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寻求安宁还是播种仇恨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截止这篇短文收笔,在以色列的海陆空武器之下,在苦难的加沙,已经至少有85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儿童不低于270名),另有3500人受伤致残。
从两周前对加沙大规模的进攻开始,以色列官方就一再解释说,以色列只是要"制止"哈马斯的火箭袭击,为的是"维护以色列公民的安全"。
可是,这些数以百计的被杀者的眷属和被伤者本人及他们的亲人,会平心静气地给以色列送去他们希望的安全吗?
有人说,这些遭受杀戮伤害者都是穆斯林,《古兰经》中有"你应当以最好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41:34)和"恶应以相等的恶"(42:40)的告诫;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也说过:"不要加害于人,也不要为复而加害于人。"穆斯林应该听从这些告诫,宽恕行凶者。如果受害者都能这样,以色列人就能得到安宁。
是的,伊斯兰是主张仁爱、宽容,倡导和平与安宁的宗教,那些容忍对自己的伤害甚至以德怨的穆斯林,是安拉喜悦的虔敬信士, "会得到安拉的酬"。但是,人的私欲和恶魔的挑唆,决定了世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人无端作恶,伤害他人,他们往往欺软怕硬,甚至变本加厉地伤害宽容者。因此,伊斯兰教在号召宽容的同时,赋予人们自卫的权利。安拉明确指出:"你们当反抗他们,直到迫害消除......"(2:193)反抗迫害,恰如其分地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是无可指责的正义之举。正如《古兰经》所指出:"受人欺凌后起而复的人,是无可指责的。应受指责的,是那些欺凌他人、并在地方上无端作恶的人。"(42:41)从世俗的眼光看,这种权利是防止恶行和暴虐势力泛滥,保障人们生活安宁的必需。因为假如没有这种反抗迫害的权利,实际上就是迫害和暴虐有理,就是助长邪恶势力。
其实,尽管许多古老文明既有仁爱、宽恕的高尚呼吁,但同时也有允许反抗和复仇的明文。
犹太文化中的复仇思想是众所周知的。《旧约·出埃及记》说:"......若有损害,就应该以命偿命,以牙还牙,以伤还伤。"当然,根据经文明文,这种复仇只能是对等的,不能超越所受的伤害。但是,当今在以色列执政的犹太人,将这一思想随意延伸,只要有人伤害了他们,就予以十倍百倍的复。身为犹太人的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说,以色列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总是做出强烈的反应,但是"我认为,以‘反应'来对抗‘反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只是造成了一种‘永动'的复机制。现在那个地方已经是一片血的沼泽了。"
人们都熟悉基督教有把另一半脸也转给打他的人的主张,却不知圣保罗曾说,应该以恶克服恶(《罗马书》12:21和《哥林多前书》6:7)。据《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站在司祭长面前,挨一个官员的打,他没有转过另一半脸,而是问对方,这种惩罚的理由是什么。圣·奥斯丁明确支持基督徒自卫的权利。德国当代著名神学家卡尔·白舍客(Karl H. Peschke)说:"被侵犯者不反抗将会鼓励凶残的人去犯更严重的罪行,那么讲迅速增多此类案件。"(《基督宗教伦理学》)
在儒家文化里,既有孔子以德怨、以直怨的谆谆教诲,又有倡导复仇的思想主张。儒家复仇学说将复仇意识作为传统文化心态有机组成部分的根基,视复仇为人生的神圣使命,赋予理论上的合法性。 《周礼·秋官·朝士》:"凡仇者,书于士,杀之无罪。"《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弗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史书中记载的复仇杀人之事屡见不鲜。赵娥为父仇,桓温、韩暨、沈林子、张景仁手刃仇人杀父之仇等等,为世人津津乐道。甚至伍子胥扒开楚平王之墓抽打白骨父兄之仇的故事,也被史书盛赞。
佛教是以大慈大悲闻名于世的,但是也不绝对禁止自卫和杀人。圣严法师说:"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之中,就有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现有大将军身。在瑜伽菩萨戒本之中也说,菩萨如果见有恶贼为了贪劫财物而要杀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杀已证圣果的大小乘圣人,菩萨为了不使那个杀人者因了杀死多人或圣人而堕无间地狱,宁可自己先把他杀了,让自己堕地狱──这种出于悲悯之心而非出于贪心及嗔心的杀人,佛教是许可的。"(《正信的佛教》)我国抗战时期的"冀南佛教农民自卫团",也可以证明佛教徒并非主张不分情况地逆来顺受。
因此,对于正在遭受杀戮的巴勒斯坦穆斯林,世人没有理由要求他们绝对地忍让,完全放弃反抗和复的权利。
