原本的变数全部翻盘,预测完全破功,外界对中国十几个城市的街头“聚会”事先重大关注,已从本来可能的当局与民众的互动转移到洪博培本人身上。在华盛顿看来,大陆社会不满物价上涨及贪腐,结合自由派对民主的诉求,更多以上街形式表现出来(受中东事态影响),足以让当局晚上睡不安稳。但事后看来,有些弄巧成拙。北京领导人昨天与网民对话,气色挺好的。

  美国国务院的意见已为洪大使所知悉,他自然为自己做法辩护,大洋两岸出现意见不一。匿名官员称,授北京当局以把柄,因势利导创造出民众更加情绪激动以及官方可以扩大权限的政治环境,有损美国公共外交所企盼的行动具体化。虽然洪博培与白宫的摩擦尚未达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地步,但美国媒体已进一步跟进此一白宫与驻外大使的不合。

  美国保守派,尤其是新保守主义者,已抨击洪博培作法是为争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提高曝光率”。以上届提名人佩林阵营为首,指责洪的“快闪”是做做政治姿态而已。因为在共和党内、洪博培属于温和派和竞选的新面孔,媒体曝光有限。共和党人早对他被奥巴马招安至旗下服务耿耿于怀,并对他一再热衷美中交往的言论不爽。共和党新保守主义者和旧保守主义者(如基辛格、斯考克罗夫特等)的重要区别在与,前者深信外交政策源自于政府和本质,故此有强烈改变“极权专制国家”和“流氓国家”(以朝鲜为代表)的强烈动机。不屑后者愿以现实主义态度与共产主义国家打交道。

  国务院方面,明白驻华大使和总统的关系非同小可,如雷德和小布什曾是同学。但洪博培这次渗入过多个人色彩,影响了国务院的作业。美国在2010年底完成了推进“互联网革命”的重大战略决策,希拉里在1月21日的首次宣言,被国务院对外文宣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在2月15日,希拉里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作了第二次重要补充说明,声称美国正在兑现它的保卫互联网和其它连接技术开放性的承诺:

  一、 国务院民主、人权及劳工局(Bureau of Democracy、Human Right and Labor)在2010年已拨款500万美元,以支持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的信息获取和安全通联。

  二、 驻外外交官在对方政府最高层面提出了被关押的博主、记者和网络活动家的案例,我们代表他们表明公开立场。这些案例包括从埃及、突尼斯、阿塞拜疆、叙利亚和东亚国家。

  三、 国务院将筹建网络问题协调员办事处,该机构将协调国务院内部及对外所有涉及网络安全议题。

  四、 国务院将拨赠最多3,000万美元的款项增加网上的开放度,支持网络活动人士,并阻挡对互联网的镇压,不论其发生何处。

  

  

  五、 美国在2011年5月1 -3日举办“世界新闻自由日”,包括互联网自由主题在内,此举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批准。

  六、 由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执行一个项目,把急需的数码安全能力建设引介给世界各地的地方媒体和民间社会组织。

  国务院对驻北京大使馆和洪博培大使的要求,就是要把上述讯息传递给中国民众,尽量通过新的科技连接,直接联系到美国以前不能接触到的人们。2月20日北京街头事态的视线被转移,是个败笔,洪大使是负有责任的,至少若干美国外交官有此看法。

  执政民主党人士则称奥巴马本人对洪博培作法“有些愤怒”,倒不是因为洪大使不够卖力气推动“互联网革命”新战略,而是认为洪大使的“快闪”置个人利益于国家利益之上,有假公济私之嫌。明知不可为而为,忽略其事后效果。民主党人士的解读是:洪博培无非用王府井现身发出讯息,有些人不是说我对华不够强硬吗?这次怎么样?以此在共和党总统提名大战中占得先机,堵住共和党内鹰派人士的嘴。奥巴马的“有些愤怒”,还在于他对洪博培打告辞职的“背叛”深为不满。本来,把共和党未来总统人选之一请去海外任职,乃一石二鸟之算计,既可显示民主党总统的“大度”;二来又可以让洪博培在2010年总统大选变透明“被消失”,毕竟他是“假想敌”之一。

  三

  在2011年2月20日以前,除了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对洪博培的看法甚有保留外,大部分中国媒体,尤其那些学者精英对洪大使赞誉有加,认为他领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和在京城骑自行车有多了不得。洪大使4月份要走了,让他们怅然所失。本文奉告他们,小布什政府内鹰派亲台助理国务卿阿米蒂奇就领养了19个外国孩子,也有中国人,再者,老布什在文革年代就在京城骑自行车了。其妻芭芭拉回忆录(1994年)有如下描述:1974年10月2日,老布什在北京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和前任布鲁斯过于低调不同,他建立个人之间的联系:学中文,上教堂,打网球,逛商店,还买了两辆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穿街走巷,真的打酱油回家,欲在北京蹲点深耕。1975年10月,他陪基辛格在中南海见到毛主席,临别时,毛主席突然冲着他说:“你这位联络处主任,为什么不来我这里坐坐?”布什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答:“能见到您不胜荣幸,只是我怕您太忙。”毛主席说:“我一点也不忙”,还说:“国内的事我不管了,我只是看看国际新闻,你早就应该来了。”老布什事后对毛主席的那些四两拨千斤的话没琢磨明白。一星期之后,他收到福特总统发来一份只供“一阅”(For eyes only)急电,召令他回国接任中情局长。老布什当时犹豫良久,因为他没有主动要求那门差事。他在写信给四位兄弟姐妹的信中说,当中情局局长,等于进入一块“政治上的墓地”,不仅太棘手,而且干的往往不是“干净和讨人喜欢的行当”。不过,“责任心”让他从命,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严酷的、不择手段的世界,美国必须保持强大”。

  洪博培为何自行主动辞去驻华大使一职未信守承诺,并对已“年富力强”之际政治盘算暧昧以对,只有他内心自知,不管是否对总统有背信弃义之嫌。实际上,政治人物很难有诚实可言,倒是先例无数。若置身政治丛林,上下级可能一夕之间变为敌对。

  

   除了有意竞选2012总统大位外,洪大使在北京并非也过得十分开心。他虽然当过州长,但缺乏联邦政府重要职位经历,政治历练相对薄弱。至少,他的治馆术就没有前任雷德大使那样受属下欢迎敬重。雷德到北京当大使前曾当过香港美国商会主席,八面玲珑,公关手腕了得。

  

   美国驻京使馆是个“庞然大物”,过千名外交官及家属,大部分官员由国务院派出。另外还有来自政府各部、会的涉外官员,各类“驻京办”。美国情总署统筹16个机构,像中情局、联邦调查局都有自己的北京站,当然都挂在大使馆名下。财政部毒品管制局90年代在北京嘉里大厦就设有办公室,名片上也印大使馆官员。现在,能源部(主管核工业)、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国土安全部都在大使馆内安插自己人。众口难调,洪大使对某些“驻京办”官员不满意也不了解,但那些人也不都把洪博培放在眼里。

  

   概括地说,洪博培的王府井“快闪”是事先有备的政治赌注,乃豁出去了,毕竟从1972年迄今,没有一个前大使会这样,不管是工会领袖伍德科克、海军上将普里赫,还是职业外交官恒安石。在大使馆内,他是老大,自行其事,馆内的督察审计小兵管不了他。洪大使或许心中窃喜的是,他的名字上了中国、美国,乃至国际媒体头版。选总统,不仅比格局和视野,更要有知名度。美国政客和中国官员的思维区别之一是:前者明白凡事都有正面反面,积极消极的反应,而后者多只爱听正面、积极的方面。所以洪博培眼下不太在意有人骂他。

  

   那么,他能在2012年成为共和党候选人,挑战寻求连任的奥巴马吗?恐怕很难。洪的劣势是他是来自犹他州的摩门教徒,难以为占美国人口多数的宗教主流所容;其次,迄今共和党内“蜀中无大将”,佩林成不了大器,民主党虽然民意下滑,但奥巴马人气犹在;第三,洪博培王府井“快闪”已让其个人诚信度受质疑。至于2016年能否再搏一次,尚言之过早。

  四

  只是,站在北京角度而言,或许可换位思考,也对美国领导人的更迭作战略预测,预测风险得失。美国不是一直在对中共十八大交接班进入非常认真的研究分析吗?不管哪位美国人当总统,其对华和平演变之心都会坚定,因为随着中国国力强大,民智益开,美国则不能确定未来中国会如何运用自己的钱,军队乃至理念输出。洪博培的雕虫小技及他与白宫的不合拍,只反映出美国对华战略运作中的曲折以及美国政治“左手管不了右手”的常态。此次“茶壶里的风波”并不会改变美国政客们充当世界警察的共同理念。

  邓小平在1989年11月10日接见到访的基辛格时说:“美国确实有人希望中国动乱,你只要查一下美国之音前两三个月的道就可以了解。我跟布什总统讲过,美国在中国的动乱中卷入太深了。”

  洪博培在2011年又代表美国卷入了,不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吗?北京外交部门会不会召见他表示不满或抗议?如同突尼斯外长曾召见美国大使那般,可能性不大。网上评论洪博培林林总总,但都没有提到他2月中旬带2位随员到北京某小宾馆“探望”一位女性“异见人士”。这举动其实不亚于到王府井逛街,因为他向媒体摆明了就是要对那女人问寒问暖(据说那里没有暖气和网络服务),介入中国内政。

  至于要他卷铺盖,恐怕难有此种决策做出。邓小平在1989年7月中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称:“对美国采取什么态度很重要,不要怕,要立场坚定,礼貌周到。用软弱态度不能稳定关系,硬一点,反而能使它转弯子。”韬光养晦执行者恐怕会只坚持“礼貌周到”这句“凡是”语录。反正4月底洪大使就要返国了,眼下中美关系情势还不至于让他近日返国向白宫陈情。来日无多,何妨让他留在北京多感受一下民意,还有沙尘暴。

  领导人选择在周末与网民对话,有一句原话为“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若秉承“权为民所赋”理念,在中共建党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面临外敌压力,内部存在社会问题,包括那些变色变天“公害”,主事者宜坚持执政党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方针政策,切莫让“神马都在涨”。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相关文章 钢筋水泥:应对肢解中国的大危机独家网:活捉美大使的勇士,叫板洪博培:豺狼来了有猎枪独家网:[司马抬抬杠]只有带路党才能救美国?新华社难道被汉奸控制了?评新华网对美国政客洪博培的道前驻华大使竞选访谈不慎泄露天机:美国再次称霸要靠在中国网络民主精英给骆家辉大使出一个好主意空心菜:花花们愿意解决“卑微请求”吗?卢麒元:警惕韩寒模式张文木: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标签:美国   大使   中国   北京   总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