我们不清楚尚在持续的加沙的血案何时停止,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将死于非命,但是可以肯定,死伤的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一个死伤者的背后,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至亲,数以千计的死伤者背后,将有数万数十万愤怒的亲眷。他们中即便有50%的人能够忘却伤害,主张宽容,放弃偿还血债的权利,那么依然还有数以万计的复仇者,他们的复仇情绪和程度不同地付诸实施的复仇行动,是与以色列所渴望的"安全"是背道而驰的。
更为严重的,这些愤怒的复仇者,产生于刚刚发生的屠杀。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60多年来,需要以色列偿还的血债何止几百几千!远的不说,仅2000年9月29日至2005年1月31日,由于以色列的疯狂"复",仅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两地,有3576名巴勒斯坦人被杀,名受伤,还有近千名巴勒斯坦人被绑架(巴勒斯坦红新月会和紧急医疗服务组织统计)。
除了血债,巴勒斯坦人还有失去家园的世仇。据1998年统计,全世界779万巴勒斯坦人中,有494万多是难民身份,至今无家可归。他们中哪些是对占据他们家园的以色列人感恩戴德者,哪些是愤愤不平甚至意欲复仇者,只有这些祖孙几代在世界各地流浪的难民自己知道。
实际上,就在以色列以"维护公民安全"为目的的杀戮尚未结束时,"安全"的信息已经在连连敲响犹太人的大门:
截止1月9日,至少已有7名以色列军人或死于哈马斯武装力量的还击,或被以色列自己的枪炮误杀。另有4名远离加沙的以色列人在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弹袭击中身亡。
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一座犹太教教堂1月5日晚遭袭,袭击者将一辆起火汽车撞向教堂大门。当时,这座教堂正在举行宗教仪式,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英国犹太人团体"社区安全基金"说,自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攻击以来,一周内在全英范围接20至25起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
有道介绍,哈马斯高级领导人穆罕默德·扎哈尔1月5日在当地电视台说:"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儿童的行为,已经让他们自己的儿童被屠杀合法化。他们已经用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方式证明了在全世界屠杀犹太人的合法性。"
啊!我们实在不愿意再听到巴勒斯坦人或者犹太人被杀被伤的消息。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以色列凭借现代化武器的杀伤力,寻求任何"公民的安全",只能招来更多更持久的复!
作为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仇恨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遗传基因里,它是比厌恶更高级的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的起源通常是对方触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或尊严,又利用强势靠山或潜规则令当事人无法在事件发生当时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但是,仇恨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邪恶的情感,仇恨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吞噬了我们的健康。如果仇恨同人类超凡绝伦的创造天赋结合起来时,就是地球上最具毁灭性的一种力量。
巴以这60年,旧仇加新恨,新恨添新仇,冤冤相,恶性循环,没玩没了。不要说血洗加沙这样过分的复会增加仇恨,就是恰当的复仇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的怨恨。
只有寻求正义,才能减少仇恨,只有诉诸正义,才有可能解决旷日持久的问题。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正义在哪里?什么力量又能主持正义? 相关文章 刘仰:只反贪官,不管皇帝以色列血腥的“选举战争”乔姆斯基论奥巴马的巴以政策沃勒斯坦:自杀编年史预告--以色列巴以冲突的三个是非: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救巴勒斯坦李良:中国准备好了吗哈马斯的大武器何在?俺是大款,没你这样的穷亲戚戴旭:以色列为何突然发飙?美加主流媒体的羞惭--兼谈《以色列绝对是个好国》?这也是一场传媒的战争:以巴冲突中媒体导的偏差
标签:以色列   复仇

条留言  

给我留言